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生物试题

上传人:牙** 文档编号:127776238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生物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生物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生物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生物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生物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生物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生物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生物试题第卷(选择题 共4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5分。从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上将该项涂黑)1.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有H20生成或有H20参与的呼吸过程一定不是无氧呼吸A. B. C. D.2.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

2、能相同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3.下列关于细胞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含有糖蛋白、糖脂和胆固醇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C.ATP和ADP的形成与转化只能发生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D.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人线粒体必须经过两层生物膜4.在抗体分子的产生和分泌过程中,浆细胞内各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趋势是5.采用一定手段破坏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下列各项受影响最小的是A.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 B.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C.呼吸酶的合成 D.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6.离子泵是一种具

3、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人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7.在物质进出人体细胞的方式中,与下面两图曲线都符合的是A.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 B.白细胞吞噬病菌C.神经细胞排出Na+离子 D.尿素从肝细胞进入血浆8.下面关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可以具有相似的功能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C.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

4、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D.蛋白质被蛋白酶作用后不再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9.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消耗等质量的脂肪比糖类释放的能量更多B.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C.糖类可以在叶绿体、高尔基体中合成D.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10.生物实验中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可以让实验事半功倍,下列实验中材料选择合适的是A.西瓜中含糖多且易榨汁,是用来鉴定还原糖的好材料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易取材,可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藓类叶片薄,易透光,可用于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D.根尖伸长区细胞体积大,可以用于有丝分裂实验11.下列

5、关于HIV、幽门螺杆菌、人体肿瘤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含有DNA B.都具有增殖能力C.都属于原核生物 D.都含有核糖体12.玉米种子发育到玉米幼苗的过程中,关于细胞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主要以被动运输的方式从外界吸收水和无机盐B.玉米幼苗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C.储存于玉米种子的细胞内,可用于细胞代谢的水主要是自由水D.有机肥中主要是有机物,不能为玉米提供无机盐13.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旱环境下,植物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B.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0中的氢全部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C.H20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

6、C02还原成(CH20)D.贮藏中的种子不含水分,以保持休眠状态14.下表表示人体肌细胞受刺激后,细胞内钙含量和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时间/ms0306090120150180韩含量/(mmolmL-1)07.82.20.5000肌肉力量/N02.05.03.52.10.50表中数据可以说明A.细胞内钙浓度与肌肉收缩力量有关B.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不断增强C.从表中看出钙离子进入肌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肌肉在达到最大收缩力时钙浓度最高1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分子是在基因的指导下,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酶适于低温下保存,因为低温时酶的活性虽然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C.酶与激

7、素一样使用后立即被灭活,所以活细胞中需要源源不断地合成酶D.酶与无机催化剂都可通过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起催化作用16.胡杨是西北干早地区生命力极其顽强的一种树木,其发达的根系可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该种树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A.水 B.蛋白质 C.无机盐 D.脂肪17.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H202的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数据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酶具有催化作用和专一性B.图乙曲线出现AB段的原因最可能是过氧化氢酶的数量有限C.图丙所示实验的自变量为溶液中H202量,因变量是酶的活性D.用淀粉为实验材料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也可得到图丙所示

8、结果18.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呼吸作用19.研究人员从木耳菜中提取过氧化物酶(POD),分别与四种不同酚类物质及H202进行催化反应,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酚类物质的浓度对POD活性的影响B.当底物浓度为0.08mmolL1时,POD催化酚类2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酚类3C.由图乙可知,H202浓度过高会抑制POD的活性,降

9、低H202浓度后POD活性一定会 恢复D.H202对POD活性的影响与温度和pH对POD活性的影响相同20.叶肉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A.02的产生 B.H20的生成 C.H的消耗 D.ATP的合成21.下图表示温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30条件下植物有机物积累最快 B.40 条件下植物有机物总量下降C.55 条件下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D.60 条件下植物不再进行呼吸作用22.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尖成熟区细胞比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长B.一个四分体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4条脱氧核苷酸链C.有丝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

10、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分裂后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23.如图表示某动物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c最适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B.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间是a、b、dC.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环境温度D.从b到b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24.将一块3cm3cm6cm的含酚酞的琼脂块切成二块边长分别为1cm、2cm、3cm的正方体。将3块琼脂块放在装有NaOH的烧杯内,淹没浸泡1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琼脂块增大,NaOH扩散速率减小B.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增大C.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增大D.随琼脂块

11、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的比例增大25.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的过程中,染色质变成了染色体且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B.在植物细胞分裂的丁戊过程中,高尔基体活动会加强C.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26.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B.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伴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和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D.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配子多样性的唯一原因27.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

12、,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如图),检测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可作为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PCNA经核糖体合成,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B.曲线表明PCNA可能辅助DNA复制C.高等动物细胞中PCNA可能与中心体在分裂前期的复制有关D.癌细胞内的PCNA含量较正常细胞高28.如下左图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A.与B.与C.与D.与29.下列几种细胞分裂时,始终观察不到染色体的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蚕豆的雄蕊 大肠杆菌细胞 蛙的红细胞 蝗虫的精

13、巢 A. B. C. D.30.某生物的一个细胞刚刚完成着丝点分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着丝点分裂会导致DNA数目加倍B.此时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的分裂方式不可能是无丝分裂D.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该生物体细胞的两倍31.下列有关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四分体包含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B.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C.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D.人的精原细胞中有23个四分体32.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点,其中错误的是A.次级精母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核的DNA分子数目相同B.减数第二次

14、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DNA分子数目相同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33.某生物的基因型是AaBb,如图是其体内一个细胞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该细胞肯定发生过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C.A与a的分离仅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D.若减数第二次分裂出现差错可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34.某研究者对兔子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镜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下列正确的是 A.图中甲、乙、丙、丁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B.只有甲称为初级精母细胞C.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一定相同D.若对卵巢切片进行显微镜观察,无法看到和乙细胞同时期的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卵母细胞在卵巢中不能分裂到该时期35.下图表示用胸苷(TdR)双阻断法使细胞周期同步化,其中甲表示正常的细胞周期,G1、S、 G2、M期依次分别为10h、7h、3.5h、l.5 h;乙表示经第一次阻断,细胞都停留在S期;丙表示洗去TdR恢复正常的细胞周期;丁表示经第二次阻断,细胞均停留在G1/S交界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需要对细胞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以便于显微镜下观察B.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