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问责工作总结

上传人:爺*** 文档编号:127855486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问责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6年问责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6年问责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6年问责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6年问责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问责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问责工作总结(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6年问责工作总结2016年问责工作总结篇一2016年党员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情况汇报及总结xx市开化交通四举措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一是高度重视,学习传达。提前部署,迅速传达,问责条例刚出台时,7月18日在周一夜学就组织局机关干部职工、下属科室单位负责人进行了学习。并于8月8日召开局党政班子会议,再次组织认真学习、传达通知精神,就学习问责条例进行研究部署。要求各单位党组织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问责条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迅速将通知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党员干部,在全系统掀起学习宣传问责条例的新热潮。二是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局党委主要领导及局属各单位负责人切实担负

2、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抓好学习宣传和教育,积极投身到“学、思、践、悟”中,学以致用,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措施带头践行问责条例,真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做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的表率。三是严督实导,责任落实。充分认识学习贯彻条例的重要意义,结合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本单位的学习宣传教育工作方案,明确一名分管负责人具体抓。局纪检组以条例为重要依据,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切实维护好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局党委会议上研究决定的事项,督促落实到位。同时,要求全系统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把条例记在脑中、刻在心上,坚持高标准,严格守纪律。四是认真对照,把牢底线。将贯彻落实党内法规作为“两学一做”专题

3、教育的重要内容,督促全系统党员干部认真对照新问责条例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加强整改,切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纪律和规矩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党员不可逾越的底线。 2016年问责工作总结篇二2016年市纪委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情况总结报告2016年市纪委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情况总结报告市纪委学习宣传贯彻问责条例情况报告“党内监督乏力,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不整改不问责,都是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都要予以问责。”8月8日上午,景东县纪委第三次组织全体干部集中学习解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问责条例出台后,景东县多措并举学习宣传贯彻问责条例。纪检干

4、部率先学,学深一层。问责条例颁布后,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及时从出台的背景、意义、主要内容进行了重点学习,特别是对问责指导思想、原则、问责主体和对象、问责内容、问责方式、处分方式等进行了仔细地解读。使纪检干部不忘初心、勇于担当,以学习的成效来提高监督执纪问责的能力和水平。学习宣传全覆盖,不留空白。全县各乡镇、各部门纷纷组织党员干部对问责条例进行原文学习,并通过手机报、单位电子显示屏、报刊、电视、微信等多媒介进行宣传,全县上下已掀起学条例、强责任、激担当的热潮。修订制度立规矩,无缝衔接。县纪委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建立相关制度和具体措施,修订完善已出台的问责文件,对问责机制、问责后的管理等进行细化,使前后

5、的问责机制无缝衔接,进一步健全完善从严治党制度体系。违反规定严问责,严格执纪。按照依规依纪、实事求是,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开展问责工作,既追究全面从严治党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着力提升担当意识,压实监督责任。监督检查严要求,全面落实。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问责条例情况纳入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成功做法,总结应用推广,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对学习贯彻问责条例不到位,虚于应付、做表面文章的单位和个人及时督促整改。 2016年问责工作总结篇三2016年关于学习懒政怠政心得体会篇1

6、_2016关于懒政怠政心得体会李克强总理对庸官懒政现象的痛批,越来越频繁,力度越来越大,话锋语意,字里行间,也越来越透出强烈的“零容忍”意味。最近一次责问,是在4月10日的东北三省经济工作座谈会上,“经济形势”本是这次会议主题,但是,李克强总理还是谈了很多为官之道,其中就强调,“对于忽视民生、为官不为的庸政懒政,要动刀子、出重拳、公开曝光,坚决追责!”再往前推想,在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他就指出,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并强调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而在年初的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李克强也强调说:“身在岗位不作为,拿着俸禄不

7、干事,庸政懒政怠政,也是一种腐败。”以上仅是李克强总理今年在公开场合的三次剑指庸官懒政,其实,自从上任以来,李克强还有太多次对庸官懒政现象的批评痛责。比如去年,他毫不客气地指出,一些人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敷衍了事,就是“尸位素餐”。从“尸位素餐”“腐败”“追责”这一系列语词中,不难发现,对庸官懒政进行追责问责,必将成为本届政府的重磅亮剑。这是因为,庸官懒政会让改革失去动力,让发展丧失机遇。为此,人们现在也期待,能够像反腐败那样,以有效问责,让庸官无以遁形,让懒政遭受严惩,让官场呈现一个既风清气正,又积极作为的良好生态。尽管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8、但困难不容低估,特别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在经济新常态下,要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真正释放市场活力,实现经济稳中有进的大业,显然离不开领导干部积极作为,敢于担当,来激发新常态下的经济活力。这也就是李克强总理为什么要强调“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干部精神面貌要有新状态”的原因。特别是,面对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政府必须成为最有力的推动者和倡导者,这对很多官员来说,无疑就是新挑战、新考验。如果官员在工作上没有新状态,拿不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不能在政策上通过制度创新来积极扶持,不能在资金上建立配套机制进行有效支持,不能在人才上通过激励机制来积极引进,不能为创新氛围提供良好的文化支撑,那么

