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考点详析(共54个考点).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856435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考点详析(共54个考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6届高考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考点详析(共54个考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6届高考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考点详析(共54个考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6届高考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考点详析(共54个考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6届高考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考点详析(共54个考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考点详析(共54个考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考点详析(共54个考点).doc(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届高考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考点详析(共54个考点)经济生活的行为主体 主要有国家、生产经营者(企业)、公民。公民的身份有:消费者、储蓄者、纳税人、劳动者、投资者。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6考点)一、货 币1、商品的基本属性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注意:馈赠的礼品、救灾物资、退出流通领域的物品等不是商品。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补充:商品生产者重视产品质量的经济学依据: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基本属性,商品的质量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使

2、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只有通过让渡使用价值才能获得价值,从而实现盈利,所以必须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2、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1、货币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质:一般等价物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2、货币的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 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形式: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形式:现实的货币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充当此职能必须用现实中的货币。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税

3、款、工资等)、世界货币3、纸币的流通规律1、纸币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2、货币流通规律纸币发行的依据: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商品价格总额 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通货膨胀: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

4、主要原因之一。通货紧缩:指经济运行中的物价全面持续下跌的现象,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注:纸币的面值(面额) 纸币的购买力(纸币代表的价值,或者实际能购买商品的能力)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区别含义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物价全面持续下跌的一种经济现象;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表现纸币贬值、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经济过热的现象。物价全面持续下降、市场疲软、经济萎缩的现象。原因纸币的发行量

5、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商品向现阶段性过剩,消费需求不足、货币增长乏力。危害使货币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既影响人民生活,又会造成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生产者投资积极性,导致失业增加和收入减少,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解决办法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的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主要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建的货币的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努力扩大内需和出口。联系:表现为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不平衡,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发币量与发行纸币的数量不平衡造成的;两者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调控的目的: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保证

6、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联系: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的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P78P98)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

7、子货币4、信用工具1、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信用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支票(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问题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要注意与物价涨幅的比较。商品价格与货币的升值、贬值计算公式:商品价格与货币价值成反比,货币贬值,现在商品价格原价格/(1-x%)货币升值,现在商品价格原价格/(1+x%)例1:某年上半年定期存款利率是3.78(整

8、存整取),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7.9。小张年初存人了1万元半年定期存款,到期时 A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上升 B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下降。 C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没有变化 DCPI变化对小张没有任何影响高解析:这题不必计算,从数字比例可以看到CPI的上涨幅度大于存款息率水平,则选出正确答案为B项。启示:做好计算题,还要不断注意生活实际。例2:假设2012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5.5。2013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 A、1:4.95 B、1:5 C、1:5.6 D、1:6.05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和计算的能力,

9、属于中等难度题。2013年M国的通货膨胀为10%,据此可以判断出,2013年M国货币贬值,1.1单位货币相当于2012年的1单位货币,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是下降了,据此,M国和N国的汇率变化可以用下式计算:1/1.1=/5.5,得出X5,即汇率为1:5,故B项正确。启示:通货膨胀率为10%是指物价上涨了10%,而不是纸币贬值了10%,二者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变式:假如是纸币贬值了10%的情况下,则M国和N国的汇率变化可以用下式计算:1/(110%)5.5/X,得出X4.95,即汇率为1:4.95,此时答案为A5、外汇和汇率1、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汇率:又称汇价,是

10、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注意:人民币升值的影响:(1)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2)不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3)导致出口导向型 企业生产下降,失业人数增加。(4)有利于出国旅游或到国外留学。(5)有利于提高外债偿还能力 (6)外汇储备贬值。*关于外汇汇率的计算问题注意区分:外汇汇率(间接标价)和

11、本币汇率(直接标价)。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叫做外汇汇率升高。此时外币升值,本币贬值,本币汇率降低。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分清是本币汇率(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多少外国货币),还是外币汇率(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多少本国货币)。二者本质一样,但计算中的数值却不同,容易因为粗心而弄错。例:小张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小张又将1000美元换回人民币。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A.损失了人民币1600元 B.减少了人民币损失1600元C.损失了美元160

12、元 D.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解析:以近年来人民币升值这一话题为小背景,考查学生对汇率的转换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连续计算能力和分清问题逐个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根据“小张按1美元兑换兑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可以推算他拥有1000*8=8000人民币。而根据“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又不难得出现在1000美元可换人民币为1000*8*(1-20%)=6400元人民币。因此,同两年前相比,小张损失了8000-6400=1600元人民币。答案A。启示:切忌主管猜测和心算,最好是分步骤逐步运算。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金钱的作

13、用: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金钱)。(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 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2)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二:价格(市场决定价格: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决定)1、供求关系与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反过来,价格的变化

14、也会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商品价格与供求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2、价格与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场里的商品价格高低不等,首先是因为它们的价值量不同,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成正比。)*补充:分析价格下降(上涨)原因的常用表述语言(1)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价值量变小,价格下降。(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3、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讲,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价值总量价值量正比反比无关无关无关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