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工业分析报告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85262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工业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工业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工业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工业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工业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工业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工业分析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QQ,一张银行卡,实现你的创业梦想,免费注册网络代理商:http:/ 言 各国经济发展在各个时期的模式不尽相同,但是当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阶段时,一些国家倾向性地选择了汽车工业作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支柱产业和其它支柱产业一起带动本国经济发展。 我国政府于1994年提出了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把汽车工业列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希望带动整个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几年后我们回过头来看,无论是当今汽车消费市场,还是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并未进入一个较理想的状态。导致前期进展出现问题是多方面的。由于牵扯面太大,就时间和精力而言本文不可能对各相关的因素全部进行探讨。本文仅试图从汽车行业(不含农用车、拖拉机)两

2、个最直接方面-市场和制造行业着手分析。 本文所涉及的市场仅仅是从理论上探讨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规模。参照国外的情况从各个角度初步分析形成国内汽车市场的若干必要外部条件,接下来着重分析国内汽车行业的现状。 鉴于我国整个汽车行业数据统计缺陷、统计时间短暂出现若干次统计口径变化使得本文采用的数据难免会有一些偏差。但是无论如何,通过认真地分析现有材料,我们可以很负责地说,我国的汽车工业现在仍处于一个低级的发展阶段,整个行业的总体经济效益很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很低,还起不到支柱产业的作用。从汽车消费市场角度看,我国现有消费市场规模也达不到支持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阶段。由于1998年国民经济增速趋缓,影响

3、到人均收入水平和至今不够完善的汽车消费政策,导致汽车消费增长迟缓。因此,除行业内个别企业外,大多数企业的业绩不能达到大众预期的水平,且投资风险大。据此,本报告所下理论的结论是:在汽车工业未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前,汽车行业基本上没有投资价值且行业风险很大。 国研网 第一章 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一、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那些对国民经济总量贡献大,带动行业面广和从业人数多的产业我们不妨称其为支柱产业。在工业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就是这样的产业。同时,汽车工业带动促进一国经济中其它行业的发展特点也使汽车工业深得各工业发达国家政府高度重视。 首先,看一些发达国家汽车及另部件大公司的年销售额各

4、占本国GDP(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出版的国际统计年鉴96和国际统计年鉴98给出的1995年、1997年世界前500家大公司的数据,经过处理后可得到这些大公司的年销售额占到本国当年GDP从4.18%-16.36%分别不等。如图(1-1)所示: 一般来讲,汽车工业与一国的国民经济呈现正相关关系,这对一国向工业化过渡时期显得尤为突出。其次,再看汽车行业带动的人口就业量。通过与世界前500大公司所属的各行业比较,汽车行业仍是龙头老大。与其经济活动规模相对应的从业人员还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可与其比拟。尽管当今的高新技术在汽车行业大量应用,但是由于行业的经济规模的特点,其对人力要求相对与其它

5、行业相比仍是最高的,这就为政府的就业政策提供了基础。 二、汽车工业的特点 汽车工业是一个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工业。其投资规模巨大。通过规模效益来降低产品的成本,使其成为社会大众都可以消费的起的一种耐用消费品。 同时,它也具有广泛的专业协作特点。最典型的是一个大型整车厂往往具有十几个乃至几十个为其配套的下属工厂。其最终整体反映出整个工业的竞争力水平高低。 三、政府在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正是由于汽车工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各国政府,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的政府都对本国的汽车工业进行直接的影响和参与。 现在可以看到的最突出的例子便是日本政府扶持本国汽车工业发展。战后日本政府对汽车工

6、业实施了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各大银行提供资金,使日产、丰田和五十铃这样的大公司免遭破产灭顶之灾。从5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对汽车工业制定了优惠的金融和财政政策,在各方面为汽车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提供低息贷款让汽车公司更新设备,分别于1951、1956年对汽车制造和零部件企业实施特种折旧津贴制度。同时,政府在汽车工业结构合理化,产品发展方向,打入国际市场等方面施加影响。 另一个政府扶持汽车工业发展的例证是七十年代末,美国政府拯救美国第三大克莱斯勒公司。当时的克莱斯勒公司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倒闭危险。如果让其倒闭破产,不仅美国汽车工业,甚至整个美国经济都会受到冲击,其结果

7、是大批工人失业,大批的供应商也会陷入困境。美国政府当然不愿看到这种情况。因此于79年12月通过了“克莱斯勒公司贷担保法案”出面为克莱斯勒提供财政担保,使公司获得足够的资金进行设备更新和产品调整。 四、我国汽车工业现状和汽车产业政策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战略一直不够明朗,摇摆不定,造成汽车工业未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的增加值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一直在1.2%以下大幅徘徊。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工业体系完全呈现出与政府经济发展时期的计划高度相关性。政府指令性计划左右着整个汽车工业的产量。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汽车工业是一个被人为地不合理分割的

8、工业体系。由于国家将汽车工业下放到地方,形成了很长一段时间内全国各省都热衷于发展汽车工业。在各地政府经济政策支持下,各地出现重复投资汽车工业。其投资行为完全违背了汽车工业发展的根本规律。在这种体制下,汽车企业全然无规模效益而言,更谈不上有限资源的合理性配置。 正是由于前期发展战略不明朗,违背汽车工业发展的规律,导致整个行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难以提高。历史遗留下来的沉重包袱也严重的阻碍了许多大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同时,由于行业经济效益低下,自身没有累积,新产品开发能力很低。近而影响到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低下。由此变成恶性循环。就现状而言,汽车工业非但未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反而成为了负担

