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贫困与社会支持的理论概况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791658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1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贫困与社会支持的理论概况2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2章贫困与社会支持的理论概况2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2章贫困与社会支持的理论概况2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2章贫困与社会支持的理论概况2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2章贫困与社会支持的理论概况2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贫困与社会支持的理论概况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贫困与社会支持的理论概况2(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 章 贫困与社会支持的理论概况2.1 贫困的基本范畴2.1.1 贫困的内涵对于贫困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无一个准确统一的定义。因为贫困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人们对它有不同的理解。1899 年英国人朗特里第一次给贫困下了定义: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获得维持体能所需要的最低数量的生活必需品,那么该家庭就是出于贫困状态。朗特里主要是从经济的、物质的角度给贫困下定义,是基于家庭的最基本的需求来说的。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1881)认为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和权力,或者说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的能力与机会的丧失。森把贫困的定义从收入扩大到能力、权利的范

2、畴。受森的影响,2000年世界银行发布的2000-2001 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出贫困不仅是物质上的匮乏,而且还包括低水平的教育和健康,包含风险和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以及不能表达自身的需求和缺乏影响力。中国对于贫困的研究晚于西方国家,但是一些学者也提出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江亮演(1990)认为,通常所称的贫困是指生活资源缺乏或无法适应所居的社会环境,也就是无法或有困难维持其肉体性或精神性生活的现象。康晓光 (1995)指出,贫困不仅是一种生存状态,在这种生存状态中,人由于长期不能合法的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参与基本社会活动的机会,以至于不能维持一个人生理和社会文化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平。关信平(

3、1999)强调贫困是权力的缺乏,将其界定为: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部分社会成员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正常获得生活资料和参与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权利,并使他们的生活持续性地低于该社会的常规生活标准。综上,贫困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现象。学者们对贫困的认识是多角度的,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变化。本文认为贫困是由于低收入而导致了一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生活状态,并且由此也引起了在社会生活的其他各个方面,如机会、能力、权利、教育、健康等方面的落后。2.1.2 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和分布现状中国在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加速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全国各地区

4、之间发展差距和个人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逐渐拉大,原本就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贫困问题,由于其经济发展程度低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和个人收入增长程度的平均水平而显得更加突出。虽然我国政府始终坚持不懈的进行反贫困,并且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发展能力有所增强,社会服务事业有较快发展。但是目前农村的贫困问题依然严重,仍有相当数量的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截至 2008 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还有 4007 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仍高达 5.6%.并且这仅是公开公布剩余贫困人口数量,而实际的贫困人口远大于这个数字。如果

5、按国际贫困标准每人每天 1 美元计算,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更多。有的地方领导出于政绩的考虑,上报贫困人口往往少报贫困人口,在上报的已脱贫的贫困人口数字中掺水分,己脱贫又返贫人口少报或不报,总之我国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绝对总量偏大,反贫困任务仍繁重。从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上看,我国贫困地区的地域分布是,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由东向西密度逐步增大,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状态。位于东部沿海的丘陵地区,零星分布的贫困地区主要有地东的沂蒙地区和闽西南、闽东北地区;我国东西部之间平原与地地接壤地带,相对集中分布的贫困地区有努鲁儿虎地区、太行地区、吕梁地区、秦岭大巴地区、武陵地区、大别地区、井冈地区和赣南地区。这些贫

6、困地区所处的地带是我国经济中等发达的地区;位于西南喀斯特地区、西北黄土高原以及青藏高原连接成片分布的贫困地区有甘肃定西干早区、宁夏西海固地区、陕北地区、九万大地地区、乌蒙地区、桂西北地区及西藏高原。这些贫困地区位于经济落后地区,特别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和西北黄土高原,它们是我国贫穷之最。具体来讲,“大分散”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贫困人口总数逐步减少;“小集中”则是指由于不同地区在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农村贫困主要发生在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偏远地区,这些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相对较为集中。3.2.2 贫困人口集中在西部、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

7、抓住机遇,在党和国家各个政策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逐步摆脱贫困,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分布也发生了变化,现今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我国的西部地区)和石山、深山、高寒、沙漠化、半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主要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地域分布来看,贫困人口逐渐边远地区和向中、西部地区集中。国家八七扶贫计划确定的 592 个贫困县中,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 77 个、149 个、366 个,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贫困县分布在西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只占 1/8。在我国中、西部连接成片的贫困地区,主要有西南喀斯特山区、青藏高原、南疆地区西北黄土高原、宁夏西海固地区、甘肃

8、定西干旱地区、滇东南山区、九万大山区、乌蒙山区以及西藏高原。于 2008 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贫困人数分别为 223 万、1004 万、2649 万、131 万,其贫困发生率分别为 0.87%、3.4%、7.8%、2.01%,差别很明显。从统计结果看,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数以及其贫困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地区,此外,中部地区的数值也相对比较大(图 1)。第二,从地形分布来看,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往高山区集中。有 70%以上的贫困人口集中在这些地区。2008 年我国贫困人口在山区、丘陵、平原比重分别为 51.9%、22.9%、25.2%,相对于 2007 年的数据来说,分布在平原的贫

9、困人口比重上升了 1.5%,于丘陵的贫困人口比重几乎不变,而分别在山区的贫困人口比重虽然下降了 1.7%,但是还是远远高于平原和丘陵。同时,7.8%的山区贫困发生率也远远高于平原和山区的 2.4%、3%。第三,从民族分布来看,贫困地区中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 1986一 2009 年间,我国逐步设立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温饱基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 “少数民族扶贫专项贷款”以及“兴边富民”等专项扶贫、专项资金规划。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0 一 2010中,在民族自治地方中确定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67 个(不含西藏地区),在实施贫困战略中,民族自治区共有 4807

