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821385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冶金行业)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冶金行业)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冶金行业)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冶金行业)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省发改委 2006年9月8日)前 言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是指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城市相对密集、煤电化产业基础良好、农业较为发达、对俄开发合作前景广阔的我省东部经济区域,包括牡丹江、佳木斯、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六市。2005年,区域总面积13.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07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118.5亿元,分别占全省的30.6%、28%和20.3%,是我省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构筑东部煤电化基地,是省委、省政府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

2、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将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做大做强东部地区能源和煤化工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的客观需要;对于提高资源一体化配置效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形成廊带辐射互补、板块耦合联动的区域经济新格局,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规划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根据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制定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并注重与黑龙江省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和区域内城市的“十一五”规划相衔接。规划期为2006年至2010年,展望到2

3、020年。一、基础条件“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推进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包括:政策机遇难得。随着国家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改造重点企业等方面将给予优惠支持。在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家积极支持煤炭、电力等能源开发和煤制油、煤代油等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这些为我省煤电化基地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市场空间巨大。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和国际制造业大量向我国转移的共同推动下,我国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为我省加快煤电化基地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难得的市场机遇。区

4、位条件优越。东部地区城市相对密集,特别是以佳木斯为中心、辐射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的“一小时经济圈”,构成了环状煤炭产业集聚圈,有利于发挥优势产业集群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东部地区与俄罗斯毗邻,口岸众多,对俄开发合作空间广阔,潜力巨大。该地区交通便利,形成了包括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在内的比较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产业基础较好,以能源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各地谋划的一批重大项目成为载体和支撑,而且集聚了一批专业科技人员。自然资源富集。煤炭资源丰富,累计探明煤炭保有储量224.5亿吨,占全省煤炭储量的92%;煤炭品种齐全,品质优良,可以满足电力、煤化工、冶金、建材原料和动力用煤需要。水资

5、源丰富,松花江贯穿东部地区,区域内还有牡丹江、穆棱河、梧桐河等众多河流和向阳山、龙头桥、桃山水库等大型水库。矿产资源丰富,有石墨、硅线石、石灰石等20多种矿产资源,石墨矿储量和品位均居亚洲首位。制约因素。受发展阶段及现有体制机制的局限,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也面临三方面的制约因素。一是经济整体素质不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历史包袱沉重,就业矛盾突出,区域竞争力优势尚未形成。二是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能力较弱,中心城市服务功能不强,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不强。三是受行政管理体制局限,尚未建立有限资源一体化的规划与配置机制,区域产业发展与城市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还缺乏统筹考虑。二、总体思路(一)总体思路加快东部

6、煤电化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延长煤炭产业链为主攻方向,以做大做强煤炭、电力、煤化工产业为目标,走煤电化一体化发展的路子,整合和优化配置煤炭等各种资源,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煤电、煤化工产业向东部地区集中。加强煤炭资源勘探开发,开展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电力和煤炭化工,最大限度地推进煤炭深度开发,积极发展建材、冶金、农副产品加工、林木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医药等非煤产业,联动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农业,加强产业支撑体系建设。完善配套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一批规模大、技术水平高、技术转化能力强的煤电、煤化工项目,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使之成为具有优势和特色、在国际

7、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重要煤电化基地和全省重要经济增长板块,推动我省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二)基本原则根据上述总体思路,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统筹协调的原则。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培育的内在要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搞好产业专业化协作与空间合理布局,加强区域间分工协作,克服无序和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实现协同发展,形成东部煤电化基地的整体竞争优势。二是坚持突出特色的原则。顺应产业分工专业化与地域分工集群化发展趋势,围绕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快发展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产业和产品,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着力培育煤炭、电力、煤化工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

8、业集群。三是坚持合作开放的原则。充分利用国家逐步开放能源领域和支持开展国际间合作的良好机遇,抓住能源市场持续趋紧的有利时机,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特别是跨国企业参与煤电化基地建设。四是坚持科技创新的原则。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用信息化手段推动产业新型化。要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加大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推广力度,提高技术含量。五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资源开发、节约与保护并举,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建立资

9、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产安全型社会,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三)发展目标经济总量。到2010年,东部煤电化基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00亿元,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300美元。煤炭生产规模。煤炭产量达到1亿吨,煤炭资源回收率提高到45%,原煤洗选率提高到45%,煤矸石与煤泥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60%和15%。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95%,中型煤矿达到80%,小型煤矿达到30%。电站装机容量。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1600兆瓦,增加5800兆瓦,占全省电站装机容量的66%。煤化工产业规模。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达到510亿元,年均增长40%。新增生产能力

10、甲醇及下游产品300万吨,合成氨100万吨,化肥170万吨,煤焦油及精深加工能力80万吨。到2020年,东部煤电化基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00亿元,年均增长8.5%。煤炭生产规模达到1亿吨,煤炭资源回收率提高到60%,原煤洗选率提高到55%,煤矸石与煤泥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0%和30%。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95%以上。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850兆瓦,占全省电站装机容量的67%。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150亿元,年均增长20%。三、产业发展重点(一)煤炭1、资源勘探增加煤炭资源地质勘查投入,提高勘探装备和技术水平,努力提高煤炭资源探明程度,重点搞好煤炭资源的精查

