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用好一把金钥匙巧开五把民心锁(最新)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838528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用好一把金钥匙巧开五把民心锁(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冶金行业)用好一把金钥匙巧开五把民心锁(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冶金行业)用好一把金钥匙巧开五把民心锁(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冶金行业)用好一把金钥匙巧开五把民心锁(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冶金行业)用好一把金钥匙巧开五把民心锁(最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用好一把金钥匙巧开五把民心锁(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用好一把金钥匙巧开五把民心锁(最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好一把“金钥匙” 巧开五把“民心锁”江西省广丰县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的实践农村税费改革后,随着村提留、乡统筹的取消和义务工、积累工的逐步取消,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发展滞后的问题更显突出,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广大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村内道路、人畜饮水、沟道治理、小型提灌站等农村公益事业的建设,越来越成为群众盼、干部愁、矛盾大的一件难事。如何化解公益事业资金投入不足和群众需求迫切的矛盾?如何让农民积极参与到村集体公益事业之中?如何让公益事业建设资金实现效益最大化?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

2、成为打开这一桎梏和破解这一困局的一把“金钥匙”!2009年,作为江西省16个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之一的广丰县,以“紧扣民心,贴近民情,发挥民主,集中民智,撬动民力,助推民富,惠及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和乘数效益,在新农村中掀起了“一事一议”办公益事业的热潮,呈现出“人人议建设、户户参建设、村村比建设”的良好态势。短短一年来,广丰县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的村(居)就达87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39.9%,项目总投资4073万元,财政奖补资金630 万元,其中县级财政配套及整合其他资金600万元。目前,87个项目已竣工26个,

3、平均每个项目的奖补资金达7.4万元;其他项目都在如火如荼地施工中。全年共完成村内道路建设82公里,治理沟渠36公里,铺设自来水管道5000米,水利设施建设20处;项目全部实施后直接受益农户达 5.2万户,直接受益农村人口可达26.1万人。纵观一年来全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广丰县之所以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效,在人民群众中赢得良好口碑,关键在于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县情、贴近民情的的工作模式。这一工作模式归纳起来就是五句话:“三级联动,政策入户;村民点题,优选项目;集中民智、民主决策;资金捆绑,多元整合;专款专用、阳光操作”。用村民们的话来说,就是“用好一把金钥匙,巧开五把民心锁”。一、

4、创新举措1、三级联动、政策入户,巧开以往公益事业建设“一头热一头冷”的“消极锁”。为推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实施,广丰县成立了由县长担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以及由县宣传部、财政局、农业局、监察局、水利局等九个单位组成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县、乡、村把一事一议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齐抓共管、梯次推进的工作机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广丰县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进行广泛宣传,正确引导。通过干部进村入户、召开群众会、村务公开栏、悬挂宣传条幅等多种形式让群众充分了解和掌握“一事一议”的有关政策,做到家喻户晓、政策入

5、心,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过去,村内要办公益事业,资金申报是村干部的事,资金“跑”来了,资金使用还是村干部的事。广大农民作为村级公益事业的直接受益人却总是置身事外,成了不闻不问的“局外人”,从而出现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政府大包大揽、群众置身事外”的“一头热一头冷”现象。如今,通过广泛宣传和深入动员,使广大群众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心知肚明,豁然开朗,充分认识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利于发挥合力建设村级公益事业,使农民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一心一意跟党走,全神贯注搞建设,提高了建设美好家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2、村民点题、优选项目,巧开以往村

6、干部办实事、村民不认同的“矛盾锁”。哪些村级公益事业项目是村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受益面最广的民生项目,老百姓心中有一杆准称,镇村干部定了不算,决定权在于广大村民。广丰县在实施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两个“权力下放”,即将具体试点村的确定权交给乡镇,镇村将具体公益事业项目的选择权交给村民。这一创新举措,打破了以前兴办公益事业村干部说了算,群众只管出钱出力的常规。比如,洋口镇壶山村有一条通村道路,是9个村民组的农业生产必经之路。一直以来,路基不宽,路面不平,群众要求进行道路改造的呼声很高。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一致同意将村道改造列为“一事一议”建设项目,并迅速付诸实施。村委会

7、主任深有体会地说:“同样是为民办实事,只要村干部和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干起来就畅行无阻、特别顺利,可以说是不用扬鞭自奋蹄!”如今,通过筹资筹劳已经完成了3条村组道路的建设,比起以前村干部上门挨家挨户、苦口婆心地做动员工作,效率不知高了多少倍。3、集中民智、民主决策,巧开以往村办公益事业久拖难决、互相掣肘的“内耗锁”。广丰县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过程中,为了摆脱农村公益事业以往面临的“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困境,着重在“议”字上找准突破口,抓住契合点,明确提出了村里公益事业建什么、怎么建、建好后怎样管,必须要通过“一事一议”,要议出广泛共识,议出群众满意度,让广大农民的共同心声

8、成为主流意见。这一指导方针,使村民在兴办公益事业上有了自主发言权,由过去只负担不议事,转变为先议事再负担,群众出钱出力出得明白,同时从议事中增强了政策意识和集体意识,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通过实行“一事一议”制度,村内所有公益事业,都必须经过村民代表大会确定,群众有了充分的发言权与表决权,在施工过程中就减少了许多阻力。“一事一议”的过程,就是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就是集体行动的过程,这样做,党群干群关系更密切,村民建设家乡干劲更足。嵩峰乡石岩村66岁的徐海丰老人欣喜地说,自从实行“一事一议”制度以来,石岩村发生了三种明显地变化:一是胡搅蛮缠的人少,支持配合的人多了;二是推三阻四的人

