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余弦定理及其应用例题解析人教.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7940847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余弦定理及其应用例题解析人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正余弦定理及其应用例题解析人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正余弦定理及其应用例题解析人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余弦定理及其应用例题解析人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余弦定理及其应用例题解析人教.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余弦定理及其应用例题解析一. 本周教学内容: 正余弦定理及其应用【典型例题】例1 已知在中,试解该三角形。解法一:由正弦定理,得因 由,则有二解,即或或故或,解法二:令AC=b,则由余弦定理又或或例2 在中,求三内角A、B、C。解:由已知有,化简并利用正弦定理:由,故由,可设,由余弦定理,得由正弦定理得由则C是锐角,故例3 在中,若且,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解法一:由余弦定理得由正弦定理得:故 解法二:如图,作,AD交BC于D,令则由知,在中由余弦定理化简得,在中由正弦定理例4 在中,已知A、B、C成等差数列,且,求三边a、b、c。解:由已知,得,又由故 又由 故由则即 把与联立,得或例5 在

2、中,已知,求A、B、C的大小,又知顶点C的对边C上的高等于,求三角形各边a、b、c的长。解:由已知,及由及得,以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解方程,得或或若,则,若,则 一. 选择题: 1. 已知中,则的面积( ) A. B. C. 或D. 或 2. 在中,三边长分别为AB=7,BC=5,CA=6,则的值是( )A. 18B. 36C. 19D. 38 3. 在中,则有 的值等于( ) A. B. C. D. 4. 中,A、B、C相应对边分别为a、b、c,则( ) A. B. C. D. c 5. 在中,已知,则该的形状为( )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正三角形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3、6. 已知满足,则该三角形的形状为( )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正三角形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7. 在中,若,则角A与C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A=CD. 不确定 8. 已知中,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二. 填空题:9. 在中,已知,且最大角为,则最大的边长为 。10. 三角形两边分别为1,第三边上的中线长为1,则该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为 。11. 已知中,AB=6,则的面积等于 。12. 在四边形ABCD中,BC=1,DC=2,四个内角之比为,则AB的长等于 。13. 不查表 。三. 解答题:14. 某观测站C在目标A的南偏西方向,从A出发有一条

4、南偏东的走向的公路,在C处观测得与C相距31千米的公路上B点有一人正沿此公路向A走去,走20千米到达D,此时测得CD=21千米,求此人在D处距A还有多少千米?15. 隔河可见对岸两目标A、B,但不能到达,现在岸边取相隔千米的C、D两点,测得,(A、B、C、D在同一平面内),求两目标A、B之间的距离。参考答案http:/www.DearEDU.com一. 1. D 析:由有两解或或又即得2. C 提示:由 3. B由正弦,所求即为。由 又由 故4. D 射影定理5. D由已知切化弦得又由正弦定理或或6. B 7. C 即 由+得8. B 已知即,化弦为 二. 9. 14由已知 故a为最长边,故 10. 1 由 11. 由 12. 由,及 如图连结BD,由余弦定理,有 在中,由正弦定理13. 由三. 14. 解:由已知,BC=31,BD=20,CD=21 由余弦定理得 又在中,由正弦定理得 由余弦定理即或(舍)(千米)15. 解:如图,在中, ,由正弦定理 在中,故由正弦定理,得在中,由余弦定理,得:(千米)用心 爱心 专心 115号编辑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