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及范文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903636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广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年广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年广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及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年广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及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年广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及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广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广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及范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广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及范文热点评论: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是一场艰苦的革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是一场艰苦的革命 作为今年全国备受瞩目的重要成果之一,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获得批准,政府自身新一轮改革在换届之际正式启动,迈出稳健扎实而影响深远的重要一步。 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中央领导的铿锵宣示,在时隔3个多月之后,落实到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实际行动中,有力回应了公众对于深化改革的强烈期待。 这次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在简政放权、减少微观事务管理、更好发挥市场和社会作用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进一步厘清了政府和市场、

2、社会的边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取得新进展。作为上一轮大部门制改革的延续和完善,本轮机构改革有望成为释放制度红利、激发社会活力的新支点。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就是一场革命。 政府机构改革向来被视为改革中最大的“硬骨头”。机构撤并,无疑会减少官位;而职能转变,意味着权力格局和利益蛋糕的调整和重新分配。这无疑都是在“革自己的命”、“割自身的肉”。如何达成改革共识,凝聚起强大的体制改革动力,在改革中体现机构精简、职能转变、运行顺畅、效率提高的要求,考验政府的勇气,更检验改革者的智慧。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先后进行的六次政府机构改革,政府的机构设立和职能调整始终伴随和适应着

3、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凸显政府自身改革的演进轨迹和转变职能、提高效能的不变追求。 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加大,促进了社会生产率和资源使用效率的大幅提高,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政府自身围绕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计划经济的职能不断减少削弱,服务和保障市场健康运行方面的职能不断强化,制度“转轨”稳步推进。 尽管成效显著,但如果用严格的标准审视,植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部门职责分工仍未彻底整改,国务院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推诿扯皮、公共资源碎片化频现;有些领域“政出

4、多门”却“问责无门”,安全事故在部门林立的背景中接二连三发生。一些部门抓大事管宏观不够,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有抬头增多趋势,这些已影响行政效率和政府权威,客观上容易导致不作为、乱作为,甚至给权力寻租、贪污腐败留下空间和机会。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实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压力较大。必须通过政府转变职能,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和体制支撑,让市场的归市场,社会的归社会,政府的归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机构是躯体,职能是灵魂。如果政府职能得不到转变,机构改革就只是表面上的拆拆建建,看起来热闹而已。 政府职能要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方向转变。经济社会要发展

5、,一个好的发展环境至关重要。从市场准入到市场监管,政府职能的核心要求是营造一个既井然有序、又充满活力的制度环境。办个企业,行政审批手续多,市场准入门槛高;办了企业之后,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反而没人监管,伪劣商品横行,这是本末倒置。适当放权,不是要放弃监管,而是要少干预经济的具体运行,要对违法的市场行为时刻警醒,及时采取措施。同时,政府要信任社会自治的力量,给社会组织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在很多事情上,让社会组织做比政府亲自去做效果更好,“性价比”更高。 政府职能要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方向转变。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职能的基本内容。从“单位人”到“社会人”,从单位“办社会”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

6、,个人对单位和组织的福利依附大大减弱,依据市场需要来配置人才和人力资源成为可能。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既是满足社会高效运行的途径,也成为提升人民幸福感的有效手段。老百姓对政府机构的名称、级别和分工并不太关心,只看办事是不是“痛快”了,服务态度是不是变好了。 政府职能要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方向转变。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鼓励公平竞争,也要捍卫社会公正底线,避免竞争可能导致的两极分化动摇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这决定了政府既要积极推动反对垄断、鼓励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建设,也要注重运用多种手段搞好再分配调节,体现社会公正要求。 在坚持中深化,在探索中完善,政府自身的改革一路走到

7、今天,靠的就是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实事求是、稳中求进的策略。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也没有完成时,只能是不断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要求,实事求是地改,与时俱进地变,抓住机遇期,用好“窗口期”。舍此,既没有出路,也没有前途;循此,则天高地阔,前景无限。 申论范文:坚持以人为本 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以人为本 转变工作作风 “治天下者,以人为本。”从文景之治到开元盛世,从仁宗盛治到仁宣之治,一个个华夏辉煌见证了这句话的正确。近代中国从风雨飘摇中走向今天的泱泱大国更与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密不可分。当前我国建设日趋加速,国力与日俱增,但各种社会矛盾也由此产生。为此,胡锦涛同

8、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率先垂范深入基层慰问贫困群众,以实际行动向全党发出以人为本的号召。 以人为本既是我党优良的历史传统,更是社会发展稳定的需要。革命战争年代,我党密切联系群众,依靠人民的力量抵抗外敌,平息内乱。而近年来,部分领导干部却逐渐脱离群众,对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问题不闻不问,对社会弱势群体保障漠不关心,各种不作为、乱作为的尴尬现象更是比比皆是。既降低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更激化社会两极冲突。为此,领导干部应响应号召,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工作作风,才能重拾人民信任,再塑华夏辉煌盛世。 打造正确的执政观。温家宝同志曾说:“领导干部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

