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素材新人教A必修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7788877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素材新人教A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素材新人教A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素材新人教A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素材新人教A必修1.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合中的方法 亲爱的同学们,首先祝贺你们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生,对于数学的重要性你们一定知道的不少,这里就不罗嗦了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那么怎样开好高中数学第一节这个头呢?注重逻辑思考的方法,如概括、类比、联想等教材就是通过类比熟悉的两个实数间的大小关系、运算,联想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运算这种由某类事物已有的性质,以类比、联想的方式猜想另一类似事物的性质的方法,是数学逻辑思考的重要思维方法加强三种集合语言的互译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它可以简捷、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教材从我们熟悉的集合(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等)出发,结合实例给出了集合的三种语言:文字语言、

2、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简洁、严谨,可大大缩短语言表达的“长度”,有利于推理计算;图形语言清晰、直观、形象,在抽象的数学思维面前,起着具体化和帮助理解的作用;文字语言自然、生动,能将问题所研究的对象的含义更加明白叙述出来尤其是刚接触抽象的符号语言,加强由符号语言到普通语言的互译,尤为重要例1 某班举行数理化竞赛,每人至少参加一科,已知参加数学竞赛的有27人,参加物理竞赛的有25人,参加化学竞赛的有27人,其中参加数、理两科的有10人,参加理、化两科的有7人,参加数、化两科的有11人,而参加数、理、化三科的有4人,请求出全班的人数思路解析:本题考查集合的运算,关键是把文字语言转化成符号语言,借

3、助于venn图,把问题直观表达出来,再根据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求出问题的解解:设参加数、理、化三科竞赛的同学组成的集合分别为A、B、C,由题意可知A、B、C的元素个数分别为27、25、27,AB,BC,AC,ABC的元素个数分别为10、7、11、4,画出venn图如图所示:可知全班人数为10+13+12+6+4+7+3=55(人)3. 注重数学思想的运用 数学思想是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数学知识的精髓,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本节中,最主要的是数形结合与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1)数形结合思想 “数”与“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数形结合,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因

4、此,他在高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节主要是venn图、数轴运用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例2 已知,若AB=,求的值.分析:由于都是无限集,可借助数轴的直观性进行分析,因为,故只能,同时,如下图解:由已知作出数轴如图, 根据题意可知,解得 方法归纳:一般的,当集合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或实数的一个无限子集时,集合间的运算常用数轴表示(2)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也是中学数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分类讨论的实质是化整为零例3 设集合,集合,若,求的取值范围.分析:集合A是确定的集合,集合B是随着参数而变化的,欲求的值,只需把已知中的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解:易知,BA,故分下面三种情况: 若0B,则=1,当=1时,当=时,B=0 A. 若,则,当时, A 若B=,则的=解之得综合 得:. 方法归纳:分类要不重不漏. 对于BA,要注意到B= 或 A 或 B=A三种情况. 所以也可以按B=、B=0、B=、B进行讨论.同学们,相信你注意到以上这些,再加上对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一定能旗开得胜!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