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动车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感悟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801575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动车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感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速动车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感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速动车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感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速动车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感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速动车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感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速动车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感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动车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感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速动车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感悟 张卫华 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引进?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11 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铁路跨越式发展 国情: 人口与资源分布不平衡 资源分布和工业布局不均衡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能源资源的压力 民工与学生潮 边疆国防 11 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铁路跨越式发展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出行的要求 铁路运输已成为瓶颈。 解决运能、运力问题: 运输能力的快速扩充和技术装备水平的快速提升跨越式发展 12 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是路网建设与提速 路网建设 2005铁路总营业里程为 75000 公里 我国人均占有铁路仅约 5.4 厘米 为美国的 1/3,

2、日本的 1/7,德国的 1/15,英国的 1/10,法国的1/8, 12 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是路网建设与提速 高速铁路 交通运输的本质要求之一是速度。 发展态势 一是在地域上从日本和欧洲扩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二是从独立开发走向产品贸易和技术贸易; 三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把高速铁路作为实现宏观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 2010 年9800km,2020年12000km 速度和里程上均是跨越式发展 13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提升快速高速动车组技术的途径 机车车辆是铁路的主体,铁路现代化水平的象征 。 铁路机车车辆始终走自主研发的道路,中华之星和先锋号的研制成果。 13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提升

3、快速高速动车组技术的途径 是引进?还是国产? 走汽车工业失败的老路? 引进的理由: 高速铁路发展的用车需求 铁路装备水平提升的需求 机车车辆技术,生产装备、工艺和管理 13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提升快速高速动车组技术的途径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指通过跨国的技术转移,如贸易或经济合作的途径,从技术先进国获得技术,在此基础上消化吸收,结合本国实际实现二次创新的过程。 直接引进、吸收并运用世界铁路发展的最新成果 避免曾经经历过的某个阶段和某些弯路 技术提升成本要比最初的自主创新者低 利用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 形成后发优势,追赶或超越先行者,直接进入到铁路科技水平的现代化时代。 2消化吸收实现市场

4、换技术的关键 引进先进技术 联合设计生产 打造中国品牌 21 动车组市场换技术的必要性 (1)整体工业水平相对落后 机车车辆集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等于一身,铁路机车车辆一直是现代工业的缩影, 差距: 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无论在机械、材料、电子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 机械方面差距不仅仅在于各种材料的性能,更反映在工艺和制造水平上。 21 动车组市场换技术的必要性 (2)整体设计水平有待提高 机车车辆设计的三个不利因素的制约 我国机车车辆原有的技术落后,没有良好的设计参照对象,要实现大跨度的提高比较困难 人才上的断层,由于,人才断层明显 ,青年人成为主角 ,但设计经验方面明显不足 设计手段

5、落后,基于性能分析的 CAE 应用不够,在产品的结构和性能优化方面工作开展不够 21 动车组市场换技术的必要性 (3)关键技术和装备存在差距 铁道机车车辆关键技术转向架、轻量化车体、交直交传动、智能制动系统、列车网络及控制系统、诊断系统等 如门、风挡、灯具、热水器等小配套装置上,普遍存在着质量差和性能不稳定等缺点。 21 动车组市场换技术的必要性 (4)生产管理和工艺水平相对落后 高速化对设备、工艺和管理提出高要求 设备 生产设备(加工和工业装备) 性能检测 部件检验 整机调试 21 动车组市场换技术的必要性 (5)标准体系不健全 第一是标准,第二是技术,第三才是产品 得标准者,得天下 标准

6、应通过大量试验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获得 参考国外标准制订,甚至是直接翻译获得 标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都有待提高。 22 动车组市场换技术的可行性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列出了“以市场换技术”的“四大原罪”: 第一,市场是有限的,一旦让出去了,夺回来十分艰辛 第二,让了市场并不见得会得到技术; 第三,让了市场则废掉了自己的技术; 第四,让了市场又缺乏核心技术,有可能发展成为依附型国家,最后受制于人。 22 动车组市场换技术的可行性 铁道部注意到如何去通过市场来获得技术 : 先进、成熟的动车组,ICE3 和 E2-1000 融合世界先进技术:Siemens、Alstom、Bombardier 和川崎重工

