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企业管理)国际通信运营业发展方向分析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092386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企业管理)国际通信运营业发展方向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通信企业管理)国际通信运营业发展方向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通信企业管理)国际通信运营业发展方向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通信企业管理)国际通信运营业发展方向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通信企业管理)国际通信运营业发展方向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企业管理)国际通信运营业发展方向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企业管理)国际通信运营业发展方向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通信运营业发展趋势分析在全球经济艰难复苏的环境下,国际通信运营业也度过了复杂多变的一年。与2009年同期相比,全球89家运营商在2010年19月的收入下降了3%,运营商纷纷调整自己的战略规划与重点,运营热点从成熟市场向新兴市场转移,从传统话音与数据向3G、LTE、超高速宽带、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云计算等领域延伸。笔者尝试总结国际通信运营业在2010年的发展趋势与热点,并对2011年运营业走向进行了思考,希望能为读者研判通信运营业发展提供参考。2010年行业发展回顾2010年是全球经济逐渐复苏的一年,但此种复苏呈现出极不平衡的发展态势,直接导致了各区域电信业的发展差异:包含众多新兴市场在内

2、的拉丁美洲、中东、亚太地区的电信业收入与2009年相比均出现了良好的增长势头;而成熟市场的发展则相对停滞甚至萎缩,传统运营业巨头如美国的AT&T、Verizon以及欧洲五大运营商的收入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不断减少。在这种不均衡的发展格局下,运营商纷纷调整自己的战略布局与重点,国际通信运营业界由此引发新的变局。监管环境:国家信息战略为运营商带来多重挑战在2005年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众多国家承诺在2010年年底前制定出国家信息通信战略,金融危机给各国经济所带来的冲击更是加快了此战略的实施进度。目前全球已有超过九成的国家完成了国家信息通信战略的制定,通过国家信息战略来引领本国产业发展。信息战略地位

3、的提升无疑为电信运营商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但其挑战也非常巨大。以国家高速宽带的建设为例,欧洲国家和美、日、韩等国都提出了百兆以上甚至高达1G的宽带网络建设目标。与此同时,监管机构对宽带普遍服务以及共建共享的要求也日益提升,消费者更是迫切期待宽带价格下降,各国运营商尤其是主导运营商必须谨慎处理庞大的投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平衡关系,并通过精细运营提升业务收益,否则将难以满足国家及股东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无线频谱的拍卖也有着类似的情境,无论是新兴市场的3G牌照拍卖,还是欧美地区的4G频谱拍卖,最终的牌照成交价格相对于2000年3G狂潮中的牌照价格而言,减少了近一半甚至八九成。固网宽带:固移替代与

4、融合并存,宽带业务重点发展效益在IP话音与移动通信的替代冲击下,全球固网话音市场的萎缩已成定局。面对固话的式微,有少数运营商如Verizon、新西兰电信等选择出售传统固网资产的方法以获得对重点业务的资金保障,但更多的运营商则通过融合、捆绑应用及资费的方式来继续保持固话用户规模稳定,以减缓收入下降的态势;全业务运营商的典型手段则是通过促进移动话音、数据收益的增长以弥补固话下滑的收益缺口。DSL宽带仍然在不少市场中继续发挥余热,为宽带规模扩张以及宽带普遍服务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基于光纤的宽带有望逐渐成为宽带市场的主流产品,日韩运营商更是通过价格等手段将用户主动从DSL往光纤迁移。与此同时,运营商对宽

5、带的经营重点发生变化,在实现带宽普遍提升之后,BT、Verizon等运营商从追求宽带网络的覆盖,转向对宽带业务进行精细运营,提升ARPU成为众多运营商经营宽带业务的第一要务,大带宽应用如高清视频、3D游戏、跨多屏(PC、手机、电视)的交互式应用和基于高速宽带的家庭ICT应用都成为运营商的部署重点。移动网络:网络升级求差异,规模扩张求增量,应用开放求效益目前全球移动用户规模已超过50亿,移动网络、移动应用及移动终端都更加成熟与丰富,移动话音与数据更是成为电信业务收入中最重要的角色。得益于商用终端与应用的成熟,在新兴市场,3G成为热点、焦点及主流;而在欧美等成熟市场,3G市场的竞争仍然火热;99%

