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凤凰台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3课多彩的消费学案必修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28998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方凤凰台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3课多彩的消费学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南方凤凰台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3课多彩的消费学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南方凤凰台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3课多彩的消费学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方凤凰台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3课多彩的消费学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凤凰台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3课多彩的消费学案必修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多彩的消费本课考点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消费类型;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考查重点: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关注热点:1.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改善,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和意义。2.结合生活的具体事例,说明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及意义。知识要点一、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1根本因素 2主要因素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有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消费还受到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还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3主观因素: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1)消费心理。 。表现为“人有我有”。从众并非一概不对,要作具

2、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表现为“标新立异”。求异心理意在展示个性,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否则过犹不及。 。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 。根据需要,讲究实惠。是一种理智的消费。(2)做理性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 。既反对盲目的超前消费,又反对过于节俭,抑制消费。 。特别要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 。 。二、消费的类型1按消费对象不同,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2按 不同,可以分为 、贷款消费和 。3按 不同,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 和 。三、恩格尔系数1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2恩

3、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典型例题典例1(2014江苏高考)有调查表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农村居民消费增加5.4%,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使城镇居民消费增加11%。出现该变化是因为社会保障()A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B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C改变了人们的收支预期 D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典例2 (2013上海高考)漫画推销良机(见下图)中,汽车商迈克让推销员去向鲍威尔推销新车,是因为 ()A鲍威尔是个崇尚个性的人 B鲍威尔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C想让鲍威尔与邻居竞争提高售价 D想利用鲍威尔的攀比心理推销汽车典例3信息产业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是国民

4、经济的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2年4月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情况注:我国信息产业的结构“硬重软轻”,以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为主,软件业、信息服务业占的比重低;而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结构是“软重硬轻”,软件占的比重已超过硬件。材料二2013年7月12日,国务院在听取了有关信息专家和部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后,研究制定了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实施意见和具体政策,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产品的供给能力、培育信息消费需求、营造发展环境、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等方面采取具体措施,建立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努力将信息消费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1) 描述

5、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2)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说明我国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原因。典例4(2013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42011年我国汽车消费及相关指标 指标年份私人轿车保有量(万辆)GDP(万亿元)人均收入(元)汽车工业销售产值/ GDP(%)200420062008201020116001 1491 9473 4434 32216.020.930.139.847.16 1797 66810 27114 39416 2415.626.706.317.5410.40材料二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

6、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看待我国汽车消费增长。【拓展训练】1时下,在长三角、珠三角、北京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自驾游、农家乐等休闲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同时,数字娱乐、艺术欣赏、茶艺、收藏、健身等各种各样的休闲方式层出不穷。这表明()A商品价格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B享受资料消费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部分C消费结构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增长而变化D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是发达地区居民的消费主流2扩大内需是我国

7、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基点。读右图,P为价格,Q为需求量,D1为变动前曲线,D2为变动后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措施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D1向D2移动的是()深化流通体制改革,降低网购流通成本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煤炭企业成本提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文化企业“营改增”试点,产品出口免征增值税A B C D3小马2014年考上了某“211”大学。他打算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备学习娱乐之需。小马做出了如下考虑和选择:一是自己买电脑只是为了日常学习和信息查询,所以配置不必太高;二是尽管家庭生活条件不错,但价格不宜过高,适中即可。最后小马选择了一款配置较高,价格适中的笔记本电脑。

8、小马的消费行为()属于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坚持了适度消费的原则符合保护环境的绿色消费是抑制消费不值得倡导A B C D4(2014江苏高考)“霾单”是淘宝网公布的2013年度消费关键词之一。截至2013年11月30日,全国“淘友”花了8.7亿元在口罩、空气净化器等对抗雾霾用品上。与一年前相比,购买口罩的人多了181%,购买空气净化器的人多了131%。对这一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满足消费需求生产防霾产品促进经济发展B市场消费低迷生产防霾产品扩大国内需求C空气污染严重购买防霾产品浪费社会资源D追求绿色消费购买防霾产品提高生活质量5.近年来,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昔日的某些“贵族运动”,如出

9、国旅游、健身运动等,如今已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B居民收入水平提高C社会商品、服务价格水平下降 D居民家庭人口数量减少6.(2011重庆高考)2009年,我国实施较为宽松的汽车信贷政策,助推了汽车消费的增长。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 800万辆,位居世界第一。由材料可知()A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汽车的生产与消费B汽车消费增长是汽车生产增长的决定性因素C汽车信贷政策的变化影响汽车的销售和生产D贷款买车属于超前消费,背离了正确的消费观7.(2012海南高考)近年来,我国高档商品的消费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据统计,2011年

10、我国高档商品的销售总额超过百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30%,远高于同期全球增长率,我国高档商品的消费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A消费者预期未来高档商品价格将趋于上涨B消费者具有一定的攀比和从众心理C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D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8.NONO族,是一个具有双重否定意义的时尚新概念。NONO族这一名称起源于加拿大女作家娜奥米克莱恩的书,指“对一切虚伪说NO,对矫揉造作说NO,对没有个性的一味跟风说NO,对千人一面的品牌说NO。NONO族崇尚简单就是美,无论是吃穿住行都追求内在的充实和不动声色的优越感,反对靠华丽的外表来标榜自己。如果对NONO族写一篇评论,你认为最

11、适当的题目是()A量入为出抑制消费 B保护环境减少消费C杜绝品牌戒奢从俭 D理性消费科学生活命题猜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随着中央出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一系列规定,也会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从经济生活方面,结合消费的有关知识考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原因,从国家、企业、消费者角度分析怎样杜绝浪费现象是命题的重要角度。9在经济生活中,节俭正成为一种健康的力量。有人提出一种新的消费观念“新节俭主义”。其核心观点是:收入虽然不菲,支出却要精打细算。这说明“新节俭主义”()提倡理性消费、简约生活 与时下的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政策相矛盾是量入为出的适度消费 是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传统美德的体现A B C D10在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下,“节俭”成为近两年全国的新风尚:节俭新风正在改变中国。今年一季度,全国餐饮业收入增长8.4%,比上年同比放缓4.2个百分点。特别是靠政务宴请过日子的大型高端餐饮业销售下滑明显,四星级以上酒店营业额下降18.9%,开始“入冬”遭遇“寒流”,相关行业纷纷开始转型谋求出路。(1)有人认为:“厉行节约会抑制消费,进而影响经济发展。”请谈谈你的看法。(2)结合材料概括我国餐饮业现状,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为高端餐饮业走出“寒流”打好转型战提出建议。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