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组织培养过程

上传人:爺*** 文档编号:128100987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221 大小:2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组织培养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21页
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组织培养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21页
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组织培养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21页
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组织培养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21页
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组织培养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组织培养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组织培养过程(2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组织培养过程第一篇: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 选修3知识点复习 专题1 基因工程 (一)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原理是基因重组,操作水平是分子水平。优点:打破物种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 (2)功能: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3)特点具有专一(特异)性。 (4)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

2、DNA连接酶)的比较: 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区别:EcoliDNA连接酶只能连接黏性末端;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已有的脱氧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1)载体具备的条件:能够稳定保存并 含有记基因,便于筛选。对受体细胞无害。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化学本质是DNA分子。(3)其它载体: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三)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编码蛋白

3、质的基因。 3.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两个条件:基因比较;核苷酸序列 4.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PCR是多聚酶链式反应的缩写,原理DNA双链复制。 (2)过程:第一步变性:加热至9095,DNA解链,不需要解旋酶;第二步复性:冷却到5560,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变性和复性利用了DNA的热变性原理;第三步延伸: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

4、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常用的导入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大肠杆菌,其转化方法是:先用Ca2+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1.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

5、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 2.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方法是 3.最后检测 4.有时还需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如:转基因抗虫植物是否出现抗虫性状。 (四)基因工程的应用 1.植物基因工程:抗虫、抗病、抗逆转基因植物,利用转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质。 2.动物基因工程: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改善畜产品品质;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如生物反应器,方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中,使其发育成转基因动物。 3.基因治疗是把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这是的手段。 (五)蛋白质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师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基本途径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专题2 细胞工程 (一)植物细胞工程 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脱分化 愈伤组织 再分化 植物体 常用的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3)用途:微型繁殖、作物脱毒(选材应该选择茎尖组织)、制造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得到的全为纯种)、筛选突变体、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2.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1)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