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第八章PPT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8035325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第八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财政第八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财政第八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财政第八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财政第八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第八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第八章PPT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什么是税收第二节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第三节税收原则第四节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第八章税收原理 1 第一节什么是税收 一 税收的基本属性二 税收的 三性 2 一 税收的基本属性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税收的定义马克思 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 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列宁 所谓赋税 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 1 税收与国家存在直接联系 是政府赖以存在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2 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和法律权力3 分配范畴 是国家参与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 3 税收 国家为了实现自身的职能 或预定的社会和经济目标 按照法律规定 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征集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4 托马

2、斯 霍布斯 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 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 利益交换说 社会契约论 凯恩斯 矫正外部效应 协调收入分配 刺激有效需求 优化产业结构 当代资产阶级税收理论 约翰 洛克 二 现代经济学 主要溯源于托马斯 霍布斯的 利益交换说 Benefit Exchange Theory 5 约翰 洛克 托马斯 霍布斯 6 二 税收的 三性 一 税收的强制性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利 通常颁布法令实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二 税收的无偿性国家征税以后 税款即为国家所有 既不需要偿还 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三 税收的固定性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 并只

3、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 税收的 三性 可集中概括为税收的权威性 7 第二节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一 税收术语 一 纳税人 又称纳税主体 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 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扣缴义务人 指税法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缴纳税款义务的单位 8 二 课税对象 又称税收客体 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 是征税的根据 主要包括所得 商品和财产 也包括行为 税源 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 税目 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或课税对象的具体划分 反映征税的广度 三 课税标准 指国家征税时的实际依据 或称课税依据 9 四 税率 对课税对象征税的比率 这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 反

4、映征税的深度 1 比例税率 对同一课税对象 不论其数额大小 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 优点 鼓励生产 计算简便 有利于税收征管缺点 有悖于量能纳税原则2 定额税率 按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 而不规定征收比例 优点 计算便利 不受价格变动影响缺点 税率具有累退的性质 负担不尽合理 10 3 累进税率 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 划分若干等级 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税率 1 全额累进税率 2 超额累进税率 11 4 全额累进税和超额累进税的比较相同 按照量能原则设计不同 a 全额累进程度高 负担重 超额累进程度低 负担轻 b 在所得额级距的临界点处 全额累进会出现税额增长超过所得额增长的不合理

5、情况 c 全额累进计算简便 超额累进计算复杂 12 13 14 全额累进税与超额累进税比较 表8 1全额累进税与超额累进税比较 单位 元 15 税率的划分 比例税率 定额税率 累进税率 图8 1定额税率 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 税基 累进 比例 定额 0 税率 16 五 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税收能力 指应当能征收上来的税收数额 包括两种能力 1 纳税能力 取决于一国人均收入水平2 征税能力 取决于税务管理效率税收努力 指税务当局征收全部法定应纳税额的程度 或税收能力被利用的程度 取决于税制的完善程度和税务部门征收管理水平 17 六 起征点与免征额起征点 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 免征额

6、 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相同点 当课税对象小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 都不予征税 不同点 当课税对象大于二者时 采用起征点制度的要对课税对象全部数额征税 采用免征额制度的仅对超额部分征税 18 七 课税基础 又简称税基 指建立某种税或一种税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 不同于课税对象 税基一般都指货币收入或支出 不同于税源 税源仅指收入 税基可能是支出税基设计的问题 以什么为税基 税基的宽窄问题如果仅从税基宽窄角度考虑 税基大体相当于征税范围 即征税广度 19 二 税收分类 一 所得课税 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所得课税 指纳税人的净所得 纯收益或纯收入 为课税对象的的税种 商品课税 包括所有

7、以商品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财产课税 以各类动产和不动产为课税对象的税收 我国税种一般分为所得课税 商品课税 资源课税 行为课税 财产课税 20 二 直接税与间接税以税收能否转嫁为标准凡是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 归属为间接税 如商品课税凡是税负不能够转嫁的税种 归属为直接税 如所得课税 财产课税 21 三 从量税与从价税从量税 按课税对象的数量 重量 容量或体积计算 从价税 按课税对象的价格计算 四 价内税与价外税价内税 税金构成价格组成部分 侧重点为厂家或生产者 价外税 税金作为价格之外附加 侧重点为消费者 22 五 中央税与地方税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划分 由国家在政治 经济上的分级管理体制决定 1 地

8、方政府拥有税收立法权 自行设立的税种属于地方税 中央政府设立的属于中央税 2 中央政府统一设立所有税种 划出一部分税种给地方 调动地方积极性 形成地方税 23 按税收管理权限中央税 消费税 中央所得税 关税等 共享税 增值税 资源税 证券交易征收的印花税 2002年后的企业所得税 地方税 营业税 个人所得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土地增值税 房产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24 第三节税收原则 一 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二 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三 税收中性问题 25 一 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 一 税收原则的提出税收原则 是政府在设计税制 实施税法过程中所遵循的准则 也是评价税制优劣 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

