(建筑工程标准法规)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管理标准(试行)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131053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标准法规)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管理标准(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筑工程标准法规)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管理标准(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筑工程标准法规)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管理标准(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建筑工程标准法规)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管理标准(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建筑工程标准法规)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管理标准(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标准法规)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管理标准(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标准法规)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管理标准(试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管理标准(试行)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黄河工程管理,保持工程完整,改善工程面貌,提高工程抗洪强度,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及其考核标准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标准。第二条 本标准适用于黄委管辖的黄河干流、沁河、大清河、东平湖、北金堤及渭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第三条 险工、控导工程分为主体工程(丁坝、垛、护岸和联坝)、附属设施(工程观测设施、标志标牌和管护庭院等)及护坝地。第四条 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管理,除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第二章 工程管理第五条 坝顶。坝顶高程、宽度保持原设计标准。坝面平整、碾压密实

2、,沿横断面方向每10m长度凸凹不超过5cm。以栽植葛笆草为主,生长旺盛,草坪修剪高度不超过10cm,草皮覆盖率98以上。坝面无凸凹、陷坑、洞穴、水沟、浪窝、乱石、杂物及杂草。第六条 沿子石。沿子石顶宽1.0m,厚度不小于15cm,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浆砌块石;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每1m设伸缩缝1条。沿子石外沿轮廓线要线直弧圆,平整一致。沿子石与土坝基结合部,紧贴沿子石埋设混凝土块(80cm15cm30cm),埋设混凝土块采用40cm50cm的三七灰土填筑,三七灰土上部盖10cm厚的黏土。混凝土块与坝顶面平,高出沿子石3cm。沿子石无凸凹、墩蛰、塌陷、空洞、残缺、活石;沿子石与土坝基结合部无集中渗流。第

3、七条 备防石。备防石存放要考虑工程管理和防汛抢险需要,存放位置合理,做到整齐美观、整体划一。每垛高11.2m,长宽尺寸要尽量一致,垛间距1m,距迎水面坝肩不少于3m,背水面坝肩2m。每垛50m3,以10的倍数为准,坝垛号和方量标注清晰。备防石采用水泥沙浆抹边、抹角,边、角抹面宽度0.150.20m。经常靠河工程的备防石可不抹面。备防石标志尺寸:主垛长0.6m,宽0.4m;一般垛长0.5m,宽0.3m。用水泥沙浆抹平,边角整齐,白底黑体红字,油漆喷制,边框2cm、线宽1cm。每道坝岸第一垛为主垛,用主垛标志,其余用一般标志。备防石垛的五个面要求平整,纵横断面范围内凸凹不超过5cm。备防石垛无缺石

4、、坍塌、倒垛、杂草等。第八条 坦石坡。坡度保持原设计标准。干砌、浆砌结构,坡面平顺,砌缝紧密,沿横断面范围内凸凹不超过5cm,已勾缝坝垛灰缝无脱落,坡面清洁无凸凹、松动、变形、塌陷、架空、浮石、树木及杂草。散抛石结构,坡面平顺,无塌陷、架空,无树木、杂草、杂物等。第九条 踏步。踏步设置在险工坝岸靠近上跨角的迎水面,台阶尺寸为长1.5m,高0.2m、宽0.3m,用料石或块石浆砌而成,并进行勾缝处理。无破损、凸凹、墩蛰、塌陷、活石。第十条 险工根石。坡度1:1.5,根石台顶宽1.52m,根石台顶高程符合设计要求。根石顶平坡顺,沿围长方向10m范围内高差不大于5cm, 无浮石、凸凹、松动、变形、塌陷

