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守株待兔》教案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2777068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守株待兔》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守株待兔》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守株待兔》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守株待兔》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守株待兔》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守株待兔》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守株待兔》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守株待兔教学目标1.会认“宋、耕、释、冀”4个生字,会写“守、株、待、宋、耕、触、颈、释、其”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知道“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资 料 库课前搜集: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宋、耕、释、冀”4个生字,会写“守、株、待、宋、耕、触、颈、释、其”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环节一、单元整体导入导入语:同学们,爸爸、妈妈一定给你们讲过

2、不少寓言故事吧,故事虽短但很有趣,都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二、板书课文题目过渡语: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看看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三、资料分享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清单(一)任务: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读一读:借助课文中标注的拼音大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一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难写的词语每个读写两遍。新词如下:守株待兔 宋人 耕者 触株 折颈容易读错的: 难写的: 写一写: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写在生字表下面),并选择一个生字进行拓展(形近字、名言、诗句等)。我选择的生字是 我给它找的形近字是 我能给它们分别组

3、词: 我看到这个字想到了: 温馨提示:自学完成后,小组长检查“自学清单(一)”中的任务并做好评价记录。想一想: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二、组内交流交流内容:1.朗读课文。2.读会认字,提示哪些字容易读错。3.会写字的组词、拓展,提示哪些字容易写错。4.初步感知课文。三、全班展示按照自学清单,请四个小组展示自学情况。分别展示:“读一读”“标一标”“写一写”“想一想”后教环节精彩预设与点拨预设1会认字提示:宋:声母是s,不是sh;能把字音全部读正确得1颗星。耕:应读“gng”,不读“gng”;释:读“sh”,不读“s”;冀:读“j”,不要读成“bi”。点拨:结合形近字

4、学习“释”;联系生活学习“耕”。预设2会写字1.观察生字结构:(1)“株、待、耕、释”都属于“左窄右宽”;(2)“守、宋”都是上下结构;(3)“触、颈”左右要写匀称;(4)“其”最后一笔是点。2.教师重点指导、示范:耕、释。预设3对于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灵活纠正、指导。检测环节自学检测反馈过渡语:孩子们,老师看到你们都自学得很认真,相信你们的自学效果肯定不错。请在小组内自测一下!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横线。宋朝(shng sng) 耕种(gng gng)2.看拼音,写词语。shu zh di t sng cho gng d ch jio jing xiang sh

5、 fng q sh 3.比一比,组词语。株( ) 颈( ) 待( )珠( ) 项( ) 侍( )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自学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梳理自己的收获或反思自己的不足。第2课时课时目标知道“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教学环节导入课文,板书课文题目过渡语: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用提问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清单(二)1.课文题目是什么意思?2.是什么事让宋人产生了守着树桩等兔子的想法?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3.说说那个种田人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4.文中的宋人是

6、一个怎样的人?5.假如你从宋人身边走过,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6.课外搜集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二、小组交流交流内容:1.根据小组人数,组长合理分配问题。2.一人说,其他人听,听后纠正、补充,发表自己的意见。三、全班展示请四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质疑。每个小组展示一个问题。后教环节精彩预设与点拨预设1课文题目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当指导。参考答案:守着木桩,等待兔子。预设2是什么事让宋人产生了守着树桩等兔子的想法?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学生读课文,分小组讨论。教师指导。参考答案: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预设3说说那个种田人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当点拨,只要合理即可。预设4从文中“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一句可以看出种田人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预设5假如你从宋人身边走过,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想象。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当点拨,只要合理即可。参考答案:做任何事都应该积极主动,不能老想着有意外收获。理解正确得2颗星。检测环节1.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释”的意思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2.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本课小结人在很多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希望每一个同学,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都不要为了一只兔子,而失去了整片田地。板书设计守株待兔原因 捡兔子 做法 丢下农具等兔子 结果 没有得到兔子拓展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