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测五理.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837783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南昌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测五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西南昌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测五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西南昌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测五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南昌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测五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南昌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测五理.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度南昌市高三第二轮复习测试试卷理科数学(五)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为实数集,集合,则韦恩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首先确定集合A,B,然后结合Venn图求解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即可.【详解】求解分式不等式可得,求解二次不等式可得,则,韦恩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即.本题选择D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交并补运算,Venn图及其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2.在复平面内,复数的对应点坐标为,则的

2、共轭复数为(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首先确定复数z,然后求解的共轭复数即可.【详解】由题意可得:,则,其共轭复数为.本题选择A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坐标表示,复数的运算法则,共轭复数的概念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3.函数关于直线对称,则函数关于( )A. 原点对称 B. 直线对称 C. 直线对称 D. 直线对称【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函数图象的变换规律确定函数的对称性即可.【详解】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函数的图象,结合函数关于直线对称,可知函数关于直线对称.本题选择D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对称性

3、,函数的平移变换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4.已知实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基本不等式得范围,再根据绝对值定义得结果.【详解】由,知,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应用,考查基本求解能力.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值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流程图运行程序确定输出结果即可.【详解】结合流程图可知流程图运行过程如下:首先初始化数据:,第一次循环,满足,执行,此时不满足为奇数,执行;第二次循环,满足,执行,此时满足为奇数,执行;第三次循环,满足,执行,此时不满足为奇数,

4、执行;第四次循环,满足,执行,此时满足为奇数,执行;第五次循环,不满足,跳出循环,输出的值为.本题选择C选项.【点睛】识别、运行程序框图和完善程序框图的思路:(1)要明确程序框图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2)要识别、运行程序框图,理解框图所解决的实际问题(3)按照题目的要求完成解答并验证6.已知实数、满足线性约束条件,则其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先作可行域,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结果.【详解】满足约束条件,如图所示:可知范围扩大,实际只有,其平面区域表示阴影部分一个三角形,其面积为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区域含义,考查基本求解能力.7.

5、“”是“”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考查充分性和必要性即可确定“”与“”的关系.【详解】当时,满足,此时不存在,则充分性不成立;若,则,据此可得:,此时,满足,即必要性成立,综上可得:“”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本题选择B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8.如图,椭圆的上顶点、左顶点、左焦点分别为、,中心为,其离心率为,则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将转化为,再根据离心率求比值.【详解】由,得 而

6、,所以,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椭圆离心率,考查基本求解能力.9.甲、乙、丙、丁、戊五位妈妈相约各带一个小孩去观看花卉展,她们选择共享电动车出行,每辆电动车只能载两人,其中孩子们表示都不坐自己妈妈的车,甲的小孩一定要坐戊妈妈的车,则她们坐车不同的搭配方式有( )A. 种 B. 种 C. 种 D. 种【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排列组合问题的解法整理计算即可求得最终结果.【详解】解法一:不对号入座的递推公式为:,据此可得:,即五个人不对号入座的方法为种,由排列组合的对称性可知:若甲的小孩一定要坐戊妈妈的车,则坐车不同的搭配方式有种.本题选择B选项.解法二:设五位妈妈为,五个小孩为,对五个小

7、孩进行排练后坐五位妈妈的车即可,由于甲的小孩一定要坐戊妈妈的车,故排列的第五个位置一定是,对其余的四个小孩进行排列:;.共有24中排列方法,其中满足题意的排列方法为:,共有11种.本题选择B选项.【点睛】(1)解排列组合问题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按元素(或位置)的性质进行分类;二是按事情发生的过程进行分步具体地说,解排列组合问题常以元素(或位置)为主体,即先满足特殊元素(或位置),再考虑其他元素(或位置)(2)不同元素的分配问题,往往是先分组再分配在分组时,通常有三种类型:不均匀分组;均匀分组;部分均匀分组,注意各种分组类型中,不同分组方法的求法10.已知数列中第项,数列满足,且,则A. B.