11、、详查。继续加强主力煤田的资源勘探,根据矿区井田划分方案进行勘察区划分,提出勘探规划。坚持国有重点与地方煤矿勘探并重的方针,在继续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勘探的同时,加大地方煤矿的勘探力度。探索多方投入的商业性地质勘查新机制,实现找矿新突破。重点开展鸡西矿区的邱家、永丰、永庆一区勘探(精查)区、合作详查区,七台河矿区的铁南详查、马场西普查、七峰预查、岚峰区普查,双鸭山矿区的东荣四矿、集贤县升平深部详查、宝清七星河南详查、宝清大和镇预查、东辉详查、方盛普查,以及鹤岗矿区的鹤岗矿区深部预查、萝北延兴普查区、绥滨县永祥详查区等地区的资源勘探工作。2、煤炭生产稳定增加煤炭生产规模和接续产能,加快高产高效矿井建

12、设。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煤炭资源,对稀缺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加大褐煤开发力度。提高煤炭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制造能力,促进重大装备制造国产化,大力提高煤矿采掘机械化水平。加强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完善煤矿安全系统,改善煤矿安全基础条件,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加大煤矿联合改造力度,提高资源采收率。抓好小煤矿的安全管理整顿工作。重点推进鸡西矿区的杏花、东海、荣华、永庆一区等项目,鹤岗矿区的鸟山和新华矿井等项目,双鸭山矿区的东荣一矿、东荣二矿、东荣三矿、集贤矿、宝清鲁能、东荣四矿、顺发矿和七星河南等项目,以及七台河矿区的向阳立井、七峰矿井等项目建设。3、煤炭加工和综合利用煤炭洗选。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改造现有选煤

13、生产工艺,除推广洗煤水闭路循环技术外,重点采用先进的干法洗选技术,实现深度降灰脱硫,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在主要产煤地建设一批先进选煤厂的同时,在中小型煤矿较集中的地区,建设集中矿选煤厂,提高原煤入选比重及商品煤质量。动力配煤。在煤炭集散地建设配煤厂,支持现有选煤厂扩建和技术改造,在有条件的选煤厂配套建设配煤厂。水煤浆代油。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水煤浆代油项目,建设水煤浆厂配套输送设施,开发水煤浆生产和应用大型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设备。煤炭副产品综合利用。积极支持煤矸石、中煤、煤泥等低热值燃料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大力扶持以煤矸石、粉煤灰为原料加工新型建材项目的开发,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煤矸石、粉

14、煤灰综合利用技术和产品。重点建设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25万千瓦煤矸石电厂、龙煤集团鸡西分公司213.5万千瓦煤矸石电厂、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25万千瓦煤矸石电厂、龙煤集团鹤岗份公司热电厂扩建210万千瓦煤矸石机组、龙煤集团双鸭山分公司22.5万千瓦煤矸石电厂、七台河市25万千瓦煤矸石电厂等项目,支持鹤岗、鸡西、七台河煤矸石空心砖项目建设。4、煤层气(瓦斯)开发坚持井下抽放与地面勘探并举,煤层气开发利用与瓦斯灾害治理并重,加速煤层气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瓦斯综合治理。在鹤岗、鸡西、七台河等矿区进行煤层气参数井及生产试验井施工,初步实现煤层气商业性开发。完善井下瓦斯抽放系统,建立地面钻井抽放示范区,推

15、进我省煤层气产业化发展。加快建设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瓦斯抽采及民用燃气改扩建、发电,龙煤集团鸡西分公司、七台河分公司煤层气发电等项目。(二)电力1、电源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按照煤电一体化的模式,加快大型坑口电站和中心城市大型热电联产等电源与调峰电站项目建设。在大型坑口电站项目中优先建设褐煤煤电化一体化工程。根据中心城市发展需要,建设大型城市热电机组,解决城市供热问题。加快可再生能源利用,积极发展风电、水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清洁能源,优化电源结构。继续开展对俄购电。重点推进鹤岗电厂二期扩建1600兆瓦、双鸭山电厂三期扩建2600兆瓦、双鸭山热电2200兆瓦、鸡西煤电一体化或密山电厂2600兆瓦、七台

16、河电厂二期扩建2600兆瓦、佳木斯热电扩建2300兆瓦、宝清朝阳坑口电厂新建2600兆瓦、鹤岗电厂三期扩建、宝清七星河南煤电一体化、荒沟抽水蓄能电站、牡丹江煤电一体化河绥芬河热电公司新建工程等项目建设和前期工作。2、电网建设。进一步完善主干网架结构,提高北电南送的能力,增加国网的覆盖面积。有侧重地建设和改造城乡电网,不断提高二次系统的技术水平。完善和建设500千伏骨干网架,使其他电压等级电网与之协调发展。继续完善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探索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资源优化的途径。为完善我省500千伏主网架结构,配合东部电网电力外送,提高中部与东部电网交换能力,规划建设方林平包、鹤群方、佳绥哈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鹤岗电厂至群林、群林至方正二回、双群、群绥、绥肇、绥永500千伏输电线路。佳鹤地区逐步形成以500千伏群林变为中心的220千伏环网主体结构,鸡西地区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