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峨眉二中高07级文科期中考试政治.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30877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乐山峨眉二中高07级文科期中考试政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川乐山峨眉二中高07级文科期中考试政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川乐山峨眉二中高07级文科期中考试政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乐山峨眉二中高07级文科期中考试政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乐山峨眉二中高07级文科期中考试政治.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乐山市峨眉二中高07级文科期中考试政治试卷2006年5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答案填在机读卡上)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2426题24、 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因为 A、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重要

2、导向作用 B、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C、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决定性因素 D、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 25、“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表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劳动者要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严格按照劳动合同规范自己的行为,靠出色的工作取得劳动报酬。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反对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A、 B、 C、 D、26、“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表明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反对享乐

3、主义人生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 只要艰苦奋斗,就能实现人生价值A、 B、 C、 D、2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通过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向沿线供水,这将有效缓解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局面。这一事实说明.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 .人们能够创造条件,发挥规律对人们有利的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制约着规律的客观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活动越来越不受规律的制约28、既然规律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们不能改变它,这就要求人们.不断地深化认识,扩展认识 . 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

4、意识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具备坚强的意志和干劲29“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这段话表明A 实现了共同理想也就实现了最高理想B 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基础和必经阶段C 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根本方向D 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是辨证统一的30、中共中央关于指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工作的全局。这主要表明.科学理论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关于发展的观点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

5、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31、附石式盆景把树木和山石有机地合为一个整体,提高了景物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盆景艺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魅力。这表明艺术创作必须.注重量的积累 .运用合理想象 .提升感性认识 .重视实践的作用32、2005年5月17日以来,美国以“今年以来中国纺织品出口美国剧增,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先后对产自中国的13种纺织品实行设限调查。专家指出,中美经贸摩擦的背后有国家战略利益和国际反华势力的影响。这段话说明.要透过现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实现认识的飞跃 .要用理性认识指导实践.要重视理性认识的作用.要尊重客观规律3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论含意是 在认识

6、论中既坚持唯物论,又坚持辩证法 反映了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 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和首要观点 反映了认识的根本目的 A B C D 34、据报道,我国每年因棉蛉虫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60亿元人民币,为此,一项抗虫棉的研究,列入高科技计划。经过五年的艰苦攻关,抗虫棉诞生了。科研人员说:“是农民盼望早日种上抗虫棉的愿望,激励着我们。”这说明A 认识的产生是由人的愿望决定的 B 实践的主体是体力与智力的统一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D 实践主要是科研人员的实践35之所以要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是因为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认识的目的是获得理性认识C主观因素决定着人

7、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取得积极效果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能够提高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52分) 40有人认为,“实践出真知,因此人们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谈谈你的看法。(15分)41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12分) (1)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论断的哲学依据。(6分) (2)坚持上述观点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6分)42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是我

8、们党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将给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全新的变化。(25分)回答:(1). 材料中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观点?材料是如何体现的?(18分)(2).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正确性。(7分)参考答案选择题 ABCBC,DDBAC,CD37答: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只有在实践活动中,

9、才能获得对事物的认识因此,实践出真知(5分)仅仅从事实践活动,未必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获得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必须实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5分)要实现这一飞跃,人们必须通过实践,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并且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才能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5分)38.答:(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人类就不能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劳动群众创造物质生产资料的实践活动,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人民群众的

10、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决定作用。综上所述,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6分) (2)既然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因此我们应做到: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到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3分)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把书本知识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去造福人民,推动社会的进步。只有依靠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依靠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依靠群众的辛勤劳动,才能实现全面建设

11、小康社会的目标。(3分) 42(1)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这点。(3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3分)和谐社会这一执政理念的提出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是我党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而提出的,体现了实践对认识的推动作用。(3分)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3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的认识,将给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全新的变化体现了这点。(3分) (2)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科学的、革命的、进步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3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执政理念是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提出的,并将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4分)用心 爱心 专心 110号编辑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