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至肇庆城际铁路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7958077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山至肇庆城际铁路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佛山至肇庆城际铁路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佛山至肇庆城际铁路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佛山至肇庆城际铁路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佛山至肇庆城际铁路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佛山至肇庆城际铁路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山至肇庆城际铁路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佛山至肇庆城际铁路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1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1.1.1 建设项目地点线路起点为佛山境内贵广线的佛山西站(本次工程不含),向西在佛山境内经南海的狮山、三水的西南和云东海,跨北江进入肇庆境内,在肇庆境内经大旺开发区、四会的大沙、鼎湖的莲花、桂城、坑口至端州大冲,出大冲站出站后转入沿321国道中央8.5m宽中央绿化带高架,沿国道中央至七星岩风景区北门广场前,转入国道与既有广茂铁路之间,以路基并行广茂铁路至既有肇庆客整所处设肇庆站地面站。因既有广茂铁路与正在改扩建的321国道之间空间狭小,最近处321国道边线已与广茂铁路坡底线重叠,所以城际铁路从两者之间通过需占

2、用既有广茂铁路位置,导致改移既有广茂铁路约1.6公里。为避免近期工程拆迁肇庆铁路口岸大楼,城际肇庆站设置在既有肇庆客整所的位置,需在既有肇庆火车站北侧赔建客整所。线路平面位置示意见下图。1.1.2 建设项目相关背景项目是广州佛山肇庆沿线城镇带上重要的交通走廊,是“三环八射” 城际轨道交通网络中重要的一条放射线,是珠三角城际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设对于促进珠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形成,实现珠三角地区同城化发展;适应珠三角地区深化改革,提升区域综合竞争能力;引导沿线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促进区域节能减排,实现区域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2009年6月,广东省发改委以粤发改交【2009】618号

3、文“关于广州至肇庆城际轨道交通佛山至肇庆段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批准项目立项;2009年9月,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广肇项目佛肇段环境影响报告书;2009年9月,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以粤环审【2009】433号文“关于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广肇项目佛肇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对环评报告进行了批复;2009年9月广东省发改委以关于广肇城际轨道交通佛山至肇庆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粤发改交【2009】960号)对可研进行了批复;2009年9月本项目开工建设;2010年3月24日广东省发改委以关于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佛山至肇庆段项目修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粤发改交通【

4、2010】219号)对修改可研进行了批复;2010年3月29号广东省建设厅以“粤建市函【2010】115号”文“关于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佛山至肇庆段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批复了初步设计;2010年8月开始铁道部全面介入珠三角城际铁路建设,2010年8月1415日铁道部鉴定中心对珠三角3个先开工的穗莞深、莞蕙和佛肇城际的技术标准进行了审查,并提出了新建佛山西至肇庆城际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及站前工程设计方案调整处置意见;2010年12月11日铁道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以铁鉴函【2010】1872号关于新建佛山至肇庆城际铁路狮山至大冲段站前工程调整初步设计的批复对狮山至大冲段站前工程进行了批复;2012年6月2

5、1日铁道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以铁鉴函【2012】815号关于佛山至肇庆城际轨道交通项目佛山西至狮山和大冲至肇庆段站前工程及全线站后工程调整初步设计的批复对佛山西至狮山和大冲至肇庆段站前工程及全线站后工程进行了批复。根据2010年8月以来铁四院编制的新建铁路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佛山至肇庆城际铁路修改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审查后补充材料及部分施工图,本工程线路方案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2012年2月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及铁道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的“环办【2012】13号了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需要进行补充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相比原环评阶段,由于列车车型、线路的调整等引起的环境影响总

6、体趋好1.2 工程概况1.2.1 建设内容工程调整后,线路起点为佛山境内贵广线的佛山西站(本次工程不含),向西在佛山境内经南海的狮山、三水的西南和云东海,跨北江进入肇庆境内,在肇庆境内经大旺开发区、四会的大沙、鼎湖的莲花、桂城、坑口至端州城区,线路全长79.717km,全线桥梁68.717km,地下线路7.002km,路基3.998km,桥隧比例达94.98%。全线设高架站10个。本工程主体工程组成如表1.2-1所列。表1.2-1 主体工程组成一览表工程名称工 程 内 容原环评阶段本次工程调整线 路线路全长84.52km线路全长79.717km,改移既有广茂铁路约1.6 km站 场全线设站11

7、个,其中高架站9个,地下站1个,地面站1个全线设站10个,其中高架站9个,地面站1个路基工程正线路基总长约2.8km正线路基总长约3.998km,既有广茂铁路约1.6km桥 梁总长71.74km总长68.717m隧 道总长为9.98km总长为7.012km电气化设佛山西、鸡公岗、肇庆北和肇庆4座110kV主变电所设云东海、鼎湖2座110kV主变电所工程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见表1.2-2。表1.2-2 技术标准对比表项 目原 环 评本次评价正线数目双线双线速度目标值200km/h200km/h最小曲线半径一般为2800m,困难条件下2200m一般2200m,困难2000m最大坡度3030轨道无砟轨

