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构建“3+3”安全模式 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终稿).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8034902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稿:构建“3+3”安全模式 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终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定稿:构建“3+3”安全模式 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终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定稿:构建“3+3”安全模式 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终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定稿:构建“3+3”安全模式 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终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定稿:构建“3+3”安全模式 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终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定稿:构建“3+3”安全模式 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终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稿:构建“3+3”安全模式 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终稿).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建“3+3”管理模式 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高密市第三实验小学安全是学校第一要务,校园安全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坚实基础。我们始终坚持“安全先于一切、安全高于一切、安全重于一切”的安全理念,以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为动力,紧密编织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安全网络,重点建构安全制度、安全活动、安全文化三大支柱框架,初步形成了“3+3”安全管理模式,有力提升了学校安全工作水平。现将我们的做法汇报如下:一、密织三个安全防护网络,通力协作保护学生安全1.学校安全管理网络。每天上下学期间,学校门口有两名干部、教师、保安和三名学生家长志愿者值勤。课间、放学和入校时各楼梯口均有教师值勤,及时制止学生在楼梯上跑跳、拥挤等现

2、象并设立了记录本,将发现的安全隐患随时记录下来,通知相关责任人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杜绝了意外事故的发生。在每个楼层设置了巡逻记录本,值班人员对楼层巡逻时,随时记录值班巡逻发现的问题,学校安全科每天查看记录本,及时整改记录的问题。教师值勤由专门部室负责督查,通过实地查岗、监控录像、查看值勤记录等方式对教师值勤情况进行监督。学生从进入校园门口便进入了学校安全防护网,实现了校内无缝隙安全管理。2.家庭安全管理网络。我们为每个学生建立了学生安全档案,档案含有学生基本情况,包括家庭住址、性格特点、健康状况、上下学途径、交通方式、家长联系方式、主要家庭成员情况等。为了保障学生安全,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学校

3、与家长签订了责任书并定期发放安全宣传材料。另外每名班主任都建立了班级QQ群、飞信群,每到节假日、作息时间变化节点、特殊天气时就通过信息群通知家长,提醒家长做好学生接送和监护义务;公布了校长联系方式和安全隐患举报电话;设立家长接待日,保证家校安全信息畅通无阻。我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凤城丽景、水岸东方等几个小区和附近几个村居。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这一资源,让他们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学校成立了“社区安全联防协会”,每个小区选取一名威望高、责任意识强、热心积极的家长当会长,每个级部、每个班级推选一名家长分别任队长和组长,负责社区内本级部、本班级的家长联络。家长们经常沟通,相互了解、相互提醒,发现问题及时联系

4、学校,有力保障了学生在家时的活动安全。3.社会安全管理网络。学校安全离不开全社会的帮助支持,为最大限度的开展好学校安全工作,学校成立了安全委员会,积极争取学生家长、片区派出所、村居和社区的大力支持,参与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安委会联席工作会议,通过组织“走进班级看管理”“走进校园看安全”等活动,让社会各界站在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好办法,为更好地做好安全工作拓宽了渠道。去年雨季,学校院墙外部出现裂缝,安全委员会成员发现后及时通知学校,并组织出资5万余元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围墙进行了修整。学生上下学期间,每天四时由两名民警负责疏通校门口来往车辆,另外设立“家长义务值勤岗”,每

5、天三名学生家长义务值勤。学校对表现积极、责任心强、工作细致的民警、学生家长每学期结束都要进行表彰。上学期,我们为优秀家长和民警每人购买了一本家庭教育名著,以示鼓励。二、建立刚性安全管理制度,把安全要求落实到底做好安全防控,制度是前提。我们根据各级部门关于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和师生家长意见建议,逐步建立起时段、地段、路段无缝衔接,人防、物防、技防紧密结合的安全制度体系,把安全要求落实到每个岗位、落实到每项工作、落实到每个节点,重点抓好了三项制度落实。一是建立校园安全风险清单日日清制度。根据潍坊市学校安全风险清单所列内容,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在校园周边环境、校门安全管理、活动安全等各个方面

6、实行校园安全风险日日清制度。包靠楼层的领导干部就近办公,负责全面督查本层楼的安全。各安全岗位责任人每天到校第一件事便是排查负责区域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在工作时间内认真关注,下班后填写清单记录,有问题及时提醒,及时处理。每周例会时对楼层管理情况进行汇报交流,研究解决措施,寻求最佳方案。在管理过程中,我们最大程度上保证管理的连续性,保证安全常规时时抓、事事抓,避免管理“一阵风”现象的出现,各项安全工作严于落实,精于落实,事事落到实处。二是严格落实学校安全岗位职责。学校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岗位安全工作指南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每个岗位的安全职责,并与老师签订安全责任书,提高教职工的责任意识。学校为加深

