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古代诗歌探寻赏析之路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786314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读古代诗歌探寻赏析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研读古代诗歌探寻赏析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研读古代诗歌探寻赏析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研读古代诗歌探寻赏析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研读古代诗歌探寻赏析之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读古代诗歌探寻赏析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读古代诗歌探寻赏析之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研读古代诗歌 探寻赏析之路一、描述画面型(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描绘了什么画面(景象)?答题步骤:(1)总说:描绘了+概括画面氛围的形容词+ 图(或者景象、图画)(2)分说:具体描绘画面可采用:a、四字短语概括法 b、散文化语言描述法 c、二者兼用例 1、 (2009 全国,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大成(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 ,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绕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

2、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大成,这首诗约作于此时。(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叙述。答:(总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恬静的江南水乡(或“石湖” )图。(分说)小桥弯弯,流水潺潺,水绕小村,楼阁依岸,绿萍飘荡,荷花绽放,使人沉浸到这美景之中。 (四字短语概括法)例 2、 (2009 宁夏、海南,二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11 分)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 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

3、布做的幌子。(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5 分)答: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在那儿栖息,又增添了一丝恬静的氛围。 (先总说后分说,分说采用散文语言描绘法)小结:描绘画面题型多,答题方式也灵活,总分分总都亦可,概括画面不可少, 形容词贴切最重要。二、炼字型常规答题模式:(1)字的意思(2)遣词析句(3)效果如何这种模式可操作性不强,如:对“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挂”字, “昨夜一枝开”的“一”字的赏析。新的答题模式:以点带面答题法:

4、点即是该字,面即是句意手法对主要意象作用对表达情感作用对营造氛围的作用字手法句意意象情感氛围例 3、 (2009 四川,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2 分)2答: “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 “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对主要意象的作用)例 4、 (2007 全国,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新晴野望 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注】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

5、闲人,倾家事南亩。【注】氛垢:尘埃。(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答案:(1)分别是“明”和“出” 。诗人在这里用了“明”和“出” ,充分显现出雨后“新晴” ,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一个“出”字化静为动,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的秀丽景象。 (3 分) (由炼字带出句意和手法)例 5、2005 年全国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瀑布 徐凝虚空落泉千仞直,

6、雷奔入海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答案:化动为静生动地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 “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 (由炼字带手法、意象、句意、情感)例 6、2005 年全国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道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

7、么?答案:“雁引愁心去”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引愁心”比“ 别秋江” ,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由炼字带出手法、句意、情感)小结:五言二三五 七言二五七炼字位置用心记 锤炼动词数第一 名形数量也可以 副词来了就凑齐 答题方法非常多以点带面最灵活 带出手法和句意 意象情感必留意三、表达技巧型艺术语言精练含蓄跳跃性手法抒情方式表现手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寓情于事以动写静、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比喻、拟人、对偶、象征、衬托(见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311 页)3明确一个概念

8、:在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和散文)鉴赏中可以吧艺术特色、艺术手法、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笼统的理解为一个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答题:1、 从抒情角度可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如山居秋暝触景生情、景中含情 如登高托物言志 如咏梅借古讽今、吊(怀)古伤今、借古抒怀。如越中览古 、 石头城叙事抒情、用典抒情(一般不直接考查)2、 从描写或写法的角度:白描。细节描写(08 山东卷,画堂春) 、对比、衬托、烘托、渲染、远近相间、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象征,从视觉、听觉、味觉去写、联想、想象3、 从修辞角度分: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对比、夸张、反问、反语、排比、引用、顶真、回环、赋比兴、双关。有时在

9、赏析诗的艺术特色时还要考虑以下方面:4、 结构:铺垫、照应、悬念、伏笔、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等5、 语言:朴素、淡雅、欢快、风趣、清新自然、质朴、生动、典雅、绮丽、委婉、含蓄、凝练、蕴藉等答题思路:运用什么怎样运用(结合诗意、意象、关键词分析)翻译法 抓字法效果如何:对情感主旨氛围的作用例 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江行【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 声。【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答: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 、雁“断” 、月“新” 、潮“生”的凄迷

10、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总结:运用了什么:融情于景怎样运用:结合意象分析。形容词概括气氛效果如何:对情感的作用例 8、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春行即兴 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答: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方法。全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 、 “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之静,并透露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总结

11、:结合意象、内容、关键词分析例 9、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雨后池上 刘敏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答:一、二两句以“水面平” 、 “ 明镜” 、 “ 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 、 “ 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4景图。(抓关键词来分析手法的运用)以上高考题鉴赏都明确了手法,只让考生答出怎样运用。答题难度不太大,如果问题中

12、没有点出是何技巧,让学生先明确答出是何技巧,再结合内容分析,我们该指导考生如何作答:第一种情况:当问题问的不太具体,且相关内容含有多种手法,在作答时可采用并列式。例 10、2005 年全国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下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下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答案: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态。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

13、景。这两句诗同时也运用了衬托(烘托)的手法,用“云间” “天接”衬托岳阳楼极高的状态。第二种情况:如果问题问的是哪种手法或者说哪种主要手法,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找出了几种手法,又不能判定哪种是主要的时候,此时可采用总分式:即把其中的一种放在总述句中,把其他的镶嵌在分述句中。例 11. (2009 宁夏、海南,二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11 分)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 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2)

14、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答案:运用了对照(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忧风愁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小结:技巧术语先记牢,答题思路也重要,用什么,怎样用,效果到底好不好,逻辑思维不可少,或并列。或总分,主要技巧往前靠,掌握技巧去答题,这样得分一定高。四、赏析诗句型 实施“321”原则:三抓:抓意象,抓技巧,抓动词(形容词)去分析诗句。二描:描述画面或诗意。一抒:抒发情感。例 12(2009 天津)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唐)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

15、,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箨,笋壳。帙,包书的布套(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答案: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 “侵”字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 “晚”字则写出了竹阴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抓主要意象,描述画面,然后抓关键词赏析)例 13(2009 上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早兴 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注】觉:醒(1)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答案:“

16、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 “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 “乍轻”呼应“新脱” ,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5(抓技巧,抓关键词,分析诗人感情)例 14(2005 黑吉桂蒙)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答案:“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 ,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坐着抱膝枯坐的“身” ,显得形影相吊。这反映出作者思乡时的一种孤寂心情。(抓词赏析,描述诗意,体会情感)五、观点不同型1、观点明确2、扬长避短(只选择证明你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