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生物真题的复习知识点分类解析:必修3部分第1章.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27819403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4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高考生物真题的复习知识点分类解析:必修3部分第1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年高考生物真题的复习知识点分类解析:必修3部分第1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高考生物真题的复习知识点分类解析:必修3部分第1章.doc(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2008年高考生物各地高考试题分章汇总(必修3部分)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1、(08广东12)根据右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组织液中的CO:有害无益 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BC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及意义。血浆、组织液与淋巴间的物质交换都非常重要,通过物质交换保证了内环境中的鹅物质在不断变化并保持相对稳定性。若组织液回流受阻,则会出现组织水肿。通过CO2的体液调节,可使人体内环境中的CO2和02保持相对稳定。2、(08全国II2)下列关于

2、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答案:B解析:考查了内环境稳态的有关知识。食物消化后,才能被小肠所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经主动运输进入血液,再运输到全身各处被机体利用。体液是指人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其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如由于机体中含有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而使pH稳定在7.35-7.45,体温保持在37左右,渗透压约为770kPa。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条件之一。3、(08宁夏卷4)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人无氧呼吸的产物及人体中的酸碱缓冲物质。在长时间运动或进入高原等缺氧条件下,人体部分细胞会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酸性物质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引起pH的略微下降,起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血浆中的NaHCO3。 精品文档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