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阳第三十八中学高二政治期中2.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129557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贵阳第三十八中学高二政治期中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贵州贵阳第三十八中学高二政治期中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贵州贵阳第三十八中学高二政治期中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贵阳第三十八中学高二政治期中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贵阳第三十八中学高二政治期中2.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贵阳市第三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时间:90分钟 满分:150分 (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8题,每小题3分,共11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2013年7月20日至8月5日,以“和谐中国 多彩世界”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在新疆举办。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舞蹈团体以及9个国内艺术团体,将为观众献上66场舞蹈盛宴。发扬光大民族传统舞蹈属于 ()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思想的继承C传统文艺的继承 D传统建筑的继承22013年农历8月15日,是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猜灯谜、吃月饼、燃灯、赏月等是我们在中秋节时的

2、固有习俗。下列对中秋节的习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B它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形式C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D它具有相对稳定性3调查显示,得到公众广泛认同的大学校训,有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行,切问而近思”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基本上直接援引中华古籍中的经世格言。由此可见 ()A中华古籍记载的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B中国传统思想决定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C优秀的传统文化容易得到本民族人民的认同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4以前古孝称“父母在,不远游”,但现在为了求学、为了事业,许多年轻人都不得不离开父母

3、到别的城市去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孝,只要经常给父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关心一下他们的生活,父母就很满足。这说明 ()A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B传统文化不适应社会发展,应彻底否定C传统文化应与时俱进,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D传统文化应随着个人的需求相应变化5近几年的清明节,献花、植树、朗诵、折纸船、网上祭奠等文明祭奠形式开始取代放鞭炮、烧纸钱等旧习俗,成为很多人们寄托哀思的方式。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文化的发展必须否定传统 B文化的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C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D传统文化要被现代文明取代6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

4、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 ()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7下列关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B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C继承与发展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D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进行文化创新,这是因为 ()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文化创新是

5、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A B C D9有一位艺术家说过:“艺术是喜新厌旧的,任何重复必然会使人产生疲倦。”这句话对艺术工作者的启迪是 ()A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B实现文化创新就要抛弃一切旧的文艺形式C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是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D实现文化创新就要避免出现任何与过去重复的东西10欧洲文化经历了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神学垄断时期。人跪拜于上帝面前,不能有任何的创新思想,文化发展极其缓慢。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大师们不满于中世纪的沉闷、枯燥,转向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寻找艺术创作的灵感,以无比的创新激情创造出人类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文化时期。以上历史史实充分说明 ()文化创新

6、对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至关重要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创新失去创新能力的文化,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文化创新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A B C D11新贵妃醉酒是以京剧“贵妃醉酒”为蓝本,辅以时尚编曲、配器,由李玉刚反串演唱的带有戏曲风格的歌曲。新贵妃醉酒实现了京剧、流行音乐的巧妙结合。当前,这种风格的歌曲有很多,更有甚者,把外语等元素融入传统戏曲当中,从而进行创新。这说明在今天,通过多种手段或方式,传统戏曲也可以实现“华丽转身”,逐渐为更多的年轻人所接受和喜爱。这启示我们 ()A文化创新的目的在于满足更多人的需要B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工具便能实现文化创新C文化创新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要融入时代元素D

7、文化创新需要承袭传统、推陈出新12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风尚,如荀子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吕不韦说,“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等。传承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正确的态度是()要在继承中发展 要对其注入时代精神把它作为文化创新的源泉 把它作为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AB C D13下列关于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三者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化自身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B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D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14“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

8、文化发展过程中 ()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对于传统文化,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立足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创新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A B C D15孔子一生集古今之大成,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深刻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历史进程,并且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大、影响最深的古代文化之一。儒家学说被确立为至尊地位的时期是 ()A秦代B汉代 C隋唐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16隋唐时期各族人民在前代文化基础上,共同创造出辉煌灿烂的科技成果,不仅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中华文化史上,隋唐时期 ()A逐渐形成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B

9、具有划时代意义C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D面临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17汉字至今有6000多年历史,是世界所有文明中从未中断、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有 ()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仅有汉族使用汉字汉字的正式文字是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A B C D18中国据现存史料记载,中国至少在元代就已经发现并利用了黄岩岛,在汉代就对南海诸岛有过记载。下列关于史书典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B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C史书典籍

10、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保存史书典籍的唯一目的在于论证我国疆域的广阔19从诗经、离骚到元代散曲,中国很多古诗词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表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 ()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AB. C D20我国戏剧品种繁多,北京京剧,河南豫剧,山东吕剧,四川川剧,上海沪剧,浙江越剧等都是全国闻名的地方剧。众多的地方剧反映了 ()A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特征C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 D中华文化的包容性21丽江古城历史悠久,丽江民居既吸收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

11、得的重要遗产。这体现了 ()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我国各民族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特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无法区别A B C D22苗族女子的头饰反映出浓郁的民族习俗和古老的文化传统,是图腾文化和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土族妇女斜襟上衣的袖子是用五色彩布缝制成的,远看如同两道美丽的彩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不同民族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各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本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本民族,而且属于全世界A B C D23在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世界各国都在弘扬自己国家和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

12、和文化,如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德国人的精确和高效率、美国人的自由开放我们中国人也在努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是民族富强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具有精神激励和凝聚民族的功能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民族精神是各国经济建设与综合国力提高的决定因素AB C D24“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于右任在望故乡这首诗中对祖国大陆的魂牵梦绕体现了 ()A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C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各族

13、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D各民族文化共同形成并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252013年4月,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全国各界群众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港澳台同胞的钱,辽宁、河北的粮,企业的饮用水,周边省市的救援队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再次被中国人的行动印证。这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 ()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 C自强不息 D勤劳勇敢26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典故、名言、成语能反映出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下列选项对应错误的是 ()A土尔扈特东归团结统一 B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爱好和平C精卫填海自强不息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27有人认为:“经济建设是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经济建设展开,那么,弘扬民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事。”这种观点 ()正确揭示了经济建设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割裂了经济建设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否认了弘扬民族精神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肯定了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A B C D 28有人称七夕节为“中国爱情节”,并呼吁抵御西方情人节的“入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