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省梅州市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8033489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广东省梅州市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广东省梅州市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广东省梅州市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广东省梅州市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广东省梅州市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广东省梅州市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广东省梅州市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0 页 七年级 下 期中历史试卷七年级 下 期中历史试卷 题号 一二总分 得分 一 单选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 共 75 0 分 1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公元 6 世纪 80 年代 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 A 隋文帝B 唐太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 2 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 天下转漕 仰此一渠 这主要是肯定大运河 A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B 便利人们游玩江南 C 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D 加快了隋朝的灭亡 3 有人说 隋朝 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 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 列对 流星 的理解 正确的是 A 繁荣而短暂B 实现了统一C 统治者残暴D 大运河开通 4 电视

2、剧 贞观长歌 深受观众喜爱 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 你认为不可能在该剧中 出现的画面是 A 唐太宗在长安称帝 建立唐朝B 唐太宗轻徭薄赋 减省刑罚 C 房玄龄和杜如晦担任宰相D 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 5 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 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 它所造就 的是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 这一制度 最早出现在 A 秦汉时期B 隋唐时期C 宋元时期D 明清时期 6 毛泽东在其词作 沁园春 雪 中有一句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这里 唐宗 的统治时期 史称 A 文景之治 B 开皇之治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7 贞观初 太宗曾对公卿说 人欲自照 必须明镜 主欲知过 必借忠臣 为此

3、太宗 A 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 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 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8 从如图的图表中分析出与下列哪些事例无关 A 隋文帝的励精图治 B 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C 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D 唐玄宗时 进入鼎盛时期 9 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 图中 处应为 第 2 页 共 10 页 A 唐太宗统治前期B 唐太宗统治后期 C 唐玄宗统治前期D 唐玄宗统治后期 10 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 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 下列哪一 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A 开明君主吸隋训 贞观之治创唐荣 B 武周政治得发展 无字之碑任后评 C 调整政策呈

4、开元 沉淫酒色误王国 D 陈桥兵变成君主 限制武功向文治 11 如图为唐朝时期创制的筒车 随水流自行转动 竹筒把水由低处 汲到高处 它的主要用途是 A 农业生产 B 交通运输 C 纺织丝绸 D 测定方位 12 苏轼这样赞扬唐朝的一位大书法家 颜公变法出新意 细筋入骨如秋鹰 苏轼 称赞的这位书法家是 A 颜真卿B 欧阳询C 柳公权D 王羲之 13 唐朝经过了百年的发展与积累 已臻于鼎盛 进人了黄金时代 但同时也已 处于 盛极而衰的边缘 开始出现腐朽的现象 材料中唐朝 盛极而衰 的标志 性事件是 A 安史之乱B 黄巢起义C 陈桥兵变D 蒙古崛起 14 金庸在 天龙八部 中有一段描写丐帮帮主乔峰与群

5、雄相斗的惨烈文字 导火索是 群雄发现了乔峰是契丹人的身世 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当时契丹与北宋冲突加剧 双方处于战争状态 B 丐帮帮规不允许契丹人做帮主 C 因为乔峰欺骗了大家 D 有人嫉妒乔峰 想找借口把他除去 15 岁币就是古代一国向另一国每年交纳一定的钱或实物用以保求国家边境的安全 11 纪中期除辽以外 北宋政府每年还把岁币送给 A 金B 南宋C 西夏D 吐蕃 16 辽和西夏统治者建国后采取的共同措施是 奖励垦荒 创建文字 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 向北宋称臣 以求岁币 A B C D 17 杨家将 的故事 以话本 戏剧等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它对北宋前期的一 些人物和事件加以

6、演义 主要讲述了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 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 下列哪一事件不会出现在 杨家将 的系列故事中 A 阿保机发起澶州之战B 宋真宗亲征澶州城 C 宋辽议和结澶渊之盟D 北宋北伐辽遭失败 第 3 页 共 10 页 18 宋代军队战斗力低下 与辽 西夏 金的战争往往以付出一定的代价议和 最终被 少数民族所灭 然而 历史学家陈寅恪对宋代文化给以极高赞誉 华夏民族之文 化 历数千载之演进 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 开拓创新的 史学著作 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 确属中国文化之瑰宝 由此观之 宋代 A 文武兼备B 重文轻武C 重武轻文D 以文驭武 19 据 文献通考 记载 宋 太祖 太宗平一

7、海内 惩累朝藩镇跋扈 尽收天下劲 兵 是以天下宴然 安宁 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 内乱 下列哪项不是 使宋朝 天下宴然 的措施 A 在地方设转运使 将地方大部分税收运交中央 B 创立行省制度 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 C 杯酒释兵权 将调兵权与统兵权分开 D 将相权分解为行政 军事 财政三个互不统属的平等机构 20 在美丽的西子湖畔 曾有一位姓秦的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 看见两尊铸铁跪像 触景生情 十分惭愧地写下了两句诗 自从贼后不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你 知道这位读书人了何事发出这种感慨 A 秦桧抵抗金军B 岳飞抗金C 靖康之变D 秦桧陷害岳飞 21 南宋诗人陆游说 朝廷在故都时 实仰东南财赋 这反映

