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三章-感-觉PPT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7933366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感-觉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感-觉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感-觉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感-觉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感-觉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感-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第三章-感-觉PPT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感觉 引言人是怎样认识世界的 人的知识是怎样得到的 这既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 也是一个古老的心理学问题 可以说 人类认识世界 获得知识一切源于人类的感觉 1 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述 一 感觉的涵义 一 什么是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通过感觉才可以进行复杂的知觉 记忆和思维等活动 从而更好地反映客观事物 2 二 感觉的含义第一 感觉是脑的机能 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并在大脑中产生第二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面对的客观事物 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第三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而不是事物的整体第四 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3 1 1什么是感觉

2、 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 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反应 4 三 感觉的意义 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感觉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的意义 5 感觉剥夺实验装置 第一个感觉剥夺实验是由加拿大吉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赫布和贝克斯顿等人于1954年进行的感觉是维持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 如果把感觉剥夺 就会使人的思维过程发生混乱 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 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6 二 感觉的产生过程及编码 编码就是指将一种能量转化成另外一种能量 或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外一种符号系统 最早研究感觉编码的是19世界德国的谬勒 他提出了神经的特殊能说近年来的两种感觉编码理论 1

3、 特异化理论 2 模式理论 7 1 2感觉的编码 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 感官的换能作用 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 8 三 感觉的分类 可以把感觉分为 外部感觉内部感觉 一 外部感觉1 视觉2 听觉3 嗅觉4 味觉5 肤觉 二 内部感觉1 运动觉2 平衡觉3 机体觉 9 视觉的适宜刺激为波长为380 780毫微米的光波 电磁波 紫蓝绿黄橙红 400 500 可见的光谱 波长 毫微米 600 700 10 视觉基本现象 1 颜色颜色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 颜色有三个基本的特性 色调 明度和饱和度 色调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 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 决定与照明的强度和物质表

4、面的反射系数 饱和度是指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11 2 色觉缺陷色觉缺陷包括色弱和色盲色觉正常的人能用三种波长的光来匹配光谱上任何其他波长的光 色弱患者也能用三种波长的光来匹配光谱上任何其他波长的光 但感受性低于常人 在刺激光较弱的情况下 几乎分辨不出任何颜色色盲包括了全色盲和局部色盲 12 3 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 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 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 这就是马赫带现象 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 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13 4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 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 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 这种现象就叫后像 5 闪光融合

5、 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 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 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14 Followtheinstructionbelow 按照下面的指引1 Stareatthe4littledotsonthemiddleofthepicturefor30seconds盯住图片中间的4个小点 坚持30秒2 thenlookatawallnearyou然后往你附近的墙上看3 abrightspotwillappear会出现一个明亮的东西4 twinkleafewtimesandyou llseeafigure闪过几次后 你会看到一个头像5 Whatdoyousee OrevenWHOdoyousee 看到什么

6、了 或者说 你看到谁了 15 6 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 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 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 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 7 视敏度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16 听觉 听觉是个体对声音刺激的觉察 1 听觉适宜刺激的频率16 20000HZ的声波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1000 4000HZ 2 听觉的基本特性听觉具有音调 音响 音色三种特性 17 味觉和嗅觉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味觉包括甜 苦 酸 咸四种 分别位于舌头的舌尖 舌根 舌头的两侧和舌中 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 18 皮肤觉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 叫皮肤觉 肤觉

7、 皮肤感觉可以分为触觉 冷觉 温觉 痛觉等 皮肤觉对人体有极大的保护作用 19 动觉 动觉也叫运动感觉 它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 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 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 它的感受器位于肌肉组织 肌腱 韧带和关节中 20 平衡觉 平衡觉也叫静觉 它是由人体作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 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 21 机体觉 机体觉也叫内脏感觉 是由内脏的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的 饥渴 饱胀 便意 恶心 疼痛等感觉 22 第二节感觉的测量与一般现象 感觉测量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说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相对应关系对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量的说明 一 感受性

8、和感觉阈限 一 什么是感受性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受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阈限是刺激强度的界限或临界值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 或者是刺激变化的强度 或者是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变化所需量的临界值 23 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 24 二 什么是感觉阈限 1 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测量人的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的大小来表示的感觉阈限分为 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两类 1 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 强度 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 25 2 差别感觉

9、阈限与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够引起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叫做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同类刺激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人的差别感觉阈限越大 差别感受性越小差别感觉阈限越小 差别感受性越高不同的感觉 具有不同的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 26 二感觉现象 一 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 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适应可以使感受性提高 也可以使感受性降低 视觉适应是最常见的感觉适应现象视觉适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暗适应是视觉分析器在弱光刺激下感受性提高的过程明适应是视觉感受器在强光刺激其感受性降低的过程嗅觉适应味觉适应 27 二

