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道法 3.2 青春有格 导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362****41 文档编号:127936348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道法 3.2 青春有格 导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下道法 3.2 青春有格 导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下道法 3.2 青春有格 导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下道法 3.2 青春有格 导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道法 3.2 青春有格 导学案(含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下道法 3.2青春有格 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培养正确的荣辱观,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2、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3、知道“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内涵,掌握具体的要求和做法。【重点难点】重点:怎样做到“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难点:培养学生“至善”的追求【自主学习】1、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2、“行己有耻”要求我们: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3、“止于至善”是

2、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4、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的力量。5、“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6、如何才能做到“行己有耻”?(1)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2)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3)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补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3、4)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7、怎样才能做到“止于至善”?(1)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自己的至善追求;(2)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3)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4)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行为。(5)以修身为本,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6)止于至善要求我们独善其身,还应该兼济天下。我们生活在社会中。【课时达标】1、青春有格。下面对青春有格中的“格”的寓意理解错误的是(

4、D )A规矩 B规则 C准则 D规律2、孔子说:“行己有耻”下面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B )A一个人做事情,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B一个人做事情,对有利于自己的行为都要感到耻辱C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D我们要有知耻之心,不做违反道德与法律的事情3、“行己有耻”警示我们,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D )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树立底线意识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A B C D4、对下面漫画中乞讨者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A )乞讨者缺乏明辨是非的标准 金钱的诱惑大于一切 不能因贫穷放弃

5、尊严 乞讨者是缺乏羞耻心的表现A B C D5、“德合天地,止于至善是中华德善文化的价值追求。”对崇德向善价值理念的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主题,中国将“德善”作为一切道德的本源。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做到( B )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A B C D6、“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面对“止于至善”理解错误的是( B )A这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有“至善”的追求B“止于至善”是品德高尚的人的追求,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追求的C这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

6、之”的实践过程D这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7、2016年10月17日,蓓蕾护航慈善公益组织小微项目“北京榜样青春续航”公益系列活动续航沙龙正式启动。20多名北京市劳动模范、道德模范及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欢聚一堂,以榜样正能量与生活分享为主题进行了一场精彩而有意义的沙龙活动。榜样的力量在于 ( A )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 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 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引导我们检视自身的不足,积极调整自己A B C D8、材料分析题2016年11月3日,中央文明办在新疆克拉玛依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并发布10月“中国好人榜”。北京90后女医师王子惠、湖南“爱心妈

7、妈”曾婧等身边好人光荣上榜。“当代雷锋”、全国道德模范、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庄仕华,为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代表赠送“传家宝”,并发出了“好人精神人人守护、代代相传”的倡议。(1)“中国好人榜”中的中国好人身上共同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境界?答:体现了“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2)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试分析我们为什么要评选“中国好人榜” 答: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从社会和国家的角度: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