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6版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 综合练5.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7852106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6版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 综合练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2016版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 综合练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2016版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 综合练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2016版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 综合练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2016版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 综合练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6版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 综合练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6版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 综合练5.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练5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幽州夜饮注张说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做边城将,谁知恩遇深。注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1)“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6分)答:(2)颔联中的“迟暮心”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分)答:2(2015唐山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野泊对月有感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近消息,眼

2、中群盗尚纵横。注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逋逃:愤激之词,意为漂泊无家。行朝:朝廷迁移不定。(1)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请简要分析。(5分)答:(2)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答: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金陵怀古许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注石燕:传说中的一种有

3、灵性的燕子,遇风雨则飞,风雨停则为石。洛中:古都洛阳。(1)第一首诗中“山形依旧枕寒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慨?(5分)答:(2)这两首诗同属怀古诗,但表达的主旨各有侧重,请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6分)答: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晁补之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余霞散绮,向烟波路。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帆低,傍前浦。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觉阮途穷,归心阻。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猿鸟一时啼,惊岛屿。烛暗不成眠,听津鼓。(1)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5分)

4、答: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6分)答: 答案精析限时规范综合训练综合练51(1)描绘了正值秋深风冷之时,在幽州边城的夜晚,风雨交加,吹动树林,只听见一片凄凉动人的萧瑟之声的景象,从而突出了边城之夜萧瑟、荒寒的特点。一方面渲染了“夜饮”的氛围,另一方面也为全诗奠定了愁苦的感情基调。(2)“恐美人之迟暮。”婉曲而深沉地表达了诗人因年老及仕途坎坷所生的愤懑之情。2(1)动静结合(或视听结合)。前一句写静景(视觉),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后一句写动景(听觉),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暗指兵荒马乱。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2)颈联表达了诗人的漂泊思归之

5、情。“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尾联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欲问行朝近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眼中群盗尚纵横”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3(1)拟人。寄寓了诗人对自然永恒、世事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2)第一首诗写当今“四海为家”,而故垒萧瑟荒凉,警戒当朝统治者吸取教训,居安思危,维护国家的统一。第二首诗写英雄已去,豪华已尽,只有“青山似洛中”,抒发了对人间万事多变的感慨以及对唐朝江山日益衰败的深沉忧思。(第二首诗答成“英雄虽去,豪华虽尽,而青山依似洛中,表达对金陵王气仍旧未终,繁华仍然可以相

6、继的信念”亦可)4(1)上片描绘了青山渐暗、红日西沉、余霞满天、江水东流、烟波浩渺、渔火迷坞的壮丽而又迷离的景象,勾勒了一幅日暮黄昏江景图。词人借助景物描写外化了贬谪的郁闷情怀、羁旅的迷茫心绪,为下片的抒情做了铺垫。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上片中的意象,从意象构成意境的角度分析其描写的图景。再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上片着重描绘了江上的景色,为下片抒写羁旅之情做了铺垫。(2)全词表现了词人羁旅的寂寞哀愁以及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向烟波路”几句,写词人回首来路,烟波浩渺,不禁想起千里外的京城,从而勾起被贬谪的愁怨和悲哀。词人还以阮籍自比,表达自己归心受阻、不得归隐田园的苦闷。又用“怪竹枝歌”“猿鸟”“暗烛”“津鼓”等意象烘托词人宦途羁旅的悲苦愁思。解析由标题可知,这是一首羁旅词。标题中的一个“贬”字对分析此词的情感有很大的提示作用。再分析此词所描写的意象,青山、红日、渔灯等景物是词人羁旅途中所见,这些景物的色彩是黯淡的,说明词人的心情也是黯淡的。“愁”“断魂”“伤”“怨”更是直接点出了词人被贬官的悲绪和羁旅的愁苦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