7、教师对各自岗位安全职责的认识,组织了“明确安全责任,建设平安校园”的演讲比赛,去年暑假教师集会期间,还组织教师进行了岗位安全职责与安全知识考试。通过系列活动,使每名教职工时刻牢记岗位安全职责,熟练掌握安全防护技能,自觉保护学校师生安全。学生集会期间,所有班主任、任课教师必须靠班,维持本班学生纪律,处理突发事件。严格落实安全课,教师充分运用图片、视频、动画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交通、溺水、火灾、踩踏、自然灾害等安全教育,保证每一名学生掌握简单的应急处理技能。三是修改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在关键时刻反应迅速,协调一致,及时有效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我们认真修改完善了各种应急预案

8、。在学校组织运动会、文艺汇演等各种大型活动前,都先进行风险评估,在风险分析与评估的基础上,预先制订活动方案和活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模拟演练后才能举办活动。这种机制有效避免了学校活动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三、创新安全教育载体,丰富校园主题活动活动是安全教育的载体,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灵活多变的安全教育形式,营建了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时刻敲响安全警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1.设立“校园安全日”。学校把每月第二个周的周二定为“校园安全日”,利用上午大课间开展消防、防震、防踩踏等安全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将学生应急疏散演练纳入常态化,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2.开展“彩虹

9、伞”自护教育系列比赛。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彩虹伞自护教育系列比赛活动。围绕“校园安全”、“社会活动安全”、“家庭生活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避险自救”、“交通安全”、“网络安全”、“心理健康”等主题展开,通过演讲比赛、作文评比、手抄报评比、知识竞赛的形式,评出优胜班级和个人,发放学习用品进行奖励,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营造了更加安全和谐的教育氛围。3.“美丽彩虹,安全用电进校园”。学校每学期邀请市供电公司青年志愿者走进学校,开展“用电知识讲座”活动,以提高孩子们的正确用电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学校聘请供电公司的优秀青年志愿者作为校外辅导员,每年定期参加校园用电知识宣讲。4

10、.“大手牵小手,安全齐步走”活动。学校每个季度都邀请学校安委会成员及部分家长代表,召开学校安全座谈会。呼吁学生家长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通过季度座谈交流会,学校安全工作做到了家校联手,凝成合力,既能减轻学校的安全教育压力,创设轻松愉悦的教育环境,又能得到家长们的进一步支持和理解。5.“大眼睛”消灭安全隐患。学校每月开展一次“大眼睛”安全隐患我发现,家庭安全隐患我排查活动。要求全体师生,号召全体家长都“动”起来,从走路、饮食、卫生、乘车、上下楼梯等身边小事做起发现并及时消灭安全隐患,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四、打造学校安全文化,提升安全教育效能我们在密织安全防护网的同时,倡导与打造一种安全文

11、化,通过“文之教化”的作用,使师生内化于心,外显于形,一举一动都符合安全行为规范,从被动地服从安全制度,转变成自觉主动地按安全要求行动。1.安全标识文化。学校在每层楼道、洗手间等墙壁上均设置了诸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不挤,安全第一”等提示语,楼梯上也有“轻声慢步,文明有序”、“上下楼梯,注意脚下”等温馨提示。使学生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经过“轻声、慢步、礼让、右行”的长期训练,学生在楼道行走有序,有效预防了踩踏事故。为了解决上下学时段家长车辆乱停乱放问题,学校在家长接送线处安置了禁止停车警示牌,在大路两侧划出了标准的停车位,解决了车辆乱停乱放、道路不畅通问题。学校根据教学楼出入口位置以及

12、班级所在位置的不同,分别为学生用自喷漆“绘制了”校园小路,并要求学生根据小路的引导自觉成队。同时,为每个班级在广场上绘制了专门的方阵图,解决了学生出入校拥挤、上操时队伍不整齐的难题。2.电子屏幕安全文化。学校充分利用门口的电子屏幕,定期播放安全教育视频、图片,每天一条安全警示语,提醒校园师生注意安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每天值勤的干部、教师名单和所属处室也显示在电子屏上,一旦出现意外情况时,师生及时联系到值班人员。每到节假日前、作息时间调整、恶劣天气时,电子屏都会设置提示语,提醒师生注意安全事项。3.安全共赢文化。学校门口车流量大,为了师生上下学安全,我们在校门口两侧安装了铁制减速带。由于晚上车

13、辆过减速带时噪音很大,影响居民休息。经过和附近居民讨论交流,与交警部门的反复论证,学校将铁制减速带拆除一半,只保留靠近学校一侧的减速带,在另一侧铺设了热熔震荡线。过往车辆在经过学校门口时自然分流到热熔震荡线一侧行驶,门口一侧几乎没有机动车经过,既保护了学生交通安全,又大大减小了噪音,实现了学校和附近居民共赢。经过扎实细致的工作,我校的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学校连续两年被评为“高密市安全双基建设先进单位”;去年,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中小学校园安全文化重点研究基地”。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继续完善学校安全工作机制,抓细做实学校安全工作,为师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