6、的WCDMA运营商已开始HSPA的商用运营,82%的运营商能提供3.6Mbps以上的下载速率,也有近70%的CDMA运营商将网络升级至EVDO。你追我赶的网络升级使得各运营商在技术上的差异逐渐缩小,LTE建设在2010年下半年开始呈现出快速铺开的态势。除非洲以外,其他各洲大部分国家的运营商均已开始了LTE的规划、测试及部署,截至2010年12月,美、德、日三国出现了7个正式商用的LTE网络,另外还有其他国家的156个运营商正在部署试商用网络。LTE势必将运营商带入新的融合竞争阶段。在网络节节升级的同时,移动应用也出现飞速发展。开放或半开放的应用程序商店以及各种桌面互联网应用的移植,推动用户快速

7、迈进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也成为应用程序商店的主力之一。与其他专属型应用程序商店不一样的是,电信运营商的应用程序商店更倾向于支撑多平台,即全面支持Android、BlackBerry、Windows Mobile等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这一差异化的经营定位也使运营商的应用程序商店能在众多应用平台中获得自己的发展空间。商业模式:移动经营重点从话音经营转向互联网流量经营从国外众多运营商的经验来看,移动话音存在天花板效应,当用户规模达到相对饱和状态,用户价格弹性一再降低时,移动话音势必会出现“触顶下滑”的局面。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移动数据经营成为全业务运营商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不少运营商在移动SNS、

8、手机电视等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都进行了多种尝试,但让运营商备感压力的是,目前大多数移动互联网应用所带来的流量与收益并不成正比,电信运营商不仅未能如优秀互联网企业一样获得正向收益增长,甚至一度因为流量压力而影响用户体验,进而带来庞大的投资成本与竞争压力,使自己进一步滑向管道提供商的边缘化地位。究其原因,是电信业面向话音的商业模式与互联网业面向数据的商业模式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不少电信运营商开始通过资费调整、流量管理、网络转型及网络优化等手段,探索如何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提升流量效益。终端市场:智能手机等终端与移动互联网交互增长与移动通信大发展相辅相成的是各类移动及应用终端的大发展。Android等更

9、多的开放式手机操作系统的成熟,以及终端巨头间的相互竞争,使智能手机终端的价格持续下降,甚至开始为中低端用户群体所接受,目前全球智能手机终端所占的市场份额已超过20%,并呈现出惊人的后续增长势头。苹果iPhone继续得到不少运营商与用户的追捧,因为除了外形设计与应用体验出色以外,确实也为电信运营商带来了不错的用户增量及数据业务收益。值得一提的是,Verizon与苹果已在C网iPhone终端问题上达成合作,意味着未来用户可以有更多样化的选择。除各类智能手机以外,平板电脑、行业应用终端、互联网电视终端也陆续涌现,运营商也不甘落后于人,Verizon、法国电信、SK电讯等运营商均与终端厂商开展战略合作

10、,推出自有品牌的平板电脑,合力推动终端的繁荣,进而促进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行业应用:选取核心客户,分工合作,抓紧利润空间除了面向公众客户市场的业务与应用以外,行业应用历来是电信运营商的战略重点之一。AT&T、BT、德国电信纷纷提出以行业客户及跨国大客户为突破口,加快网络部署与改造,提供面向重点行业如银行、传媒、网游、跨国大企业的综合解决方案。从五大跨国ICT运营商(BT、 Verizon、T-Systems、Orange、AT&T)的行业应用部署来看,出现了“有舍有得”的两大新特点:一是只选择符合自己核心优势的重点客户发展,可能放弃其他客户群体;二是不再执意做“全方案的唯一供应商”,而是将部

11、分边缘环节分工切块给其他企业承担,只抓住关键环节与利润空间。另外一部分区域运营商Telefonica(欧洲)、 Reliance Globalcom(亚洲),以及新崛起的新兴运营商如Tata电信、Easynet等则凭借不断增强的网络能力及价格优势,寻找属于自己的市场空间。技术创新:云计算、智能网络成运营商转型战略重点跨电信业与IT业的新技术领域云计算与云服务正从概念变为现实,众多国际标杆运营商已经将云服务纳入自己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更有Verizon、AT&T 、NTT、BT等10多个传统老牌运营商推出了与云计算相关的商业项目,如对大型国际数据中心进行更新改造、建立客户自服务门户、与有云服务