9、少了,想办法出主意的人多了;三是不闻不问的人少了,热心公益的人多了!4、资金捆绑,多元整合,巧开以往新农村建设资金分散、各自为阵的“短缺锁”。“一事一议”建设项目的投入,主要是通过财政奖补引导村级筹资筹劳。广丰县积极探索和创新投入模式,引导各地以新农村建设规划为平台,将支农专项资金和“一事一议”奖补资金捆绑使用,项目整合,分别管理,各记其功,重点解决当前群众最急需、最现实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问题,实现整合互补的联动效应。这样一来,有效破解了过去各种专项支农资金各自为阵、力量分散、效率低下的矛盾,做大了公益事业投入的“蛋糕”,实现了“一事一议”资金投入效益的最大化。被列入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

10、政奖补试点的沙田镇溪淤村,村民们长久以来最大的愿望就是建造一条风雨无阻的平安桥,但苦于没钱迟迟不能开工。2009年,溪圩村通过财政“以奖代补”,把“一事一议”村内危桥重建与“村村通”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多元整合,筹集了10.26 万元资金,使多年的梦想终成现实。溪淤村大桥于去年12月底全部竣工,打开了村民出行创业的快速通道,受益群众达7600多人。去年,全县共整合项目29个,捆绑的各类支农资金达260万元,使 20多个村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的村级公益事业项目提前得以实施。5、专款专用、阳光操作,巧开以往广大村民对项目资金使用不放心、不踏实的“质疑锁”。为了杜绝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资金被挤占、截留

11、、挪用的不良现象,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广丰县制定了关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报账管理办法,并在县乡两级设立了“两个专户、一个专账”,即县财政局设立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专户,集中管理专项资金,负责报账支出管理;各乡(镇、街道)财政所设立“一事一议”筹资专户,确保资金及时足额进入专户,同时还设立了奖补项目专账,将村民筹资、集体积累和捐赠赞助等财政奖补资金统筹记账。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奖补资金充分利用“村财乡代管”管理平台,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直接支付、封闭运行”的管理模式,有效地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对奖补资金的约束和监督。为了更好地实施项目,各村都推选村民代表成立监

12、督小组、理财小组,监督项目健康顺利地推进。比如,吴村镇路源村峡源水渠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村里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质量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工作小组,还聘请多名村民当“质量监督员”、“计方计量员”、“村务公开员”,整个项目从施工到竣工都在村民参与和监督下实施,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财政补贴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还全面公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政策标准、实施办法、程序和服务承诺,对于财政奖补项目的建设规模、标准、用工耗时和物资的发放、领用、使用、结余等情况都一一向村民进行张榜公布,让每位村民的心中都有一本明白账、放心账、效益账。该项目最初预算投入8.5万元,但根据一事一议

13、资金使用和验收原则,实际使用5.6万元,节省了2.9万元。村民们纷纷表示:“奖补资金专款专用、阳光操作,真正做到了投到明处,用到实处,见到好处!”目前,广丰县财政奖补项目的落实呈现了速度快、成效好、花钱少、办事多、质量高、受益广、作用大的良好态势。二、显著成效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厚民生才能聚民心,顺民意才能保民安。一事一议制度,一头系着人民群众,一头连着党和政府,它事关新农村建设发展全局,事关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事关基层政权的巩固。通过一年来的实践,一事一议制度不仅在广丰县新农村建设中扎下了根,而且开枝散叶、香溢万家,扮靓了农村新面貌,提升了村民幸福指数,融洽了干群关系,巩固了农村基层政权

14、。其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一事一议”,巩固了基层政权。农村基层组织是党的基层政权,党的基层组织是否具有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基层政权是否巩固。关键在于农村基层组织能否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带领人民群众发家致富。通过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广大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心贴心、肩并肩地投入到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当中,充分发扬了我国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良传统,既增强了基层干部的责任感、事业心,锻炼和提高了基层干部为民服务的能力素质,又统一了群众思想,集中了百姓智慧,减少了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通过“一事一议”,人民群众从参与民主议事的行动中,从民生工程带来的切身利

15、益中,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到党的政策带来的阳光雨露,更加坚定了一心一意跟党走、齐心协力建家乡的信念,进一步推进和加强了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2、“一事一议”,凝聚了群众力量。人心齐,泰山移,“一事一议”让村民议自己的事、出自己的力、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霞峰镇三里村的通村主干道长800多米,路面坑坑洼洼,路基多处塌陷,群众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2009年,三里村主干道升级改造被列入一事一议项目来抓,村民们热情高涨,很快筹集到建设资金9.6 万元。工程开工后,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表现了前所未有的建设家乡的热情,从筹资到建设只用了短短60天,就将涉及9个村

16、民组的800米水泥路修建完毕,群众多年来一直强烈呼吁的行路难问题彻底解决。一年来,全县项目总投资4073万元,其中,村级筹资900万元,筹劳折资1200万元,县级配套及整合其他支农资金600万元,社会捐助743万元。3、“一事一议”,扮靓了农村面貌。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各试点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房像花园,喝水不用挑;出门水泥路,进城有公交;一事一议好,生活乐陶陶!”65岁的黄信海老人这样描绘村子里的崭新变化。走进沙田镇十六都村,宽阔的水泥大道干净整洁,几十盏高杆路灯矗立两旁,甘甜的自来水接进了农家厨房,里弄小巷、房前屋后干干净净,男女老少笑逐颜开,生活怡然自得,呈现出一派秀美、和谐的新农村景象。这一切,让人难以想像这里曾经是泥路坑洼、垃圾柴草乱堆、家畜粪便随处可见的脏乱之地。如今,十六都村还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该村村民张庆水喜滋滋地说:“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帮助村里解决了行路难、环境差的问题,我们能过上这么舒心的日子,都是因为党的惠民政策好!”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