9、况的基本标准 创立和发展首先明确提出 英国托马斯 霍布斯 威廉配第等 26 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亚当斯密 提出平等 确实 便利 最小征收费用四大课税原则 明确化 系统化资本主义垄断时期 瓦格纳 提出四项税收原则 财政政策原则 国民经济原则 社会公正原则 税务行政原则 发展的最完备现代 适应国家干预经济的需要而提出的现代税收原则理论 可以概括为公平和效率两大原则 27 二 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1 征税中的公平原则 税收应以公平为本普遍征税 征税遍及税收管辖权之内的所有法人和自然人 即所有有纳税能力的人都应毫无例外地依法纳税 平等征税 国家征税的比例或数额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称 横向 纳税能力相同的人

10、同等纳税 纵向 纳税能力不同的人不同等纳税 28 2 征税中的效率原则税务行政效率 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 以尽可能少的征收费用获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 包括征税费用和纳税费用税收经济效率 征税对经济运转效率的影响 促进资源配置合理化 刺激经济增长 29 3 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总体上 税收的公平与效率是相互促进 互为条件的统一体首先 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其次 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税收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不是绝对的如何做到兼顾公平与效率从整体税制或税收总政策出发 通过各种税的相互补充 组成公平与效率兼备的好税制 设计税制需与本国国情和长远战略结合 30 二 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 一 公平类税收

11、原则1 受益原则 各社会成员应按各自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中享用的利益来纳税2 能力原则 征收以社会成员支付能力为标准 不考虑各自对公共物品的享受程度 二 效率类税收原则1 促进经济发展原则2 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 税收的制度原则 31 公平类税收原则 受益原则 能力原则 效率类税收原则 促进经济发展原则 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 32 三 税收中性问题1 税收中性的含义税收中性 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 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1 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 2 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 33 2 税收超额负担或无谓负担税收超额负担 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

12、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过程中 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税款以外的负担 表现 1 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 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增加的社会经济效益 2 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 征税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 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34 P F E D G H Q O B C S T S D A 图8 2税收的超额负担 35 第四节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一 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二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三 我国的税负转嫁 36 一 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 一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税负转嫁 指商品交换过程中 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 将税负转移的一种经济现象 特征 1 和价格升降直接

13、联系2 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税负的再分配3 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 是主动行为 37 税负归宿 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逃税 个人或企业以不合法的方式逃避纳税义务税负转嫁与逃税的区别 税负转嫁只引起纳税人与负税人的不一致 税收并未减少 逃税无负税人 必然造成税收减少或损失 38 二 税负转嫁方式1 前转方式 顺转 指纳税人通过抬高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 2 后转方式 逆转 纳税人通过压低进货价格的方式将税负转嫁给货物或劳务的供应者 税负转嫁的程度充分转嫁 加价额度 应纳税款 压低额度不完全转嫁 加价额度压低额度超额转嫁 加价额度 应纳税款 压低额度 39 3 其他转嫁方式 1 混转 散转

14、 对一个纳税人而言 前转和后转可以兼有 即将一部分税款向前转嫁给购买者 另一部分向后转嫁给供应者 2 消转 指纳税人用降低课税品成本的办法使税负从新增利润中得到抵补 如改进工艺 提高劳动生产率 自我消化税款 3 税收资本化 对某些能够增值的商品课税 预先从商品价格中扣除 降低购买价格 然后再从事交易的方式 40 二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1 商品课税较易转嫁 所得课税不易转嫁2 供给弹性较大 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 供给弹性较小 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3 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 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 4 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 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5

1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 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41 图8 4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的税负转嫁和归宿 图8 3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的税负转嫁归宿 42 三 我国的税负转嫁 一 我国已经存在税负转嫁的经济条件1 企业是市场经济下的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有自身独立经济利益 利用税负转嫁机制减轻税负的动机强化 2 税负转嫁是以价格的自由浮动为条件的 我国价格市场化为其提供了充分条件 3 我国税制以商品课税为主体 为税负转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43 二 有关税负转嫁的政策性问题1 深入研究税负转嫁机理有重要意义2 税负转嫁和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切关系3 税负转嫁会强化纳税人逃税的动机 应强化税收征管工作4 自然垄断行业的税负转嫁居于优势 应加强对这些行业的价格管理5 提高所得课税比重 缩小税收转嫁的范围和空间6 实行价外税 有利于增强商品课税税负归宿的透明度 44 本章小结 关键词 税收的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纳税人课税对象课税标准比例税率累进税率起征点和免征额税收基础商品课税所得课税财产课税直接税与间接税从量税与从价税价内税与价外税前转后转混转 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