10、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指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包括 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一 同时对比不同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 产生同时对比现象 二 继时对比当不同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 28 明暗同时对比 29 返回 30 第三节错觉 31 一什么是错觉 错觉是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例 我们觉得太阳在天边时比在天顶时大 研究错觉的成因有助于揭示人们正常知觉客观世界的规律 32 一 对物的错觉 缪勒一莱耶错觉潘佐错觉垂直一水平错觉贾斯特罗错觉多尔波也夫错觉月亮错觉 佐尔拉错觉冯特错觉爱因斯坦错觉波根多夫错觉 大小错觉 形状和方向错觉 33 冯

11、特错觉 34 缪勒一莱耶错觉 35 你相信中间是一个圆吗 36 爱因斯坦错觉 37 佐尔拉错觉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Coilorcircle 是螺旋的还是圆形的 当然是圆形的 47 Concentrateonthecrossinthemiddle afterawhileyouwillnoticethatthismovingpurpledotwillturngreen 把目光集中在中间的 字 你会发现 移动的紫点会变绿 Lookatthecrossabitlongerandyou llnoticethatalldotsexceptthegreenonewilld

12、isappear 盯住十字形 时间再长一点 你会发现 除了绿色的点外 其他所有的点都消失了 48 二 对人的错觉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 49 首因效应 所谓首因效应是指在人际知觉中 人对人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不管正确与否 总是鲜明 牢固的 往往左右着对对方的评价 一般人通常根据第一印象将他人归类 然后再根据这一类别系统的特点对此人加以推论与作出判断 通常所说的 先入为主 便是这个意思 50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 一天 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 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 不需要 那么记者呢 不需要 那么排字工人 校对呢 不 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 那么 你们一定需要

13、这个东西 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 上面写着 额满 暂不雇用 总编看了看牌子 微笑着点了点头 说 如果你愿意 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 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达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 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 第一印象 引起其极大的兴趣 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这种 第一印象 的微妙作用 在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 51 首因效应是人之常情 人人都有其切身体验 但是 采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的 是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于1957年首次进行的 洛钦斯设计了四篇不同的短文 分别描写一位名叫杰姆的人 第一篇文章整篇都把杰姆描述成一个开朗而友好的人 第二篇文章前半段把杰姆描述得开朗友好 后半段则描述

14、得孤僻而不友好 第三篇与第二篇相反 前半段说杰姆孤僻不友好 后半段却说他开朗友好 第四篇文章全篇将杰姆描述得孤僻而不友好 洛钦斯请四个组的被试者分别读这四篇文章 然后在一个量表上评估杰姆的为人到底友好不友好 结果表明 篇幅的前后是至关重要的 开朗友好在先 评估为友好者为78 在后 则降至18 首因效应极为明显 52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刚好相反 它是指最近形成的对某个人的印象会改变长期以来人们对他的认识 研究发现 近因效应一般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和普遍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 当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 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淡忘时 新近获得的信息的作用就会较大 就会发生近因效应 个性特点也影响近

15、因效应或首因效应的发生 一般心理上开放 灵活的人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 而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 具有稳定倾向的人 容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 53 现实生活中 近因效应的心理现象相当普遍 张林与李萌是小学的同学 从那时起 两个人就是好朋友 对方非常了解 可是近一段李萌因家中闹矛盾 心情十分不快 有时张林与他说话 动不动就发火 而且一个偶然的因素的影响 李萌卷入了一宗盗窃案 张林认为李萌过去一直在欺骗自己 于是与他断绝了友谊 其实这就是近因效应在起负作用 54 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 就是在人际交往中 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 掩盖了其他特征 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在日常生活中 晕轮效应 往往在悄悄

16、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 比如有的老年人对青年人的个别缺点 或衣着打扮 生活习惯看不顺眼 就认为他们一定没出息 有的青年人由于倾慕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 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爱 真所谓 一俊遮百丑 55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 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 莫斯科第一美人 的娜坦丽 并且和她结了婚 娜坦丽容貌惊人 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 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 她总是捂着耳朵说 不要听 不要听 相反 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 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 舞会 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 弄得债台高筑 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 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 在普希金看来 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 56 社会刻板印象 社会刻板印象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 也是一种比较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57 请看这样一个问题 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 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 急促的对公安局长说 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 老人问 这孩子是你什么人 公安局长说 是我儿子 请你回答 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58 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