12、经验的企业开展战略合作,甚至还产生了连带的收购行为。与谷歌、IBM和亚马逊等IT企业不同,电信运营商多瞄准与自己网络能力密切相关的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领域,以及重点目标市场中小企业客户相关的SaaS(软件即服务)领域,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优势。面向媒体、医疗、汽车等行业的智能网络应用也在逐渐成为运营商的创新领域之一,各类物联网、M2M应用有望给运营商带来全新的增长空间。产业竞争:跨业边界进一步模糊,互联网思维值得借鉴不少互联网企业也加速了对传统通信领域的渗透步伐,在固网语音、移动语音以及光纤宽带等多个业务领域给电信运营商带来压力。谷歌在美国建立了比当前的宽带网络快50300倍的试验性宽带网

13、络,并以有竞争力的价格向50万个美国家庭提供超高速网络连接;还与Level 3、Global Crossing等网络运营商合作,购买码号资源,开展统一通信服务,截至2010年11月底其用户数已超150万。国际长途话音更是遭遇VoIP的大幅冲击与分流,运营商对Skype等VoIP企业的态度也从开始的彻底抵制与拒绝,转向部分开放与合作。同时,在运营商致力转型的移动互联网及ICT领域,优秀互联网企业、有线电视运营商乃至传媒巨头的实力均不容小觑,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如谷歌、Facebook能在多变的互联网业界大浪淘沙般生存下来,得益于其面对新形势的快速创新、去中心化的开放思维,这些都是电信运营商可以学习与

14、借鉴的精神。2011年发展展望对于网络:追求效益优先未来运营商在网络方面的发展模式将从以前的大铺大建转向效益优先的节约型建设。前有3G泡沫之鉴,后有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电信运营商对网络建设投资都是慎之又慎。尽管可见的未来有LTE、FTTx、NGN、云服务改造等多类型和大规模的投资需求,但除了少数激进派的投资并购型运营商(如印度Tata电信)以外,众多运营商均选择了更有效益的网络建设部署方式,例如法国运营商的4G网络共建共享模式、美国与澳大利亚的政府主导国家宽带建设模式、AT&T与法国电信的海缆光纤联盟共建模式、Orange与T-mobile在英国的合并经营模式等,显示出电信运营商在网络建设部署

15、上追求效益优先的发展思路。2011年,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形势仍不容乐观,世界银行对2011年经济发展的预测仍偏收紧,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消费者,压缩开支的趋势仍然持续,由此可见,电信运营商在网络投资建设方面还会延续2010年的谨慎推进模式。对于业务:谋求合作创新鉴于转型的复杂程度,无论是经营管道、平台还是产品,电信运营商都难以独立维持面向多领域的精细运营能力,开放、合作、创新、共赢成为业界共识。但不同运营商由于市场地位、发展阶段的不同,会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强势的垄断型运营商如NTT等会采取产品和平台领域的有限合作方式;后进入市场的进攻型运营商如和黄3、Tata电信等,则会采

16、取产品领域的双边和开放的合作方式;均衡市场的均势运营商则存在多种合作可能性。在2G时代,电信运营商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主要是基于计收费、渠道能力(门户与终端界面)的控制型合作;进入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迫于创新不足的压力,除保持并优化基于传统能力的合作模式外,还开始尝试建立基于API开放的更广泛的合作生态圈。以沃达丰最新的移动互联网品牌Vodafone 360为例,其身份、位置、状态信息等网络技术资产,以及客户信息、销售渠道、计费能力、品牌、客户关系等商业资产,都可能成为沃达丰开放合作的资本。基于这些核心资本,电信运营商可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业务产品的快速创新,实现运营能力的精细化。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种合作模式不会是昙花一现,而会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不断成熟。对于客户:建设全业务集约服务体系相对于网络建设的谨慎态度,不少运营商在投资改善客户服务方面则不遗余力。特别是在成熟市场中,竞争压力使运营商越来越重视建设具备良好客户体验的全业务集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