7、合作生产,国内制造:长客、四方、唐山 技术转让:九大关键技术 人员培训:设计、工艺、生产、管理 22 动车组市场换技术的可行性 是否真正可以获得技术呢? 引进的技术主要是产品本身及相关的制造、工艺和管理技术 产品本身的设计技术、参数和程序的源代码难以得到 22 动车组市场换技术的可行性 希望得到: 真正的关键技术和进一步的创新能力 措施 铁道部设立“装备现代化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项目” 转向架技术、弓网关系等九个。 2006 年 8 月 2 日,时速200 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 5 个重点项目的合作协议在北京签署 22 动车组市场换技术的可行性 前期工作先锋号、中华之星

8、 基础 : 自主创新和自主产权深入民心 对高速动车组有了初步的了解 建立相关的研究基地: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人才 23 消化吸收的基本要求 消化吸收不再是一句口号,更不应该附有任何的政治色彩,而是踏踏实实的工作,是光荣而又沉重的历史使命。 市场换技术是否取得成功,消化吸收是关键。 消化吸收不好,只有不断地重复引进,永远步他人之后尘 ,为别国的高新技术产品研制费用埋单。 23 消化吸收的基本要求 注意: (1)关联和系统9 个重点项目是独立的,但各个关键技术之间是关联的。 (2)基础和技术技术的东西往往容易被了解和学习,但基础的东西往往被忽略。 (3)规范和标准技术体现

9、在相关标准和技术文件内,消化和解读标准,就可以从源头去理解和消化其核心技术 (4)比对和优化通过对不同平台的动车组消化 、比对,掌握最先进的技术 3再创新实现自主创新、打造中国品牌的保证 再创新仅仅是消化吸收的一个结果,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 31 技术转移和本土化 任何一种技术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总要依赖于与之适应的技术支撑体系水土不服: 上海地铁车辆、广州 1、2 线 、Y32 转向架、摆动式(swing motion)转向架 必须进行二次创新来实现有效的技术转移 动车组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创新实现 线路、接触网、通讯信号的融合 胶济线弓网关系 31 技术转移和本土化 创新不一定就是发明创

10、造 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包括五种情况 一是提供某种新产品或提高产品的新性能 二是采用新的生产方法 三是开辟新的市场 四是控制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 五是实现企业组织变革 32 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1)标准体系建设 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法宝、保证科研、生产、运行的行动指南和执法准绳 不是简单的学习和应用,而是要进行分析和科学应用 标准的可操作性尤为重要 车辆动力学研究体系 32 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2)过程控制体系建设 设计设计方法、过程和标准应用 分析分析方法、边界条件和标准应用 材料新材料的疲劳特性和焊接接头疲劳特性试验 工艺和制造工艺和制造的质量控制程序 安装调试安装调试方法和过程控制 检测检

11、测方法、过程控制和评判标准 试验试验方法和过程控制和评判标准 运行运行、维护和检修方法和过程控制 32 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3)先进设计理论和设计平台的建立 可视化设计综合性能设计 第一步先要建立轨道车辆专用的虚拟样机设计平台; 第二步利用线路试验和试验台试验,对虚拟样机平台(软件) 、模型库和参数库进行标定。 第三步针对已有车型,包括引进动车组,建立样机模型库和参数库 最后建立专业网站,实现网上运行,资源共享。 32 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4)试验和检测装备的建设 32 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5)研究基地的建设 国家实验室: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12、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部省重点实验室 研究院所 33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是创新设计源泉 基础研究内容很多,如轮轨关系、弓网关系、动力学理论、强度和可靠性理论、材料 * 跨越式发展也可以理解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者对先行者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赶超行为。跨越式发展具有相对性,它是与渐进式发展方式相比较而存在的一种特殊发展方式,是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 加强路网建设提高运行速度 已经具有相当的水平 消化吸收再创新 重蹈汽车工业覆辙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指出“引进技术不等于引进技术创新能力,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如果说买一批学一批,中国的技术就永远没有市场,也就无法形成自主创新的能力。” 动车组再创新的第一步就是技术转移和本土化 评审制度? 零部件检测 部件性能试验 整车性能试验 构架和车体强度试验,缓冲器落锤试验,轮轴试验 研究型 生产型 构架几何参数、转向架轮重测定、受电弓参数测定、轮对反压。 如转向架台架台滚动、柴油机功率试验(水煮试验) 、牵引模块功率试验、制动机组台架、受电弓模拟运行试验 整车动力学性能、牵引特性、制动特性的测试和优化调试 整车跑合,牵引和制动系统考核,运行可靠性考核 *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