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本纪第二课时导学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902358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祖本纪第二课时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祖本纪第二课时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祖本纪第二课时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祖本纪第二课时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祖本纪第二课时导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选修教材 史记选读高祖本纪导学案 编制:许艳红 审核:葛庆龙 2016年2月高祖本纪第二课时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组别 代码 评价 【课程标准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用法等文言基础知识,并能翻译重要的句子。 2、熟读课文5-7节,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体会文中洋溢着的良史坚持真理,秉笔直书的精神。【学习重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用法等

2、文言基础知识。2、理解作者坚持真理,秉笔直书的史家精神。【学习难点】1、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和评价汉高祖这个人物。 【学法指导】自主朗读、指导学习、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导学过程】(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程序、问题) 【预习案】【教材自学】一、阅读课文5-7节,解释加点字。 1.沛公引兵西 2.摄衣谢之 3.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 4.降章邯 5.秦王子婴素车白马 6.还军霸上 7.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8.诽谤者族 9.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10.仓粟多,不乏,不欲费人 【微课助学】观看微视频,了解刘邦其人。【在线检测】预习结束后,通过平板完成本课的“预习自测” 。1.下列加点词语

3、解释错误的是( A )A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 组:羁押B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属:交付、委托C父老苦秦苛法 苦:以为痛苦D沛公然其计 然:同意(解析: 组:绳子)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C )A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若属皆且为所虏B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C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D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解析A且:况且将要;B与:和给;D以:因为把C之:动词,到。【自主学习反思】学习收获问题【探究案】一、阅读课文57段,翻译下列句子。 1、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 2、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

4、当王关中。二、速读课文第5、6段,思考问题。1.看这两段写了刘邦哪几件事,并分析刘邦身上有何优缺点。2.第六段中“破之”“大破之”“遂破之”,你能悟出刘邦节节胜利的原因吗?三、阅读课文第7节,思考刘邦进入关中,推翻秦朝后,施仁爱于百姓,以此来赢得关中人民的拥护。这种“仁爱”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训练案】一、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有活用的要指明活用类型)1.沛公引兵西 2.西过高阳3.可四千余人 4.昌邑未拔5.降章邯 6.还军霸上 7.先入关者王之 8.且吾所以还军霸上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为汉王中涓,受平谒,入见平

5、。平等七人俱进,赐食。王曰:“罢,就舍矣。”平曰:“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于是汉王与语,而说之。问曰:“子之居楚何官?”曰:“为都尉。”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诸将尽喧,曰:“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汉王闻之,愈益幸平, 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处于胜负之数

6、,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注中涓:此处指侍从官。护军:监督、协调各将领行动。喧(xun):喧哗。尾生;古代传说坚守信约的人。孝己:商代武丁

7、之子,为人孝顺。 1、对下列三句话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使为参乘,典护军 今又从吾游 汉王乃谢 A. 做模范 游玩 道歉 B. 做模范 交往 道歉 C. 掌管 交往 道歉 D. 掌管 游玩 道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 B. 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C. 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 D. 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陈平“能言善辩”的一组是( ) 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 平虽

8、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 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 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 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 A. B. C. D. 4、下列对本文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王受绛侯、灌婴等影响,怀疑陈平,陈平解释有理,才得到汉王信任。 B. 陈平能言善辩,深得汉王信任。汉王能力排众议,重用陈平。 C. 陈平靠能言辩取得汉王信任,诸将对他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D. 陈平为人品质不良,但由于善于狡辩,因而取得汉王信任。 学习反思与总结学习收获问题 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