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2.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091524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2.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当今社会上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经济按自己的轨迹运行,无需哲学的指导”。下列对经济学家是否有世界观的判断认识正确的是A. 没有,世界观就是哲学,经济学家不是哲学家B. 没有,经济学家没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 有,经济学家的世界观都是不自觉的状态D. 有,世界观人人都有,经济学家也有自己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答案】D【解析】世界观人人都有,经济学家也有世界观,A、B

2、项错误;经济学家的世界观都是不自觉的状态说法绝对,C项不选;世界观人人都有,经济学家也有自己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2. 下列说法不属于世界观的是A. 人能够认识世界B. 太阳东起西落C. 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D.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答案】B【解析】本题是一道反向选择题,要求选择不属于世界观的选项。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能够认识世界”是人们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看法,属于世界观,A项不选;“太阳东起西落”是人们对自然界中的太阳的看法,不是对整个世界的看法,不属于世界观,B项应选;“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世界的

3、本原是物质”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C、D项属于世界观,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点睛】世界观是阐释事物本身的性质和状态,即是什么,世界是怎么样的,重点谈对世界的认识。方法论是阐释人们对待事物的方法和态度、即怎么看,怎么做,重点谈方法。3.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下列内容属于方法论的是A.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B. 存在就是被感知C.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D.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AB D都是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

4、和根本观点,都是世界观,均应排除;C正确且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本题考查世界观和方法论。4. 关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就是世界观 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A. B. C. D. 【答案】B【解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正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就是世界观”观点错误,不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并不是,混淆了世界观与哲学的概念,不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正确,应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5. 下列关于哲学的认识,正确的是A.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

5、统一B.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C. 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 世界观并不是人人具有,只有哲学家才有世界观【答案】C【解析】哲学不一定都是科学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缩小了哲学的外延,A项不选;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不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B项错误;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C项正确;世界观人人都有,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C。【点睛】哲学有正误之分,不要认为凡哲学都会起到积极作用。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被认为是最正确的哲学,但也不能认为它达到了哲学发展的顶峰,它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6. 爱因斯坦说:“哲

6、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这句话说明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A. B. C. D. 【答案】D【解析】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观点错误,不选;世界决定方法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这体现了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正确;“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这体现了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点睛】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

7、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7. “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的根本分歧是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C. 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D. 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答案】B【解析】“没有景物,何来感情”强调了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观点,“没有感情,何事景物”强调了意识决定物质,是唯心主义观点,两者的根本分歧是“感情”和“景物”,即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B项正确;A、C、D项描述的不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

8、分歧,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8. IMO(国际流星组织)发布的流星年历详细列出了流星雨出现的时间、辐射点、亮度指标等。人类对天文现象的预报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A. 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B. 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问题D.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问题【答案】A【解析】人类对天文现象能够进行预报,这说明人的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这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A项正确;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问题均不是材料所反映的,B、C、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点睛

9、】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也叫统一性)是指思维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如果认为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存在(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这种观点被称为可知论,如果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这种观点被称为不可知论。9. 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正确的是()都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都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对物质概念的理解是相同的 都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指导意义A. B. C. D. 【答案】B【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它们在基本观点上都认为物质是本原

10、的,意识是派生的,都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指导意义,正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不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反映的客观实在,三者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不是相同的,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10. 新华网最近刊文称,“人生必须放下四样东西”。其中,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 放下狭隘:心宽,天地自然宽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 放下压力:累不累取决于

11、心态A. B. C. D. 【答案】C【解析】“快乐其实很简单”观点没有体现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不选;“心宽,天地自然宽”认为“心”决定了“天地”,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体现,应选;“奋斗改变命运”没有体现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不选;“累不累取决于心态”认为“心态”决定了“累不累”,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应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点睛】如何判断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凡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凡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天道)的外化和表现的观点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11. “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宇宙按下

12、启动键。”这是斯蒂芬霍金在他的大设计一书中提出的观点。从世界观上看,与该观点一致的有赫拉克拉特:世界是由一团火组成的康德:人是万物的尺度黑格尔:整个世界都是“绝对观念”的产物泰勒斯:世界由水构成A. B. C. D. 【答案】B【解析】材料中“上帝没有位置”是说上帝创世说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是唯物主义观点的体现。“世界是由一团火组成的”“世界由水构成”都体现了唯物主义观点,与材料中的观点相一致,正确;“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与材料中观点不一致,不选;“整个世界都是绝对观念的产物”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与材料中观点不一致,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12. 一提起哲学就少不了“两个对子”,

13、它们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A. B. C. D. 【答案】A【解析】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指的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正确;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不是指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点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具有从属的意义,故哲学的基本派别应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3. 列宁曾经指出:“聪明的唯心论比愚蠢的唯物论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论。聪明的唯心论即辩证的,愚蠢的唯物论即绝对

14、的,不发展的。”对这一论断理解 正确的有旧唯物主义具有局限性,唯心主义对认识世界更具有推动作用谬误中渗透着真理的成分,唯心主义比旧唯物主义更科学聪明的唯心论坚持了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聪明的唯物论指的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的唯物主义A. B. C. D. 【答案】D【解析】“唯心主义对认识世界更具有推动作用”观点错误,不选;谬误中不包含真理的成分,唯心主义比旧唯物主义更科学的观点也不正确,不选;聪明的唯心论是指它坚持了辩证法观点,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正确;聪明的唯物论指的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的唯物主义,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14. 19世纪40年代,随着资本主

15、义矛盾的激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逐渐成熟起来,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突出的表现是英国的宪章运动、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和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适应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斗争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A. 使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 有其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C.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 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使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观点夸大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A项不选;材料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B项不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适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