5、、架空、树木。第十一条 联坝顶。控导工程联坝顶宽符合设计宽度。坝面整齐、饱满顺畅,中间高、两侧低,呈花鼓顶状,横向坡度2%3%,采用碎石进行砾化。无积水、损坏、裂缝、残缺、冲沟、陷坑、浪窝、破坝修路、开沟引水、铺设管道等。第十二条 联坝顶排水型式分为集中排水和散排水两种。(一)联坝采用集中排水的。控导工程联坝两侧设置边埂,宽0.5m,高0.15m,外边坡1:2,内侧埋设混凝土预制板直立式挡土墙。预制板尺寸为长80cm、宽10cm、高25cm,埋深10cm。边埂顶平坡顺、碾压密实,每10m长度范围内凸凹不超过5cm。边埂外沿轮廓线平滑顺直,顶部植草防护。(二)联坝采用分散排水的,坝肩植草防护,草

6、皮宽0.51.0m。坝肩与边埂草皮生长旺盛,修剪高度不超过10cm,覆盖率98以上。第十三条 行道林。控导工程联坝两侧各种植1排行道林,距坝肩0.25m,株距3m5m对称栽植。树株胸径一致,不小于3cm。无死株、缺档,成活率达95以上。第十四条 联坝坡。坝坡符合原设计标准,坡度1:2.0。联坝坡面平顺,沿横断面方向凸凹不超过5cm,植草防护,草皮生长旺盛,修剪高度不超过10cm,覆盖率98以上。联坝坡无杂草、水沟、浪窝、洞穴、陷坑、杂物。第十五条 排水沟。采用预制或现浇混凝土梯形断面,尺寸为上口净宽36cm,底部净宽30cm,净深16cm,每50m设置1条。排水沟从联坝顶修至坡脚,采用混凝土现

7、浇、混凝土预制件或砌石结构。为防止雨水下泄时坡脚被冲刷,在坡脚处采用砖砌水泥砂浆抹面结构修做消力池,尺寸为长60cm、宽50cm、深20cm。排水沟无损坏、塌陷、架空、淤土杂物。第十六条 坡脚线。坡脚地面平整,10m长度内凸凹不大于10cm,坡脚明显成线,线条流畅,美观大方。第十七条 上坝路。上坝路高度、宽度、坡度保持设计标准。路面平整,坡面平顺,路肩植行道林,无残缺、损坏、堆积杂物。第三章 附属设施第十八条 工程简介牌。在险工、控导工程的重要位置设立工程简介牌,正面书写工程名称,背面书写工程简介。采用砖砌结构,底座外镶蘑菇石,碑面外贴大理石面砖。布局合理,达到美观、大方、对称、协调,四周绿化

8、点缀。(一)险工简介牌尺寸为:牌长3m、高1.85m、厚0.3m,底座长3.4m、高0.8m、厚0.6m。(二)控导简介牌尺寸为:牌长5m、高3m、厚0.5m,底座长5.4m、高0.8m、厚0.8m。第十九条 标志桩。险工和控导工程设立坝号桩、高标桩(查河桩)、根石断面桩、滩岸桩、管护范围界桩、警示桩等。坝号桩采用坚硬料石或大理石;其他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标准构件。(一)坝号桩。每道坝安设1根,埋设在联坝与丁坝上首边埂上,字面垂直联坝方向;坝号桩尺寸为80cm30cm15cm,埋深40cm,两面标注坝号。(二)高标桩。每5道坝布设1根,设置在坝面圆头处;高标桩牌采用等边三角形,边长100cm,厚

9、50cm,双面标注红色坝号数,支架柱高3.5m,正四棱柱宽0.15m,埋深1.0m,基础采用现浇混凝土墩固定。(三)断面桩。坝垛上下跨角各设一个,圆弧段设2个,迎水面设3个。断面编号自上坝根经坝头至下坝根依次排序,坝垛断面编号附后;表示形式为YS+XXX、QT+XXX等,“+”前字母表示断面所在部位,“+”后数字表示断面至上坝根的距离。每个断面设断面桩2根,断面与裹护面垂直;根石断面桩尺寸为30cm15cm15cm,埋深30cm,顶面中心标注红色十字形。(四)滩岸桩。在重点河段,根据河势变化情况,垂直主河槽设置滩岸观测断面桩,尺寸为150cm15cm15cm,埋深50cm。(五)界桩、警示桩。