9、。 中央政府直到90年代中期才有一个明确的战略思想。国务院于1994年颁布的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决定,“努力加快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期出台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明确要求“汽车工业在本世纪末打下坚实的基础,力争到2010年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迅速的发展。”为配合具体实施国家的产业政策,汽车行业主管部门1995年配套制定了汽车工业“九五”规划纲要。 由此看出国家对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坚定决心。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战略决策完全是基于今后数十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考虑。根据工业发达国家发展经济走过的路看,必须要有若干个

10、支柱产业带动国民经济起飞,这是已被各国经济发展历史所证明的。 汽车工业对一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之大已在多国得到证实。许多国家的政府针对本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制定了相应的政策,鼓励、支持其健康发展,为本国的经济增长提供累计和动力。中国发展现代化汽车工业正是在他人最鼎盛时期介入,困难之大不言而愈。面对世界上许多强大的竞争对手中国也必须有自己的发展方针,要在夹缝中寻找出路。 国研网 第二章 影响汽车市场发展的两项外部因素 汽车产品是大件耐用消费品。要形成这个消费市场必须待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同样也意味着消费汽车的必要外部条件要同步跟上。这里所指的是必要的公路和停车设施建设,能源储存和生产达到必要的规模。一

11、、中国的公路建设 根据国内有关主管部门统计,截止到97年底,我国的公路总里程为122.64 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为4771公里。而96年美国和日本的公路总里程分别达623.85万、114.23万公里;两国高速公路也分别达8.85万和5677公里。 另外,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的每车拥有道路长度与一些汽车大国相比确实从总体上反映出汽车市场还有相当的容量。下图反映一些国家情况。 但是根据交通部统计公路质量来看,情况并非完全如此乐观。表2-1反映的是截止96年底,各类等级公路细分及各占公路总里程的百分比。 表2-1 公路等级 总里程(万KM) 占总里程(%) 1、汽车专用公路 (高速、一、二级

12、公路) 1.933 1.63 2、一般公路 (二、三、四级公路) 92.874 (三、四级占83.59) 78.32 (三、四级占70.49) 3、等外级公路 23.77 20.05 总 计 118.58 100 注: 汽车专用一级公路包括全封闭的汽车专用公路和未封闭的普通一级公路。 通过公路分类看,约90%左右的公路质量并不适合汽车长途安全行驶,充其量这些道路大概是乡间用于拖拉机等农用运输设备的使用或用于停车用途。估计97、98年,尤其是上一年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公路总里程和质量都会有一定程度提高,这样为今后汽车市场扩大提供了空间。 二、中国石油工业应有更大发展 石油是支持汽车市场成长的又

13、一个重要因素。截止96年底,我国石油总产量1.5733亿吨,进口0.4537亿吨,出口0.2696亿吨,当年实际可提供量为1.7656亿吨。当年消费的总量为1.744亿吨。当年消费的汽、煤、柴和燃料油约共计1.2亿吨(其中汽油和柴油两项约共计0.7874亿吨)。这是工业和民用消费的总合(包括96年底1100万汽车保有量消费的燃油)。 从最近几年沿海走私燃油活动猖獗,政府下了极大努力才得以制服这一事实,反映国内旺盛的需求可见一斑。同时,此现象也可能说明,国内存在燃油供给的缺口。所以,在谈发展汽车市场时,石油工业的生产规模和燃油加工必须跟上。如把希望寄托在中国今后每年进口大量燃油来支持汽车消费看来

14、是不现实的。 另外从长远考虑,我国应该同步跟上国际环保汽车发展的潮流。国际上广泛关注的以太阳能和电能为动力的汽车制造技术有些有可能在近年内进入大规模实用阶段。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如何,令人们十分关注。在我国已经成熟的天然气技术应该尽快大规模推广应用。这些新型技术防止了人类破坏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把国家近期的经济利益和远期的经济利益相结合。 通过以上两个重点因素分析,可以看出它们都对汽车市场发展影响巨大。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看法,即针对我国汽车消费外部环境的改善,汽车市场的保有量确实还有相当的上升空间。另外,对汽车需求影响最大一条因素是人均财富高低。参照国际上经验,我国的经济必须有一个持续的快

15、速增长期,迅速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在扩大汽车消费时带动汽车工业的发展,支持汽车工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对国民经济有更大的贡献率。国研网 第三章 我国汽车工业剖析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的规模和生产水平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道路逐步走向正常。这段时期汽车工业的发展随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发展计划波动。外加缺乏明确的长远发展计划,汽车工业总是摇摆不定向前。 图3-1反映了81-97年我国汽车总产量、轿车总产量的关系。 从上图看,我国的汽车产量在92年前一直未突破100万辆,平均每厂产量十分低下。同国际上知名企业在产量上比较,97年世界10大汽车企业中任何一家企业的总产量均在100万辆以上(TOYOTA公司仅轿车一项的产量即在291万辆),而97年我国全国汽车全年总产量不足160万辆(158.26万辆)。 汽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