8、C.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对数加法法则得,根据关系式得 ,联立方程解得.【详解】由,得,又,即,有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对数四则运算法则,考查基本求解能力.11.杨辉三角,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在欧洲,这个表叫做帕斯卡三角形。帕斯卡(1623-1662)是在1654年发现这一规律的,比杨辉要迟393年,比贾宪迟600年。右图的表在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里就出现了,这又是我国数学史上的一个伟大成就。如图所示,在“杨辉三角”中,从1开始箭头所指的数组成一个锯齿形数列:1,2,3,3,6,4,10,5,则此数列前16项和为( )A.

9、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分别考查每行第二个数和第三个数组成的数列,然后求和两次即可求得最终结果.【详解】考查每行第二个数组成的数列:,归纳推理可知其通项公式为,其前项和;每行第三个数组成的数列:,归纳推理可知其通项公式为,其前项和,据此可得题中数列前16项和为 .本题选择C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归纳推理的方法,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数列求和的方法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12.已知的一内角,为所在平面上一点,满足,设,则的最大值为(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三点共线的充分必要条件讨论的最大值即可.【详解】由题意可知

10、,O为ABC外接圆的圆心,如图所示,在圆中,所对的圆心角为,点A,B为定点,点为优弧上的动点,则点满足题中的已知条件,延长交于点,设,由题意可知:,由于三点共线,据此可得:,则,则的最大值即的最大值,由于为定值,故最小时,取得最大值,由几何关系易知当是,取得最小值,此时.本题选择A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形结合解题,三点共线的充分必要条件,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函数 ,则_【答案】4【解析】【分析】根据分段函数对应性,根据自变量大小对应代入解析式,即得结果.【详解】【点睛

11、】(1)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要先确定要求值的自变量属于哪一段区间,然后代入该段的解析式求值,当出现的形式时,应从内到外依次求值.(2)求某条件下自变量的值,先假设所求的值在分段函数定义区间的各段上,然后求出相应自变量的值,切记代入检验,看所求的自变量的值是否满足相应段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4.已知过抛物线的焦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则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抛物线焦点弦性质得,对照比较与所求式子之间关系,即得结果.【详解】由知,由焦点弦性质,而【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焦点弦性质,考查基本求解能力.15.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虚、实线画出的是某个长方体挖去一个几何体得到的

12、几何图形的三视图,则该被挖去的几何体的体积为_【答案】2【解析】【分析】先确定几何体,再根据长方体以及四棱柱体积公式求结果.【详解】根据三视图知长方体挖去部分是一个底面为等腰梯形(上底为2,下底为4,高为2)高为2的直四棱柱,所以【点睛】先根据熟悉的柱、锥、台、球的图形,明确几何体的展开对应关系,结合空间想象将展开图还原为实物图,再在具体几何体中求体积.16.数列是首项,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其前和为,存在非零实数,对任意有恒成立,则的值为_【答案】或【解析】【分析】分类讨论和两种情况即可求得的值.【详解】当时,恒成立,当时:当数列的公差时,即,据此可得,则,当数列的公差时,由题意有:,两式作差可

13、得:,整理可得:,即:,则,-整理可得:恒成立,由于,故,据此可得:,综上可得:的值为或.【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定义,数列的前n项和与通项公式的关系,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其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1)求函数的解析式;(2)当,且,求值【答案】(1);(2)【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得 ,结合对称轴方程可知,据此可得,则.(2)由题意可得,利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可得.【详解】(1) ,由题意其对称轴方程为(),知是其一条对称轴, ,得,即, .(2)由

14、, ,又, ,得,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三角函数解析式的求解,三角函数在给定区间上求最值的方法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18.如图:直线平面,直线平行四边形,四棱锥的顶点在平面上, , ,、分别是与的中点(1)求证:平面 ;(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见解析;(2)【解析】【分析】(1)连接,由题意可证得平面平面,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平面;(2)过作,以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可得平面的法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据此计算可得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详解】(1)连接,底面为平行四边形, 是的中点,是的中点, , 是的中点,是的中点, ,平面平面, 平面, 平面;(2)由平面,平行四边形,平面底面, , 四边形为矩形,且底面,过作,以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