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历年期末考试重点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766188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历年期末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历年期末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历年期末考试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历年期末考试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历年期末考试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历年期末考试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历年期末考试重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信用货币:是国家法律规定强制流通的,不以金银为基础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信 用货币载体包括纸币、银行存款、信用卡、电子货币等。2.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国家以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3.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就是两种实际比价与法定比价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比价高的货币为良币,实际比价低的货币则是劣币,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良币被收藏、熔化,从而退出流通,劣币反而充斥市场。这一规律也称为“格雷欣法则”。4. 有限法偿:就是一次支付中有法定支付限额的限制,超过一定的数量,收款人有权拒绝 接受。辅币具有有限法偿能力。5. 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的

2、价值转移。6. 高利贷信用:是最古老的信用形式,是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以收取高额利息为目的一种信用关系。7. 商业信用:就是企业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包括赊销商品延期支付和预付货款。8. 银行信用:就是银行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向企业提供的信用。9. 国家信用:就是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通过举债来筹措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10. 消费信用:就是银行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向企业提供的信用。11. 直接融资:就是融资双方不通过金融机构而直接见面实现融资,比如股票、债券的发行和购买等。12. 间接融资:就是融资双方不直接见面而是通过银行或金融机构来实现融资。13. 利率:是在一定时间内所获得的利息和所贷金额

3、的比率,即利息额与本金之比。14. 名义利率:是指合同利率或挂牌利率,是支付利息的依据。15. 实际利率:指根据已知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推算的结果,反映实际获利的水平。16. 基准利率: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在国外,通常以中央银行再贴现利率为基准利率;在我国,基准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17. 货币头寸:又称现金头寸,是指商业银行每日收支相抵后资金过剩或不足的数量,这是同业拆借市场的重要交易工具。18. 货币市场:又称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和一年以内的资金市场。19. 有效市场:是指市场上各种证券的价格能够充分、及时地反映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即如果

4、在市场上根据一组信息从事交易而无法赚取经济利润。20. 看涨期权:又称买入期权,它使期权的持有者拥有在规定时间内以协议价格向期权出售者买入一定量商品、证券、或期货的权利。21. 开放基金:开放基金的发行总额不固定,可以视经营策略与实际需要连续发行。投资者可随时从基金购买更多的股份,或要求基金将自己手中的股份赎回,以换回现金。开放基金的股份价格取决于该基金所持有的全部证券组合的净价值,即基金的净资产价值。22. 封闭基金:封闭基金的股份相对固定,一般不向投资者增发新股或回收旧股。但投资者购买股份后可以将它在二级市场上卖出,从而换回现金。和其他证券一样,封闭基金的股份价格是由它的供求决定的。23.

5、 同业拆借:是指银行之间相互提供的短期资金融通,即需要准备金的银行向右剩余准备金的银行借款。同业拆借通常是通过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进行,即通过中央银行把款项从拆出行账户划转到拆入行账户。24. 回购协议:即银行再卖出证券的同时承诺在未来某日购回,实际上是银行以证券作为担保品借入资金。大多数回购协议以政府债券做担保。25. 中间业务:是银行不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在办理中间业务时,银行只是以中间人的身份出现,为顾客提供各类服务。常见的中间业务有结算、信托、租赁、代理、咨询等等。26. 贷款承诺:是银行再未来特定时期内,向客户按事先约定的条件发

6、放一定数额贷款的诺言。分为可撤销承诺和不可撤销承诺。27. 流动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个命题,即当利率低到不能再降时,货币需求无限大,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都会被人们持有。28. 单一规则:是佛里德曼提出的一种货币政策主张,即单一地控制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始终不变地以一种固定的比率增加,并大致与经济增长率相适应。29. 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基础货币供应增加后,货币存量不是简单地以1.:1的比例增加,由于存款机构的信用创造,货币存量的增加量会以基础货币增加量的若干倍数扩张。这种倍数关系用式子表达出来即:m=M/B或m=M/B30.

7、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可以从货币的来源和运用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从货币的来源看,它是货币当局(中央银行和财政部)的货币供应量;从运用看,它由商业银行的准备金(R)和流通中的通货(C)组成。31. 内生变量:所谓内生变量,也叫非政策性变量,它是指在经济体系内部由纯粹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这种变量通常不为政策左右,例如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利率、汇率等经济变量。32. 外生变量:所谓外身变量,又称政策性变量,是指经济机制中受外部因素影响,而非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33. 通货膨胀:是由于流通中货币过多而引起的货币不断贬值,商品和劳务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34. 消费物价指数:是

8、生活消费品的报告期价格与基期价格之比,它反映生活消费品的价格变化,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一个指标。35. 通货紧缩:是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一种经济现象。36.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措施。37. 法定存款准备率:是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上缴的中央银行的比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38.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请求再贴现时,中央银行扣除的利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可以调节货币供应量。39.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

