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中的化学教学评价观.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8034339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中的化学教学评价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中的化学教学评价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中的化学教学评价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中的化学教学评价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中的化学教学评价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中的化学教学评价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中的化学教学评价观.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中的化学教学评价观凌爱霞,韩庆奎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科学学院,山东曲阜273165)摘要 多元智能理论科学地描述了人类的智能结构和人的发展潜能的问题,它启示我们要转变教学评价观。因而建立多元化的化学教学评价观念如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对学生个体多个成长阶段的关注是势在必行的,也是新世纪课程改革的要求。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erdGardner)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将人类的智能类型分为9种,分别是:言语语言智能(verbal / linguistic intelligence)、数理逻辑智能(mathematical / logical intell

2、igence)、视觉空间智能(visual /spatial 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能(bodily / kinesthetic intelligence)、音乐节奏智能(musical / rhythmic intelligence)、人际交往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自我认识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认识自然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存在智能(existential intelligence)。加德纳的九种智能科学地描绘了人类的智能结构,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上述九种基本智能,

3、只是程度上的差异,这些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智能的差异。这一观点对教学评价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传统的教学评价仅仅面向学生的两种智能,即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而对其他智能涉及甚少,致使相当多在音乐、空间、运动、自省等方面有智能优势的学生被贴上了“差生”的标签,限制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多元智能的每一种智能在整体中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教学评价不能仅仅片面地针对某一方面的智能,应建立“为多元智能而评”的全面的评价理念。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只存在发展方向不同的学生,不存在“差生”,与此相应的教学评价不再偏向某几方面,不再强调选拔和淘汰,而是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

4、。因此,建立与多元智能理论相适应的多元化的化学教学评价观是至关重要的。一、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智力测验和学科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方式,曾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仅仅以此为依据的后果就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应该采用多种互补的复合评价方式。1.综合性评价综合性评价是针对学生的每一种智能设计的评价方式,化学课堂中的综合性评价参考性设计如下。语言智能: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学习化学家的事迹和化学史;音乐节奏智能:把学生感到难记忆的元素周期表冠以简单的乐谱,加以演唱和记忆;身体运动智能:让学生进行独立的综合实验操作;逻辑数理智能:通过同一主族

5、周期元素结构的相似性,推测某些未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及性质;视觉空间智能:展示某些有机分子的模型及参加学习活动的重要资料,或者引导学生动手做一些模型来表示有机物的空间构型;人际交往智能:让学生组织研究性课题的实施,分组合作,联系实施场地,写出调查报告;自知自省智能:教学生学会认识自我、反省自我。2.学习档案袋评价学习档案袋评价是指以文件形式呈现学生某一时期在学习、思想、成长等各个方面的状况,并以档案袋的形式保存记录,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连续的评定过程,明显地显示学生在某一时期内的发展变化,全面地反映学生各个方面的进步,给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提供客观的评价依据。学习档案袋可以收录学生包括化

6、学实验设计方案、活动过程记录、单元知识总结、疑难问题解答、学习方法策略、以及自我和他人的评价等,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搜集材料。学习档案袋的优势是可以全面地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成为反思型的学习者,而且便于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的相互交流。3.表现性评价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将表现性评定界定为“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表现性评价是通过记录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操作、演示、口头陈述等外显行为或者是学生的设计方案、论文等学业成果来评价学生的能力。表现性评价积极主张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参与评价、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意识到评价是发现问题、

7、自我提高的方式。表现性评价的本质在于学生的创造。它不仅将综合思考和问题解决联系起来,而且还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真实性或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问题,使教学具有现实意义。表现性评价要求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或以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它通过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时的表现,考查多元智能中一些不直观的智能。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传统评价重在知识方面的量化,把难以量化的内容排除在外,这也正是“高分低能”的原因之一。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要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评价内容要综合考虑到学生智能的差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把难以量化的音乐、空间、运动、自知、交往等方面的内容做出质的分析与评价。普

8、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对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了详细的说明,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评价内容。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评价内容包括化学概念和原理,化学现象的本质,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验研究方法等;过程与方法包括科学探究能力,问题意识,获取加工信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学习兴趣,乐于探究的精神,积极参与化学科技活动和社会生活实践的热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树立热爱祖国、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传统的评价,教师处于唯一权威的评价主体地位,对学生的

9、评价完全由教师决定。但由于师生交往的限制,教师往往不能全方位地去评价每一位学生,如果学生自己、其他同学以及学生家长等与学生有密切联系的人都参与评价,成为评价的主体,使得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会更真实有效。同学之间的相处最多,相互之间的评价比较客观真实,也更易于为学生接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家庭背景、性格爱好的相近性等,把学生交替划分成同质和异质的小组,组内成员相互评价,小组之间相互评价;专题作业的形式架起了学校活动和校外活动之间的桥梁,与日常生活和社区活动联系在一起,这就需要有更广范围内的人群参与评价,如教师需检查学生交上来的报告,相关人士提供指导,家长了解他们的孩子在学校里做什么或和孩子

10、一起完成专题作业;化学家庭小实验往往需要家长的支持与合作,这个过程中家长是学生最好的评价者。将学生的表现记录到学习档案袋中,既可以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实验,又能把第一手的资料传达给教师。四、评价应关注学生个体的多个成长阶段以学生自身状况为基准进行评价,将教学评价更多地放在学生个人的成长阶段上,以“学生个人为中心”进行,通过评价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指导学生选择继续学习或投身于相关领域,给学生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还主张教师应该具备对学生个体差异敏锐觉察的能力,然后运用于对学生的评价之中,要求教师能够针对学生个体在不同时期表现出的差异进行评价。在化学教学评价过程中,要充分考

11、虑到年龄差异对学生的影响。从心理学来讲,初三学生处于少年期,即学龄中期,这时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以具体形象为主导;独立感增强,但自控力较差。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掌握较多的信息,及时地对学生的行为做出评价。而高中的学生已经是青年初期,智力接近成熟,心理上已经接近成人,抽象思维也发展得比较完善。这时可以给学生较多的自主权,更多地发展他们的自评能力。加德纳认为,如果不能对学生不同智能领域的表现和发展程度做出准确的评价,那么,最好的教学也不会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化学教学评价才是更全面更科学地评价,所以我们化学工作者应该很好地掌握多元智能的理论及其评价,这也会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注入新的思想。参考文献1(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2霍力岩.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依据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0,(3).3胡继渊,徐炳荣.多元智能理论和素质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1).4杨丽.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评价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