9、,像创新驱动这样国家战略又怎么可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呢?又怎么能够把握住经济新常态下出现的良好发展机遇呢?这样的教训实在太深刻了。李克强总理在东北三省经济工作座谈会上就痛心疾首地说,“去年批给的土地,70%仍然处于闲置状态!土地给了,一直闲着;钱下拨了,仍然趴在账上;项目批了,迟迟未见开工!政策再好,不干有什么用?政策千条万条,不干就等于白条!”从中不难发现,尽管中央的政策到位了,但向地方下达之后得不到官员的支持和配合,不能落到实处,可以说,庸官懒政让地方错失发展的良机,造成巨大损失,付出了极大代价。显然,这种行为绝不会是孤例。对这种极具破坏性和危害性的现象,当然要进行追责严惩。当前,随着改革

10、进入深水区,很多领域都是蓝图已绘,只待落实。如果容忍庸官懒政现象,就势必直接影响到改革落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显然,要避免形成“中梗阻”效应,就必须维持良好的改革氛围,把握改革有利时机,激发改革者的“闯改创”精神。那种消极不作为的官场心态,尸位素餐的庸官懒政,只会形成不良风气,带来懒散作风,涣散人的信心勇气,使改革良机错失,浪费公共资源,增加改革成本。绝不能让改革发展的机遇成果毁于庸官懒政。现在,是到了对庸官懒政进行彻底问责的时候了。既然庸官懒政也是一种腐败,那么,对庸

11、官懒政要做到“零容忍”,就必须像反腐败那样,来将这样不作为、乱作为或者消极作为的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为此,当前围绕改革和发展,必须通过对制度的梳理和完善,来建立健全对权力监督的新机制,来明晰官员“作为”的法定职责的标准,为官员确定“权力清单”,厘清“责任清单”,进而建立相应的问责制度。特别是要利用好“绩效审计”这样的评估手段,形成真正“问责风暴”,让所有“庸官”无以遁形,让“懒政”受到惩罚。经济新常态需要官员拿出新状态,改革需要官员积极作为来焕发新的生机,民众需要官员以创新担当来提供更多的获得感,绝不能再让改革发展的机遇成果毁在庸官懒政上了,接下来,期待像反腐败那样,对庸官懒政现象进行

12、亮剑,来形成一个更有健康活力的官场生态。篇2_2016关于懒政怠政心得体会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声音可谓振聋发聩,成绩也是硕果累累,反腐高压已形成常态,“不敢腐”渐成气候。然而,另一个极端却出现了:有的地方出现了为官不为,碌碌无为等“庸政懒政怠政”现象。重拳治理懒政怠政将升格为常态性举措如果说贪污腐败是党和国家的“致命伤”,那么,庸官懒官则是党和国家的“慢性病”。不管是“致命伤”还是“慢性病”,都会危及到党和国家的健康肌体。庸官懒官不仅极大地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而且严重损害党的先进性。更重要的是庸官懒官的存在,会不停地制造着群众与党和政府的紧张和矛盾。当群众与党和政府的矛盾越积越深后,容

13、易形成十分危险的“政治堰塞湖”。今年的全国“”上,治理庸官懒政被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一段时间以来,李克强总理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败,不作为的懒政也是腐败!今年初的中纪委全会公报也旗帜鲜明地提出,对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干部,该撤换的撤换、该调整的调整。这一切都表明:为了将反腐推向深入,我国将重拳治理懒政怠政,要亮剑“无为”,对庸政懒政怠政下狠手、出绝招,而且势必会升格为常态性举措。下三剂“猛药”,拔掉庸、懒、怠的“病根”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安庆市委书记虞爱华总结出为官不为“五型”:“打盹型”,精神萎靡不振,遇事装聋作哑;“木

14、偶型”,工作不推不动,甚至推而不动;“太极型”,有问题左躲右闪,遇矛盾上推下卸;“比划型”,用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说唱型”,动口不动手,务虚不务实。湖南省湘潭市委组织部调查发现,部分干部存在三种不良心态苗头:一是“混”的心态。有的干部礼不收了、饭不吃了、红包不收了,但该做的事也不做了,该协调的也不协调了,主动服务意识欠缺,以所谓表面“干净”掩盖实质“不为”。二是“怕”的情绪。有的干部认为改革有风险,干事难免犯错,不干事才不会违规,害怕主动作为“摊上事儿”,从而产生了畏惧心理,于是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三是“熬”的苗头。由于基层“天花板”现象严重、短期内提拔晋升无望,有的干部出现了“

15、慢慢熬”的思想苗头,干脆做起“敲钟和尚”,坐等论资排辈。如何拔掉庸、懒、怠的“病根”?舆论认为应该下三剂“猛药”:药方一:“素质方”:心病还须心药医通过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引导广大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振精神状态、强化责任担当,真正“把工作放在心上、把心放在工作上”。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也是“人做”的工作,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必须发挥关键性作用。坚持“经常讲”,多给干部讲掏心窝子的话,“只有发自内心,才能打动人心”。坚持“深入谈”,更多地通过“一对一”谈心方式,真诚听取干部的看法和想法,“只有将心比心,才能赢得人心”。坚持“带头干”,再苦不叫苦、再累不怕累、再烦不嫌烦、再难不畏难,“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令出必行”。药方二:激励褒扬法,及时提拔任用“实干型”干部对那些真干实干、奋发有为的干部,要大力表彰奖励;对那些攻坚克难、敢作敢当的干部,要为其撑腰鼓劲;对那些品行端正、实绩突出的干部,要及时提拔使用,切实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状况。药方三:明确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制度是刚性的约束机制,只有从干部选拔、问责、考评等各个方面,切实构建起相应的制度体系,并落实到位,才能真正形成治理懒政的长效机制,继而为勤政、务实、清廉、高效的机关作风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否则,岗位竞争“短缺”,则动力不足;工作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