9、群众才会让你坐在台上。”当前部分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一心想着GDP增长,忽视基层群众工作,社会矛盾不断涌现。为此各级政府需采取集中培训与自我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增强执政观教育力度,使领导干部常立“公仆志”深怀“爱民心”。在工作中不断深化对人民利益的认识,拓宽群众沟通渠道,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孔子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而我国当前弱势群体却是“即患寡又患不均”。近年经济发展迅猛,脱贫致富者与日俱增,但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依然不高,两极分化现象更是逐年加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需要增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公平正

10、义”的和谐社会。 完善监督管理。“法到严时生廉政,官到清时更爱民”,好制度是好作风的可靠保证。因此,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需要从建章立制入手,通过严密的监督管理,倒逼作风转变,促使当前部分领导干部思想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化,保障政府行政决定尊重人民意愿,保障人民权益,使各级政府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的成绩。 管子云:“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领导干部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正确的执政观和严密的监督管理开展工作,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取信于民,才能再塑华夏辉煌盛世。 共同行动,减除贫困 贫困,像挥之

11、不去的阴霾一样,总是若隐若现地笼罩在我们这个发展中大国的上空。虽然现在大多数的人都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但是一些从贫困地区发出来的信息仍时不时地刺痛着人们的神经。比如贫困山区每天靠黄豆焖饭度日的小孩子,比如生了病无钱医治甚至只能回家等死的贫困农民。更让人们忧虑的是,贫困地区交通不便,信息滞后。不为人们所知的事情还太多太多,或许有些贫困人口正经历着更多的苦难,却连发出声音的机会都没有。 面对贫困问题,仅仅痛心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冷静下来思考我国贫困人口众多,贫困无法彻底减除的原因。我国的人口多、基数大、底子薄,这样的历史基础是无法否认的,但跟我国近些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的现状相比,我

12、们的扶贫工作显然做得是非常不到位的。扶贫工作过程中偶尔曝出的贪腐丑闻,反映出我国扶贫工作体系的不完善,给了不法官员以可乘之机。一旦扶贫款项被贪污、挪用或者滥用,就意味着相应的贫困人群无法得到救助。除少数贪腐问题外,扶贫工作中还存在着扶贫工作方法的问题。我国有句古话叫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我国的扶贫工作中常常出现的就是直接以钱、粮的方式扶贫,不能解决贫困人口贫困的根源,所以在国家帮助他们脱贫之后仍然会有一部分人返贫。正因为我国的扶贫工作中存在这些问题,所以总有一些贫困人群在国家一次次的扶贫行动中被“落”下来,使得这么多年困扰我国的贫困问题始终无法得到彻底的解决。 要想彻底减除我国的贫困问

13、题,第一是必须建立完善的扶贫机制,确保国家扶贫款项能够切实地用在扶贫工作上,相应的救济财物能够发放到贫困人口手中。第二是要弄清楚贫困人口贫困的根源,采取有针对性的扶贫办法,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彻底消除贫困问题的途径。贫困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条件差,资源匮乏;二是交通不便,信息滞后,与外界交流困难;三是缺乏社会保障,无法抵御疾病、天灾等风险。在进行扶贫工作时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贫困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很多地区都已经在扶贫工作上采取了创新的机制和办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比如我国云南地区采取的小额扶贫信贷,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广东省采

14、取的“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扶贫办法,使得扶贫干部能够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扶贫对象进行帮助,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贵州省根据当地生态环境恶劣的特点,采取了改善生态环境,发展人工草场,促进畜牧业的办法进行扶贫,彻底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环境,带动当地农民发家致富。 减除贫困,不仅仅需要国家在扶贫工作上的完善,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给予贫困人口关怀和帮助,消除对贫困的歧视,减少贫困人口由于被歧视、绝望等各种心理因素造成的颓废、消极现象,才能使他们内心产生脱贫的动力,国家的扶贫工作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我国才能够尽快地彻底消除贫困现象。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减除贫困作出自己的贡献!2013年广西公务员考试

15、申论范文:创新社会管理 国务院召开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突出“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体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这一重大主题。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的高度重视,必将对进一步加快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更好地发挥民政的职能作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民政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普遍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形成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完善了灾害应急救助、城乡医疗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特别是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国家孤儿保障等政策法规以及新型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出色完成了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等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的救灾任务;城乡基层群众自治不断深化,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婚姻、殡葬、地名服务管理不断完善。民政在保障基本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维护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骨干作用,有力推动了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我国社会已经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民政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互联网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的变化,使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利益格局和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