8、道正线采用有砟轨道,改移既有广茂铁路采用有砟道床牵引种类电力电力机车类型A型车CRH6型城际动车组1.2.2 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本工程已于2009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工程起点至大冲站多已完成桥墩、桥梁的架设,尚未铺轨;大冲至肇庆站段一开始征地拆迁。1.2.3 建设投资工程总投资162.96亿元。1.2.4 工程规模及特性表 表1.2-3 工程规模及特性表序号项目原 环 评调 整 后备 注1线 路线路全长84.52km线路全长79.717km,改移既有广茂铁路约1.6 km正线减少4.803km,新增既有广茂改移1.6km2站 场全线设站11个,其中高架站9个,地下站1个,地面站1个全线设站10

9、个,其中高架站9个,地面站1个减少1座地下车站3轨 道全线采用无砟轨道,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正线采用无砟轨道,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改移既有广茂铁路无缝线路,有砟道床正线相同,新增既有广茂改移采用有砟道床4路 基正线路基总长约2.8km正线路基总长约3.998km,既有广茂铁路约1.6km正线增加1.198km,增加既有广茂铁路约1.6km5桥 梁总长71.74km总长68.717m减少3.023km6隧 道总长为9.98km总长为7.012km减少2.968km7电气化新建佛山西、鸡公岗、肇庆北和肇庆4座牵引变电所云东海、鼎湖2座主变电所减少2座主变电所8运用所、存车线肇庆动车运用1处,肇庆站设

10、2线存车线无减少运用所及存车线9通信采用800MHz数字集群通信GSM-R通信系统10维修工区、客整所无在肇庆站设综合维修工区1处、原规模赔建客整所1处新增综合维修工区;原规模赔建客整所1处11给排水佛山西站、狮山站、狮山工业园站、三水站、肇庆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所在地的污水管网,停车场、修车场的生产废水经隔油等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进入城市污水管网,其它各站生活污水采用SBR污水处理工艺处理达标后用于附近农田农灌。大旺、大冲、肇庆东、肇庆等车站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狮山、狮山工业园、三水、云东海、大沙、鼎湖等车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11、,达标后排入农灌沟;待站址周边污水管网完善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客整所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少量含油污水和清洗废水经斜板隔油沉淀池处理,少量酸性废水经铅酸废水池处理,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原SBR污水处理工艺调整为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12车流车辆城际A型车,6辆编组,列车长度142m,轴重16t,近期97对,远期140对CRH6动车组,8辆编组,车长199.5米,轴重15.5t,近期107对,远期142对车型调整,编组增加,车长增加,轴重减轻,车流量远期有所调整13土石方挖方共计288.25万m3,填方共计155.8万m3挖方共计161.9m3,填方共计114.15m3挖方减少126

12、.35万m3,填方减少41.65万m314征地拆迁永久征地286.64hm2,拆迁42.29104m2永久征地415.3hm2,拆迁44.59104m2永久征地增加128.66hm2,拆迁减少2.3104m215投 资184.64亿元162.96亿元减少21.68亿元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生态环境概况由于工程沿线生态环境特征较原环评未发生变化,同时线路敷设方式、场站选址、大临工程、施工工艺等与生态影响有关的设计方案较原设计未发生较大变化,所以工程现设计方案较原设计方案在生态现状及影响上差别不大。(2)声环境现状原环评阶段共有76处噪声敏感点,工程调整后共

13、有53处噪声敏感点,噪声现状值昼间为46.466.3dBA,夜间为42.365.8dBA,昼间6处敏感点超标1.35.2dBA,夜间40处敏感点超标0.112.9dBA。其中肇庆站附近敏感点受既有广茂铁路影响,环境现状值较高,其它敏感点现状值基本与原环评在同一水平。(3)振动环境现状原环评阶段振动敏感点共54处,本次工程调整后沿线振动环境敏感点共34处。沿线区域多各敏感点主要受道路交通振动影响,昼、夜间现状监测值分别为51.861.2dB、46.056.4dB,均能满足标准要求,振动环境现状较好。(4)地表水环境现状沿线水环境主要涉及北江、绥江,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北江、绥江等河流水

14、质目标为II类,水质现状能达到水质规划类别。(5)地下水环境现状线路沿线地下含水层主要有赋存于上部第四系黏性土中的上层滞水、局部砂层的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及地表水相互补给,共同受大气降水、蒸发及潮水涨落影响。根据勘察成果及已有勘察成果资料,地下水位埋深多在0.25.0m内。无国家或广东省地方政府划定的地下水生活供水水源地保护区和其他地下水资源保护区,地下水环境不敏感。对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之III类标准,沿线各项指标均符合类水质标准,工程沿线地下水水质总体良好,符合功能区划要求。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次补充环境影响评价各专题的评价范围同原环评,具体如下:表2.2-1 评价范围汇总表环境因素评 价 范 围原 环 评本次评价生态环境 工程设计外侧轨道用地界向外300m以内区域; 施工便道中心线两侧各100m以内区域; 取土(石)场、弃土(碴)场等临时用地界外100m内区域;过水桥涵两侧300m以内水域;通航河流桥位上游500m、下游1km河段;调查线路两侧5km范围内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等自然生态环境敏感目标,调查线路两侧1km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等人文生态环境敏感目标。同原环评声环境高架、地面段线路外轨中心线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