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20200406150415).pdf

上传人:weil****i173 文档编号:128030710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1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2020040615041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2020040615041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2020040615041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20200406150415).pdf(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3 页 沪教版 2019 2020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一 选择题 共 10 题 共 20 分 1 2 分 日常生活中时刻发生着变化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湿衣晾干 B 米饭发霉 C 铅笔折断 D 冰雪融化 2 2 分 专家否认了 味精致癌 的说法 实验表明 味精在100 时加热半小时 只有0 3 的味 精 谷氨酸钠 生成焦谷氨酸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B 谷氨酸钠加热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C 谷氨酸钠受热不发生反应 D 用烧杯盛放味精进行直接加热来完成实验 3 2 分 下列各选项中 实验操作不能够达到相应的实验

2、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验证氧气能支持燃烧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B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 酸 向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水 振荡 观察实验现象 C探究水的组成电解水并验证生成的气体 D探究人体呼入的空气与呼出的 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 常温下 同时分别向同体积的盛有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 品的集气瓶中滴加相同滴数的饱和澄清石灰水 振荡 A A 第 2 页 共 13 页 B B C C D D 4 2 分 做下列一些化学实验 其中正确的是 A 给液体加热 B 过滤 C 滴加试剂 D 倾倒液体 5 2 分 燃放烟花爆竹能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有关烟花爆竹成分的

3、推测不合理的是 A 鞭炮爆炸后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硫粉 B 燃放烟花时 发出耀眼的白光 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 第 3 页 共 13 页 C 鞭炮的火药呈黑色 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碳粉 D 燃放烟花时 发出蓝紫色火焰 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 6 2 分 小明同学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错把高锰酸钾当做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 其结果与只加 氯酸钾相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不变 B 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C 只是反应速率加快 D 反应速率加快 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7 2 分 下列仪器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A 试管 B 量筒 C 烧杯 D 蒸发皿 8 2 分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

4、的是 A 倾倒液体 B 过滤 C 给液体加热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9 2 分 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第 4 页 共 13 页 A 量筒读数 B 滴加液体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 气体验满 10 2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 分子 原子 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C 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 分子 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 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二 非选择题 共 6题 共 32 分 11 6 分 宏观 微观 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 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二个氯原子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 仔细观察下图 并按要求填空 第 5

5、页 共 13 页 若下图是带1 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则X的值为 填字母序号 A 10 B 11 C 17 D 18 如上图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当x 12 时 则 Y 的值为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往往容 易 选填 得到 或 失去 电子而形成一种带电的微粒 请写出该微粒的符号 12 7 分 掌握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 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现有下列仪器 1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 洗涤试管应使用 填仪器名称 2 加热前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具体操作是 3 家庭小实验通常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实验仪器的替代品 你认为医用注射器可以代替上 述仪器中的 4 取用一定量液体试

6、剂 需使用的仪器是 13 5 分 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第 6 页 共 13 页 1 政府组织了人工降雨活动 下列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填序号 食盐 干冰 面粉 木炭粉 2 有些村民取浑浊的河水作生活用水 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 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 填 纯净物 或 混合物 3 有些村打井取用地下水 检验某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可用的物质是 测定地下水的 酸碱度可用 填序号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pH试纸 14 4 分 将下列物质归类 A 液氧 B 澄清石灰水 C 氧化铜 D 水银E 冰水混合物 F 医用 75 的酒精 G 氯化钠

7、 H 高锰酸钾加热后的产物 I 净化了的空气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填序号 15 2 分 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填空 1 3 个氦原子 2 五氧化二磷 16 8 分 见著知微 见微知著 是化学思维方法 第 7 页 共 13 页 1 从宏观知微观 50mL水与 50mL乙醇混合后 溶液体积小于100mL 微观解释为 气体 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 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 和 填符号 2 从微观知宏观 微粒 A最外层电子数是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 得 或 失 电子 微粒 A B C D E中 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填编号 下同 属于同一种元素 的是 和

8、三 实验与探究题 共 2 题 共 20 分 17 7 分 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 1 小明同学在家里利用替代品进行相关实验 如 配制较多溶液时用玻璃杯代替如图1 所示的仪器 中的 填仪器名称 下同 搅拌时用筷子代替 2 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小明同学选用块状的鸡蛋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并利用矿泉水瓶 玻璃杯 橡皮塞 导 管 止水夹等组装了如图2 所示甲 乙气体发生装置 比较甲 乙装置 甲装置的优点是 选用甲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填序号 第 8 页 共 13 页 A 大理石和稀盐酸 B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粉末 C 粉末状的锌与稀硫酸制氢气 D 浓硫酸与甲酸共热制一氧化碳 收

9、集二氧化碳常选用装置 填编号 下同 若收集氨气应选用装置 已知氨气极 易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小 18 13 分 实验一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仪器 的名称是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写编号 若选择 F 装置收集 氧气 则气体应从 填 a 或 b 口进入 实验室用 B 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优点是 3 图 C 为实验室用 5 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 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是 为配制 3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 的过氧化氢溶液需要溶 质质量分数为 30 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是 g 4 实验二 鸡蛋主要由蛋壳 蛋壳膜 蛋白 蛋黄等几个部分

10、组成 其中蛋壳的主要成分是 CaCO3 里面覆盖一层蛋壳膜 嘉宝化学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 蛋壳中的 CaCO3 含量是多少 查阅资料 a 蛋壳经过科学检测其中含 CaCO3 的质量分数约为 82 85 含蛋白质质量分数 14 17 第 9 页 共 13 页 B 蛋壳膜中蛋白质含量约为 90 93 设计方案 方案一 用 灼烧法 将该蛋壳放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并采集相关数据进行测定 方案二 用 酸处理法 将蛋壳与稀盐酸反应后再进行吸收转变为碳酸钡进行测量处理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略 方案一 称取 12 0 g 蛋壳研磨成粉末置于通风橱中 灼烧至质量不再减少 再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

11、为 7 16 g 方案二 用下图所示的连接实验装置 称取 12 g 蛋壳样品进行实验 假设其他成分均不与 HCl 反 应 装置内试剂均足量 该实验装置的主要缺陷是 5 数据处理 方案一 产生的 CO2 质量 g 蛋壳中的 CaCO3 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一位小数 6 方案二 根据方案二的实验内容 请用文字或图表说明该方案的数据处理方法 7 评价反思 方案二中装置 C 的作用是 8 方案一测定值与科学检测的数据有较大误差 主要原因是 第 10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 10 题 共 20 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二 非选择题 共 6题 共 32 分 11 1 第 11 页 共 13 页 11 2 12 1 12 2 12 3 12 4 13 1 13 2 13 3 14 1 15 1 15 2 第 12 页 共 13 页 16 1 16 2 三 实验与探究题 共 2 题 共 20 分 17 1 17 2 18 1 18 2 18 3 18 4 18 5 第 13 页 共 13 页 18 6 18 7 18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