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一语文必修2 8《兰亭集序》限时练 (2) Word版缺答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8005596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一语文必修2 8《兰亭集序》限时练 (2) Word版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一语文必修2 8《兰亭集序》限时练 (2) Word版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一语文必修2 8《兰亭集序》限时练 (2) Word版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一语文必修2 8《兰亭集序》限时练 (2) Word版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一语文必修2 8《兰亭集序》限时练 (2) Word版缺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一语文必修2 8《兰亭集序》限时练 (2) Word版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一语文必修2 8《兰亭集序》限时练 (2) Word版缺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亭集序限时练习题(2)时间:40分钟 班级:_ _组_号 姓名:_ 分数:_ 第部分(10分)一、 写出与本课相关的知识第部分一、基础知识(每空2分,共28分)1、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不觉老年将要到来。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 , , 。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2、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 !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说: , , 。 虽世殊事

2、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二、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题6分,共30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次:旁边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相与:交往C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悟:理解D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解析:选C。悟:通“晤”,面对面地交谈。2、比较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修”字相同,两个“之”字相同。B两个“修”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C两个“修”字不同,两个“之”字不同。D两个“修”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解析:选C。修:是“高”的意思,是“长”的意思。之:是动词, “往”的意思,助词,“的”

3、。3、下列语句分为四组,全能表现作者认为“人生可悲”观点的一组是()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老之将至,所之既倦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ABC D解析:选D。表现人生之短;表现人的不同生活方式;表现年老来临,兴致不再;表现时间之短,美景易失;表现人难免一死;表现人应该正确看待人生。排除即可。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C本文语言或骈或散,

4、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D综观全文,作者喜极而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解析:选B。“因此要及时行乐”的说法有误。5、下列各句不是文言特殊句式的一句是()A当其欣于所遇B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答案B解析A、C、D三项均为介宾结构后置句。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

5、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

6、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 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写画”。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他在1929年编辑的滨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籀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始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

7、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 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他也常以自然山水之理来诠释自己的笔法,如“平”就是如风吹水动、一波三折;“圆”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而石有棱角、树有桠杈,则是圆中有方;“变”则如石有阴阳向背、树有交互参差,山有起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1922年他在给友人陈柱尊的信里说到,自己是以山水作字,而以来作画。可见,他已将山水自然之理、说文六书之法、书法、画法相互打通。 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8、上的对比,在黄宾虹和张大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张大千1925年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26岁就扬名南北,后又去北平办画展,被称为“南张北溥”,可谓名满天下;而黄宾虹虽较早就有“南黄北齐”之称,但他直至1943年才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80岁了。黄宾虹自来沪上就以鉴赏、鉴别真伪著称;而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还有对画与钱的关系,黄宾虹一生力避卖画,多以画赠友人知己,虽有润笔,与他的名气相比也很低,他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而张大千却有着对金钱的开通

9、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摘编自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 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 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入手。 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

10、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阳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 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所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 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 2.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9分) 3. 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 (9分) 4.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

11、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1、【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有误。从原文“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可以看出其表述错误。B项,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不是“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入手”。D项,应是鉴赏、鉴别真伪的大行家罗振玉。E项,本文没有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没有描写黄宾虹的突出成就。 【答案】 选C给3分,选D给2分,选B给1分;选A、E不给分。 2、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案主要来

12、自第一段,要注意题干中句子在文中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第一段的中心句。下面三句话对这一句进行了解释,一句话是一个信息点,从中提取主要信息就可以了。【答案】 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净,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 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3、【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这道题的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抓住上下文中的关键语句“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以及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对绘画的影响思考。 【答案】 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中,他受到绘画笔法与章

13、法布置方面的启发;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 4、 【解析】 本题对答题的范围有较明确的限定,即要从“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艺道旨趣”三个方面作答。考生应该选择两位艺术家当中的一个来作答,这样思考点更为集中。 【答案】 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寻艺术真谛。 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寻求华滋浑厚的画风。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 创造与仿作兼顾;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注重民间时尚意趣。 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勇于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 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声事业;脚踏实地,享受人生。 第部分请写出自己在做题过程中发现的问题(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