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0届高三上学期数学周练 练习1(文)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852545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0届高三上学期数学周练 练习1(文)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西省2010届高三上学期数学周练 练习1(文)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西省2010届高三上学期数学周练 练习1(文)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0届高三上学期数学周练 练习1(文)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0届高三上学期数学周练 练习1(文) 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丰城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数学周练1(文)时间:90分钟 总分:120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设集合,则满足的集合B的个数是( )A1 B3 C4 D82. 函数的定义域是( )A B C D3. 函数的反函数是( )A BC D4. 函数的反函数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 (如图1所示),则方程的根是( )A4 B3 C2 D15. 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 )A B C D.6.若关于的方程只有一个实根,则实数的取值为( ) A B C D7. 设偶函数f (x)=loga|xb|在(,0)上递增,则f

2、 (a+1)与f (b+2)的大小关系是( )Af(a+1)=f (b+2) Bf (a+1)f (b+2) Cf(a+1)f (b+2) D不能确定8. 已知,恒成立,则的最小值是( )ABC1D9. 若是偶函数,且当的解集是( )A(1,0) B(,0)(1,2)C(1,2) D(0,2)10.若函数使得方程恒有两个不等实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1.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为:明文对应密文例如,明文对应密文当接收方收到密文时,则解密得到的明文为( )A B C D12. 已知二次函数,m、

3、n是方程f(x) =0的两根,则a、b、m、n的大小关系可能是( ) Amabn Bamnb Cambn Dmanb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函数对于任意实数满足条件,若则_.14.函数的值域为_.15. 已知函数满足,则的值为 ;的值为 16. 定义在上的偶函数满足,且在上是增函数,下面是关于的判断:是周期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x1对称;在0,1上是增函数; .其中正确的判断是 .(把你认为正确的判断都填上)三.解答题(17、18每小题各10分,19、20每小题各12分,共44分;要求写出必要的解答步骤或文字说明):17. 已知函数满足且对于任意, 恒有成立.

4、 (1)求实数的值; (2)解不等式.18. 若是定义在上的增函数,且对一切满足.(1)求的值;(2)若解不等式.19. 设函数,其中,记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I)求函数的解析式; (II)画出函数的图象并指出的最小值.20. 已知二次函数,(1)若且,证明:的图像与x轴有两个相异交点;(2)证明: 若对x1, x2, 且x1x2,则方程必有一实根在区间 (x1, x2) 内;(3)在(1)的条件下,是否存在,使成立时,为正数.参考答案1. C,则集合B中必含有元素3,即此题可转化为求集合的子集个数问题,所以满足题目条件的集合B共有个.故选择答案C2.B由,故选B3. A 即 即 函数

5、的反函数为.4. C利用互为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得点(2,0)在原函数的图象上,即, 所以根为x=2.故选C5B在其定义域内是奇函数但不是减函数;C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D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奇 函数,是减函数;故选A6. D7. B由偶函数得,由函数递增性得,又8. C9. D由题意作的图象由图象易得.10.C.由数形结合知,函数与的交点有两个,故. 11. B理解明文密文(加密),密文明文(解密)为一种变换或为一种对应关系,构建方程组求解,依提意用明文表示密文的变换公式为,于是密文14,9,23,28满足,即有 ,选B.12.A13. 由得,所以,则.14. 令,则,故

6、函数值域为.15. 、316. 17. (1) 由知, 又恒成立, 有恒成立,故 将式代入上式得:, 即故 即, 代入 得, (2) 即 解得:, 不等式的解集为18. (1)(2)即上的增函数 19. (I)(1)当时,函数是增函数,此时,所以;(2)当时,函数是减函数,此时,所以;(3)当时,若,则,有;若,则,有;因此,而,故当时,有;当时,有;综上所述:.(II)画出的图象,如右图.数形结合,可得.20解:(1) 提示:可推出.(2) 提示:可令.证明.(3)略解: 假设存在符合条件的,则由已知得且.由(1)知,故有.,.令,可推得的对称轴.故在上有零点.即方程必有一根.进而推得当时,.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