9、供应量。40. 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和权力,劝告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按照中央银行意愿行事,以达到影响银行业务符合政策目的的要求。41. 内部时滞:是指从经济和金融形势发生变化需要中央银行采取政策行动时始,到中央银行实际采取行动时止的这段过程。它又可分两部分:1,认识时滞2,行政时滞。42. 外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采取货币政策行动之日起,到对经济活动发生充分影响时止的这段过程。它也可分为两部分:1,转向时滞2,生产时滞。43.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不愿意或者不能履行合同而造成的风险。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这种风险不仅存在于货款贷款业务中,也存在于其他业务中,如

10、担保、承兑、证券投资等。44. 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无力为负责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即当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获得足够的现金,从而影响其支付能力。45. 利率风险:指利率变动给经济主体造成损失的可能性。46. 资本充足率:是指银行资本对其经加权计算的风险资产的比率。规定资本充足率的目的是促进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保证银行有充足的资本抵消风险损失,提高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和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47. 存款保险制度:是国家通过建立存款保险机构对银行存款进行保险,以免在银行破产时存款人遭受损失的制度。这一制度的基本功能,一是保护银行存款人利益;二是维持信用秩序,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

11、48.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示的对外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部国际收支基础上的系统记录和总结的一种统计表,它集中反映一国或地区的国际收支状况。49. 经常项目: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主要项目,反映经常性的经济往来,主要包括贸易收支、服务收支和无偿转让。50. 资本项目: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重要项目,反映资本的流出和流入状况,一般分为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两类。51. 平衡项目: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重要项目,用以对经济项目和资本项目收支差额进行弥补,以达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该项目包括官方储备、错误与遗漏两大项。52. 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或欧式标价法,

12、即用若干数量的本币表示一定单位的外币,或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若干本币的一种测量汇价的方法。53. 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或称美式标价法,是用若干数量的外币表示一定单位的本币,或是一一定单位的本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外币的一种方法。54. 金融创新:是指在金融领域内各种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具体是指金融业突破多年的传统,在金融工具、金融服务、金融技术、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明显的创新。金融创新的主体式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是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出于对微观利益和宏观利益的考虑。55.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一笔在未来可生产较稳定、可预见现金

13、流而本身又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行为过程。其基本交易机构是资产的原始权益人将要证券化的资产剥离出来,出售给一个特设机构,这一机构以其获得的这项资产的未来现金收益为担保,发行证券,以证券发行收入支付购买证券化资产的价款,以证券化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向证券投资者支付本息。56. 风险投资:所谓风险投资(英文原文Venture Capital)是指把资本投向蕴藏着较大失败危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开发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57. 金融相关率:衡量金融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金融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

14、。金融活动总量一般用金融资产总额表示,经济活动总量可用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相关率会上升,在达到一定水平后,将会趋于稳定。58. 金融抑制: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爱德华肖对发展中国家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所提出。根据他们的观点,金融抑制是指一国金融制度落后,政府对金融干预过多,压抑金融发展,而受到抑制的金融反过来又阻滞经济的发展。59. 金融深化:针对金融抑制提出的政策措施。是指政府放弃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过度干预。放松对利率与汇率的管制,使之能充分反映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的供求,从而有利于储蓄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西方学者认为,金融深化就是进入自由化。简

15、答题:60. 货币制度有哪些构成要素,它是如何演变的?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货币材料;货币单位;各种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金准备制度。从理论上讲,任何形态的货币流通都可以规定响应的货币制度。但实物货币条件下,货币品质不一,价值也不尽相同,价值标准不易确定,所以难以形成统一的货币制度。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才开始建立规范的货币制度,其演变过程是:由银本位到金银复本位,再到金本位,最后过渡到当今的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61.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1,黄金退出流通,银行券与黄金没有联系。2,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它由银行券和银行存款构成。3,银行券由国家法律规定强制流通,是法定的

16、支付手段。而银行存款货币则可以随时兑换成银行券。4,信用货币是通过银行信用渠道进入流通的。5,国家队货币流通的调节日益加强。62. 商业信用有何特点、作用、局限性?商业信用的特点是:借贷双方都是企业;借贷的客体是商品;借贷行为与商品买卖紧密联系。商业信用的作用有:能够克服流通中货币量的不足,创造信用流通工具,促使商品的流通;促使滞销商品的销售,避免社会财富的浪费;加速短缺商品的生产,尽快实习生产的均衡。商业信用的局限性:规模受到限制;使用方向受到限制。63.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区别和联系?1,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商业信用借贷双方都是企业,借贷的客体是商品,借贷行为与商品买卖紧密联系,但他有规模和使用方向的局限性。而银行信用借方是企业贷方是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