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心得)之关于如何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8024974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心得)之关于如何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心得)之关于如何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心得)之关于如何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心得)之关于如何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心得)之关于如何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心得)之关于如何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心得)之关于如何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论文之关于如何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提要: 现在,不少中小学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可以说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下一步就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了,就这个问题,本文谨作初步探讨关键字: 信息技术分组教学任务驱动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关键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其在整个教育改革中起到制高点和突破口的作用,首要的、最迫切的是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变革,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教育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观念转变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信息

2、技术课是必修课,管理上要正规起来,一旦教学管理层面不重视,学生就很容易把它当作休闲课、玩耍课,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也变得很难了。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素质的培养是各门学科教育共同努力的结果,各科学科的教学内容可以不一样,但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一点一不存在差别。然而现在许多老师存在一种学科歧视,认为非高考科目不重要。这种思想直接导致原本每周两节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只有一节了,减少了50%,教学任务能完成吗?笔者曾遇到过这样一幕:期中考试过后,某班主任拿着成绩单,在老师办公室和一学生谈话,班主任老师说:“你这段时间是怎么啦?语文只打了65分,数学只打了64分,

3、反倒信息技术搞了八十几分”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们这样认为,那广大学生会怎么想、怎么做呢?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该课程应该成为全社会成员的必修课程。“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2000年1月9日);“高级中学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考试科目。”“在条件成熟时,也可考虑作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科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由此,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开展状况的晴雨表,任何人为制造学科歧视的行为都是对教育理解肤浅的结果,实质上也有背于当前

4、倡导的素质教育思想。看来我们得转变观念,建立科学的学科观,给信息技术教育以应有重视,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关键。小组信息技术教学是重要组织形式之一有了思想上的重视,我们还要在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上下功夫,由此我们不能不考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特点:信息技术教师有“三多”。一带的班级多,学生多;二是课时多,教学任务重;三是杂务多,信息技术教师大多还要负责机房的维护,各种课件的制作,甚至还有文件打印。这“三多”不利于师生交互,不利于教学管理,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起点不一样,但普遍偏低,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应试教育依旧,低学段没有开足课时。计算机的普及情况不均匀,地区有别、城乡有别、家

5、庭有别。学生接受能力也有很大不同,而课时是一定的。这就需要在教学目标上分出三个层次:一是启蒙教育;二是深化教育;三是特长教育。基于此提出分组教学法,具体操作要点:1.将一个班级(假设为50人)均匀划分为五个小组,每小组一名正组长,一名副组长;在上机座次上,同小组相邻。分组依据可以根据教学组织意图灵活选择,基于自愿组合,学生间的沟通效率会更高些,基于学生学习水平的分组,有利于复式分层教学等等。2.组长与教师有优先的交互权,组长的职责是辅导本组同学,组长接受速度快,帮助同学又热心。组长的产生主要依据是学生完成作品的速度与质量,组长任用是动态的。3.分组教学主要面向基本教学任务的完成,确保每位同学都

6、有获帮助的机会,确保每位同学都掌握最基本的教学内容。4.作为激励措施,教师要对组长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组长是课外兴趣小组成员,适当增加一些专门的课外辅导。初步的教学实践表明,分组教学强调学习互助,强调小组同学共同进步,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有利于优秀生的培养,分组教学理论还有待于进一步丰富与完善。“任务驱动”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趣的有效方法之一“任务驱动”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指导思想,下面以Wps教学为例:要让学生明白学习Wps的价值,点明学习方向,激发起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要求学生人人都会用它,但不是机械的用,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共性的东西,Wps本身只是文本编辑工具的一种,希望学生以

7、后能举一反三,基于抓知识脉络,将教学目标任务化,以任务为驱动,教学设计过程中牢牢把握以下“三步曲”:创建-如何新建WPS文稿;编辑-插入文字、图片、表格,如何进行排版设计,使文档美观、漂亮;打印-怎样设置好打印页面,打印出美观的文档材料,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教育实践证明,用两到三个课时,就可完成基于最小知识集,最小技能集的教学。在此基础上,学生才可能在应用设计上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同是,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中,要将关键信息突现出来,减少干扰信息,以便学生辨认,在网页制作教学中讲超链接时,关键信息就是超链接关系本身,为向学生说明问题,通常,教师做一个主网页,一个副网页,主网页上,有一个标题,如

8、“我的主页”,标记是主页;一个键接项“自我介绍”,留作键接用,副网页简单写上一句“我是一名学生”,并且这两个网页分别取名为,index.htm、fu.html。这种风格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效仿。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应注意以下方面:将教学目标任务化。任务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兴趣特点。以任务为驱动。改变原有的以传受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构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乐于完成任务。要引导学生分析任务、理解任务,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设计与完成任务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与实践技能。总之,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育教学质量,首先应改变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做到把信息技术课当作一门必修课;其次,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从多方面着手,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这些还需要我们好好探索与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