10、9 个村被列为贫困村,其中18370 个村为首批扶贫开发规划的贫困村,分别占据全国范围贫困村和首批扶贫开发规划贫困村的犯%和 33%。据国家民委对我国农村贫困的监测表示,于 2008 年年末,我国民族自治区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为 2102.4 万人,比 2007 年减少了 152.4 万人,贫困发生率也由 18.6%降至17.6%。但是其贫困人数占全国的比重却逐年增加,2006 年至 2008 年,我国民族自治区贫困人口数分别占全国比重的 44.5%、52.2%、52.2%。贫困发生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也远高于全国同期水平。此外,民族自治区贫困地区通常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环境恶劣,还有近 0.4

11、6 亿人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不含西藏)。2.1.3 中国农村贫困的特征2.1.3.1 自然环境恶劣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导致贫困地区贫穷落后的基础性原因。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主要是分布在边远、山区、半丘陵和丘陵等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偏远地区。一般来说这些地区地理位置偏僻,生态环境脆弱,耕地资源贫乏,地质构造复杂,土地利用率低,大多干早缺水,气候多变,并伴有一些不可改变的自然限制因素,如高寒地区、干旱沙漠区、缺水少土的喀斯特地区等。南方贫困地区山石覆盖,植被稀少,地势崎岖,土地贫瘠,耕地资源短缺,生态不断劣化,水旱灾害频繁;北方地区,沙漠化严重、草场退化、水土流失、风雹、雪灾频繁,而高寒、荒漠地区,海拔高

12、,气候寒冷,无霜期短,旱情、水土流失严重,生产、生活条件都很差。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即使当地有某些具有开发价值的自然资源,也往往得不到开发及利用。这样也是这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持久性制约因素。2.1.3.2 交通不便,区位条件处于劣势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偏僻,又远离中心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因而交通极为不便,加之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落后,信息不通,环境闭塞,区位条件很差。在这种条件下贫困地区与外部进行联系和交流相对较少,难以参与更大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循环和有效地利用外部的各种资源发展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处于孤立发展的状态,从而形成了经济和社会的封闭性、落后性特征。由于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使得湘

13、西贫困地区与“主流”社会相互隔离,因此在获得资金、技术、人才、商品等发展经济的要素方面受到限制,从而导致湘西贫困地区处于一种孤立、隔绝的贫困封闭状态,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制约。2.1.3.3 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地区林业、牧业和渔业的充分发展有利于开发农业资源,分散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则可以有效够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而中国许多农村地区仍主要以自然经济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单一且不合理,具体来说,农村贫困地区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第一产业比重过大,而第一产业中种植业比重过大,种植业中粮食比重过大;而林业、牧业和渔业发展不快,非农业产业

14、发展严重滞后。这样的种植结构直接导致农民就业渠道的减少,收入水平不高,并且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农业减产减收是很平常的事,从而加剧了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贫困程度。如果不及时调整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加大力气发展非粮产业,农民收入低、生活困难的现状不仅难以改善,而且还会继续恶化。建国后,贫困地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以农业为主导和支柱的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格局没有根本性改变,难以摆脱环境的束缚,因而贫穷落后状况长期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变,经济只能在低水平、低层次上徘徊长期以来,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主要是以单一性的粮食生产为主,与其他经济作物相比,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中劳动成本较高而经济效益较低的农作物之一。但是由

15、于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土地肥力不足,限制了某些经济作物的生长。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粮食生产比其他经济作物科技含量少、所承担的经济风险较低,于是粮食就成为西部农村贫困家庭首选的农作物。调查研究证实,在西部贫困农村农业生产中,至今还普遍沿袭着传统的靠出卖体力和种植单一性粮食作物为主的生产经营方式。2.1.3.4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贫困地区的生存压力很大,人们为了生存,长期依赖于土地和大自然,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求经济发展,对当地资源进行掠夺式经营:毁林开荒,陡坡开荒,乱采滥挖。环境保护被放到无足轻重的地位。这样只是一味伸手向自然索取,忽视了生态资源与环境的再造,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破坏,致使地

16、区生态状况日益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耕地不断减少;森林覆盖率下降,地下水位下降,植被破坏、草场退化、地体滑坡、旱涝灾害等自然灾害加剧等等,这些都使农牧业生产条件不断恶化,进而又加剧了贫困,结果形成了贫困和生态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近些年一些贫困地区在招商引资的同时环境污染也日益加剧,有些地方出现了重开发、轻管理和治理的现象。由于经济技术落后,生产盲目布局,经济体系不完整、不合理,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率低,使贫困地区环境污染加速扩大: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大气污染严重,酸雨频率和范围扩大,水体污染日益加重,许多河流已成为“黑水河”,污染事故不断增加,损失增大。在一些地区,环境问题已经反过来影响本地经济的发展。2.1.3.5 资源的“富饶”与“贫乏”我国的贫困地区虽然自然条件恶劣,但由于幅员辽阔、气候多样,从而拥有数量大且类型丰富农、牧、林业资源。我国 3 万多种种子、1800 多种陆生脊椎动物都能在西部贫困地区见到。西部是我国最大的畜牧业基地和毛皮畜产品基地。新疆、甘肃盛产优质棉花。西北和内蒙古是我国甜菜、瓜果、多种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