10、管护范围界桩直线段每100m埋设1根,弯曲段适当加密;进出控导工程道路的路口拐角处各设5根警示桩;界桩和警示桩尺寸均为150cm15cm15cm,埋深50cm;警示桩地面以上100cm用红白反光漆涂刷,间隔 25cm,自上而下先白后红。第二十条 为规范标志标牌管理,在工程上设置的各类标志、标牌均要经工程管理部门审核,做到整齐美观,规范一致。第二十一条 护坝地。要达到地面平整,沿纵向每10m长范围内凸凹不超过10cm,边界明确。护坝地内以种植柳树、杨树为主,株行距为23m,无病虫害,生长茂盛,树株存活率达95以上。护坝地无塘坑、垃圾杂物、建房、开渠、打井、挖窑、钻探、爆破、葬坟、取土、垦植、冲沟

11、等。第二十二条 护坝地边埂。沿护坝地边界(界桩在外)内侧修筑边埂,尺寸为顶宽30cm,高30cm,边坡1:1。第二十三条 险工和控导工程的景点建设,在满足防洪抢险要求的条件下,结合工程布局、历史人文景观、风俗民情,建设具有黄河特色的景观工程,充分展示黄河历史文化。第四章 庭院管理第二十四条 根据控导工程规模建立管护基地,基地设施满足抢险料物储备及职工日常生产、生活需要。各类建筑物亮丽美观,无损坏;庭院绿化造型新颖,布局合理,宜三面透绿,整体观赏效果明显,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第二十五条 乔木、花卉合理修剪,留枝均匀,剪口平滑,保持树形整齐美观,生长茂盛,树木成活率达100。第二十六条 绿

12、化草皮,生长繁茂,修剪平整,高度不超过10cm,无裸露地面,草皮覆盖率达98以上。第二十七条 树木花草无病虫害,无药害、死株、缺档,无杂藤攀援树木,无污物、垃圾等。第二十八条 管理制度健全、并在适宜位置明示,责任区划分明确,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第五章 工程观测第二十九条 根石探测。分为汛前、汛期及汛后探测。(一)汛前探测。在每年4月底前完成。对于上年汛后探测以来河势发生变化后靠大溜的坝垛进行探测,探测坝垛数量不少于靠大溜坝垛的50%。(二)汛期探测。主要是对汛期靠溜时间较长或有出险迹象的坝垛及时进行探测,并适时采取抢险加固措施。(三)汛后探测。一般在每年1011月份进行,探测的坝垛数量不少于当

13、年靠河坝垛总数的50%。探测工作结束后,及时对探测资料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分析,并绘制有关图表,编制探测报告。第三十条 河势观测。分为汛前、汛期及汛后观测。根据大河溜势情况,针对险工、控导坝垛做出大溜、边溜、靠水等判断,填报观测记录表,并在河道图上套绘河势溜向图,编写河势观测报告。第三十一条 水位观测。为及时掌握汛期洪水涨落情况,按照防汛制度规定的间隔时间,对险工、控导工程进行水位观测,填写观测记录。第三十二条 滩岸坍塌观测。为及时掌握汛期洪水对河岸淘刷及造成坍塌等情况,对滩岸坍塌进行观测记录,编写滩岸坍塌观测报告。第六章 工程保护第三十三条 为确保河道整治工程正常运行,在工程管理范围内禁止爆破、取土、倾倒垃圾和排放有毒污染物质等危害工程安全的活动。第三十四条 河道整治工程占地及临河30100m、背河50100m管护地,按规定进行土地确权划界,并埋设边界桩;确权划界图纸和相关资料齐全,土地使用证领取率100%。第三十五条 按照黄河工程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与报告制度的要求,对工程管理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和上报。第七章 附 则第三十六条 本工程管理标准自印发之日起执行。-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