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行业)如何学好生物化学物理知识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756083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科技行业)如何学好生物化学物理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生物科技行业)如何学好生物化学物理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生物科技行业)如何学好生物化学物理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生物科技行业)如何学好生物化学物理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生物科技行业)如何学好生物化学物理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科技行业)如何学好生物化学物理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科技行业)如何学好生物化学物理知识(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生物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学知识,更要学方法。清华网校的学习方法栏目由清华附中名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附中优秀学生学习心得组成,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的,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事半功倍。生物学科虽然在中学课程中不是主要学科,但是生物学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它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的带头学科,将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人类社会在新世纪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和健康问题将更加突出,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科学的进步;而且生物学在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学好生物。下面我们就听听清华大学附

2、属中小学网校的老师对学好高中生物学的一些建议:一、高中生物的基本学习方法 1. 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先记忆,后理解”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理科不一样的特点。对于大家学习了许多年的数学、物理、化学来说,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思维要素同学们已经一清二楚,比如:数学中的未知数 X 、化学中的原子、电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对于生物学来说,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即思维元素却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同学们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

3、 2. 弄清知识内在联系,“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如:关于DNA,我们会分别在“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三个地方学到,但教材中在三个地方的论述各有侧重,同学们要前后联系起来思考,既所谓“瞻前顾后”。又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时,我们会学习许多细胞器,那么这些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有何异同呢?这需要大家做了比较才能知道,既所谓“左顾右盼”。3. 深刻理解重点知识,读书做到“六个W” 对于一些重点和

4、难点知识,大家要深刻理解。如何才能深刻理解呢?大家读书时要时时思考“六个W”。这六个W分别是: Who 谁或什么结构What 发生了什么变化或有什么How 怎样发生的When 什么时间或什么顺序Where 在什么场所或结构中发生的Why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大家在思考中经常将这六个 W连起来思考肯定会有不小的收获。除了上述三点以外,同学们还要坚持在学习中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用辛勤的汗水和科学的方法一定可以换回优异的生物学习成绩!二、高中生物的三个理论联系实际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

5、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联系自然实际 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花园、动物园、庭院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生长,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2. 联系生产实际 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否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有利于原理的掌握。 3. 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

6、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三、高中生物常用的记忆方法1. 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 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 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3. 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 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

7、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4. 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 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例如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就很复杂,但它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无论是哪一类有机物的代谢,一般都要经过“消化”、“吸收”、“运输”、“利用”、“排泄”五个过程,这十个字则可成为记忆知识的纲要。 5. 衍射记忆法 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 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

8、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以细胞为核心,可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现、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等知识。二、化学 化学科试题旨在测试考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试题还应考查考生初步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观察、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一)能力要求 1.观察能力 能够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以及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的能力。 2.实验能力 (1)用正确的化学

9、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4)能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5)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或评价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3.思维能力 (1)对中学化学应该掌握的内容能融会贯通。将知识点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地存储,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2)能将化学问题分解,找出解答的关键。能够运用自己存储的知识,将它们分解、迁移转换、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应用能力。(3)能将化学信息(含实际事物、实验现象、数据和各种信息、提示、暗示),按题设情境抽象归

10、纳、逻辑地统摄成规律,并能运用此规律,进行推理 (收敛和发散)的创造能力。(4)对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5)通过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论证,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选择和评价的能力。(6)将化学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和推理(结合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4.自学能力 (1)敏捷地接受试题所给出的新信息的能力。(2)将试题所给的新信息,与课内已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这四种能力范畴,事实上是有重叠交叉的。一个试题可以测试多种能力或是一种能力中的多个层次。 (二)考试范围及要求 为了便于

11、考查,将高考化学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一般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和化学

12、计算五个方面。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l.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了解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初步了解原子团的定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 (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3)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4)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含

13、义。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 3.化学中常用计量 (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 (2)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gmol-1)、气体摩尔体积(Lmol-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molL-1)、阿伏加德罗常数。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4.化学反应与能量 (1)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掌握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配平反应

14、方程式。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初步了解新能源的开发。 5.溶液 (1)了解溶液的含义。 (2)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3)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 (4)初步了解结晶、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的概念。 (5)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 6.物质结构 (1)了解原子的结构及同位素的概念。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以第1、2、3周期的元素为例,了解原子核外电子

15、排布规律。 (3)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初步了解氢键。 (4)了解几种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及其性质。 7.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 (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IA和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及其与反应速率之间的联系。(3)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含义。理解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4)以合成氨工业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