8、的经济现象是 A 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 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C 宋代的棉花和茶叶成为重要经济作物 D 宋代手工业进步 22 宋朝时期 海外贸易范围很广 东到朝鲜 日本 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 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是 A 市舶司B 澎湖巡检司C 行省D 宣政院 23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历史上 成吉思汗的主要历史功绩在 于 A 吸取隋亡教训 重视发展生产B 在会宁称帝 建立金 C 建立元朝D 统一蒙古 建立蒙古政权 24 市井经纪之家 夜市直至三更尽 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 通晓不绝 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

9、在 A 秦都咸阳B 汉都长安C 隋都长安D 宋都东京 2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我国古代之所以能 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 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 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 A 三省六部制B 科举制C 行省制度D 郡县制 二 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 共 25 0 分 26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 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为君之道 必须现存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 犹割股以啖腹 腹饱而身毙 材料二 武则天原是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的妃子 多谋善断 她成为皇后以后 与唐高宗共掌朝政 唐高宗去世后 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 自己取而代之做了 皇帝 改国号为周

10、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禀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 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 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 忆昔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话是谁说的 这表明他悟出了什么道理 在他执政之后 出现了怎样的统治 局面 武则天在位期间采取了哪些统治措施 有什么影响 第 4 页 共 10 页 材料三描述了唐朝繁荣与富庶的景象 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盛世局面称为什么 当时在 位的皇帝是谁 唐朝初期的三位有作为的皇帝在治理国家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写出两点即可 27 材料一 建隆二年 961 太祖召赵普问曰 天下自唐季以来 数十年间 帝 王凡易八姓 战斗不息

11、 生民涂地 其故何也 吾欲息天下之兵 为国家长久计 其道何如 普曰 此无他故 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而已 今年以治之 亦 无他奇巧 惟稍夺其权 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 天下自安矣 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 遂尽夺藩镇之权 兵也 收了 财也收了 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州郡遂日就困弱 靖康之役 虏骑所过 莫不溃散 朱熹 朱子语类 材料三 北宋时期 在政坛上存在着突出的 文不换武 现象 即文臣一般不愿改换武职 武将又通常难于跻身文官之列 于是 不仅昔日 出将 入相 之说在北宋消失殆尽 而且士人群体也遗弃了 投笔从戎 的观念 根据材料一指出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赵普从哪

12、些方面提出 了建议 结合所学分别列举宋太祖对此的具体措施 结合材料二简要评价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材料三中北宋政坛 文不换武 现象与哪一政策有关 简析该政策的利弊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概况北宋政治体制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第 5 页 共 10 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 答案 A 解析 581 年 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 581 年属于公元 6 世纪 80 年代 故选 A 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建立的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隋朝建立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2 答案 A 解析 天下转漕 仰此一渠 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运输功能 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 南北经济的交流 故选 A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 识记隋朝大

13、运河开通的重大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需要准确识记隋朝大运河的作用 3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隋朝 581 年建立 618 年灭亡 存在时间短暂 隋朝经济繁荣 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故选 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繁盛一时的隋朝 理解隋王朝的特点 注意识记和理解隋朝的特点 识记相关的知识点 4 答案 A 解析 618 年 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贵族李渊 进入长安 建立唐朝 李渊就是唐高祖 唐朝不是唐太宗建立的 626 年 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继承皇位 次年改年号 为贞观 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 故 A 符合题意 BCD 属于贞观之治的史实 都 可能

14、在电视剧 贞观长歌 中出现 故选 A 本题考查了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的相关知识 把握唐朝的建立者和贞观之治的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需要准确识记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的相关史 实 5 答案 B 解析 据 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 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 它所造就的是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一制度 是科举制 科 举制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 拔考试的制度 隋朝建立 唐朝完善并为后代沿用 魏晋以来 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 子弟中选拔 隋文帝时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 正式设置进士 科 我国

15、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常设的考试科目以进士 明经两 科最为重要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故选 B 本题以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 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 它所造 就的是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为依托 考查科举制的知识点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科举制的创立完善 内容 特点以及影响 第 6 页 共 10 页 6 答案 C 解析 毛泽东 沁园春雪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中 秦皇指的是秦始皇 汉武指的是汉武帝 唐宗指的唐太宊 宋祖指的是宋太祖 唐太宗 统治时期 政治比较清明 经

16、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国力强盛 被誉为 贞观之治 故选 C 本题以毛泽东的 沁园春雪 为切入点 考查贞观之治 本题以贞观之治为背景 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7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 人欲自照 必须明镜 主欲知过 必籍忠臣 可知 意思是要广 开言路 选用良吏才能知道自己的过错与不足 所以唐太宗时期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故选 A 本题考查唐太宗的广开言路 选用良吏的措施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唐太宗的 人欲自照 必须明镜 主欲知过 必籍忠臣 这项广 开言路 选用良吏的措施的理解 难度较小 8 答案 A 解析 从本题看描述的是整个唐朝统治时期的发展情况 A 选项是隋朝隋文帝的统治 措施 因此排除 故选 A 本题考查唐朝时期统治措施的历史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需要准确识记隋朝 唐朝的统治措施的实施 9 答案 C 解析 唐玄宗统治前期 政治清明 经济空前繁荣 仓库充实 人口明显增加 唐朝 进入全盛时期 历史上称为 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后期 贪图享受 不理政事 导 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唐朝从此日趋衰落 故选 C 本题考查开元盛世 知道开元盛世标志着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10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