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行业)传染病及其预防(生物教案)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749428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科技行业)传染病及其预防(生物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物科技行业)传染病及其预防(生物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物科技行业)传染病及其预防(生物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物科技行业)传染病及其预防(生物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物科技行业)传染病及其预防(生物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科技行业)传染病及其预防(生物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科技行业)传染病及其预防(生物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能力目标: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教学准备

2、:多媒体电子课件;教学方法:讲述法、演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是我们将要学习的最后的一个单元。到底健康是什么呢?生: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师: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将较全面地理解如何健康地生活,并关心和帮助他人。学习传染病和免疫的基础知识,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成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师:每个人几乎都得过传染病。传染病对于我们健康的威胁很大。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对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能力的提高,传染病曾一度被人类遏制住肆虐的脚步。但是,这

3、些年来,不仅肺结核、疟疾和鼠疫等过去几乎销声匿迹的传染病又卷土重来,而且还出现了艾滋病、埃博拉病毒和克雅氏病等一些新的传染病。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还远未结束,丝毫懈怠不得。请同学们阅读书: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新课讲授】师:请同学们看书P68表格中所列的疾病名称,其中哪些是传染病呢?生: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结核、结膜炎、蛔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都属传染病。师:回答的非常正确。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和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师: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师: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叫病原体。师:根据致病的病原体,传染病可以分成三种类

4、型: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师:请同学们完成资料分析附:资料分析答案:1.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空气传播。当流感病人在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散布于空气中,如果这些带有飞沫的空气被周围的人吸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因此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老人和小孩体质差,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弱,所以更易患流感。2.将甲肝患者用的碗筷同家人的分开,目的是将甲肝患者遗留在碗筷等餐具上的甲肝病毒与健康人隔离开,这样可以避免健康人感染上甲肝。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这样做可以将餐具上的细菌和病毒杀死,避免顾客染上传染病。3.要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

5、感人群三个环节。师:由资料我们可以发现,传染病必须经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才有可能在人群中流行。师: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师:你能分别说出流感、肝炎和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吗?生:流感肝炎艾滋病传染源流感患者和流感病毒携携带者肝炎患者和肝炎病毒携携带者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毒携携带者传播途径飞沫传播体液体液易感人群对流感病毒抵抗力弱的人对肝炎病毒抵抗力弱的人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师:掌握了传染病的传染途径,我们就可能有效的控制

6、传染病的传播了。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师:联想到我们国家年发生的疫情,大家能否想象得到当时各项措施实施的原因呢?生:控制传染源:将发现感染的患者立刻隔离;切断传播途径:对患者隔离,对病房定期消毒;保护易感人群:戴口罩;研制疫苗。师:传染病的预防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不懈,反复进行,对一些已经消灭的传染病,也不能放松警惕,要防止死灰复燃或从境外传入。板书设计: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一传染病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和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进行传播的疾病。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分类: 细菌性传染:病原体为细菌;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体为病毒;寄生

7、虫性传染病:病原体为寄生虫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教学后记:附:几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和临床特征简介类别病名病原体临床症状呼吸道传染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病毒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有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白喉白喉杆菌白喉杆菌外毒素使咽、喉、鼻等处黏膜坏死形成假膜和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乏力、恶心、呕吐、头痛等,严重者可引起心肌炎和神经瘫痪百日咳百日咳杆菌起病时先有呼吸道卡他症状,以后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了常伴有特殊吸气吼声(如鸡鸣)猩红热-溶血性链球菌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细

8、小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病毒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并有延及各种腺组织或脏器的倾向。腮腺肿胀以耳垂下方为中心,局部皮肤紧张,触之有弹性和压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脑膜炎双球菌发热、头痛、呕吐、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肺结核结核杆菌缓慢起病、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咳嗽、咯血等消化道传染病病毒性肝炎肝炎病毒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或肝区痛)、乏力,肝脏多肿大、肝功能障碍,有或无黄疸伤寒伤寒杆菌有持续性发热、特殊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白细胞降低等蛔虫病蛔虫有肠道症状如腹痛,在上腹部和脐周,常反复发作,有时伴食欲不佳、恶心、呕吐、腹泻和便秘,

9、大便中常含有未消化的食物。蛔虫可呕出,或从肛门爬出,或随粪便排出绦虫病绦虫以大便中发现虫体节片最为常见。部分患者有腹泻、食欲亢进、恶心、体重减轻等;少数患者有头痛、乏力、便秘、头晕、神经过敏等蛲虫病蛲虫多数患儿无明显症状,仅在雌虫移行至肛门周围产卵时引起肛门和会阴部搔痒,尤以夜间为甚,往往影响睡眠细菌性痢疾痢疾杆菌急起高热、腹痛、腹泻、排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血液传染病疟疾疟原虫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脾肿大与贫血等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乙脑病毒发病急骤,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脑膜刺激征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黑热病杜氏利什曼原虫长期不规则发热、消瘦、进行性脾肿大和全血细胞减少症等丝虫病丝虫(我

10、国仅有班氏和马来丝虫)早期主要表现为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晚期则出现淋巴管阻塞所引起的症状,如象皮肿(病变部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增厚,皮肤粗糙,逐渐变硬等)流行性出血热一般认为是病毒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类别病名病原体临床症状体表传染病狂犬病(也叫恐水症)狂犬病病毒兴奋、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炭疽病炭疽杆菌皮肤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的广泛水肿,伴有毒血症症状破伤风破伤风杆菌毒素牙关紧闭、强直性痉挛、阵挛性痉挛等血吸虫病(流行于我国的为日本血吸虫病)血吸虫(日本血吸虫)尾蚴侵入处可能出现痒感的红色点状丘疹。可出现发热、贫血、腹泻、肝脾肿大、腹水多等症状等沙眼沙眼衣原体有异物感、畏光、

11、流泪、很多黏液或黏脓性分泌物,发生角膜血管翳;晚期常因睑内翻等后遗症,损害角膜,影响视力疥疮疥虫皮肤有针头大小的丘疹和水疱,疥虫道(隧道)蜿蜒弯曲。自觉奇痒,尤以夜间为甚癣头癣黄癣菌或断发癣菌、铁锈小孢子头发无光泽,脆而易折断,头发有时发红,有脱屑或结痂手癣表皮癣菌或毛癣菌可有水疱、脱屑、皮肤增厚和裂开等甲癣(俗称“灰指甲”)多为毛癣菌少为表皮癣菌或念珠菌甲板常失去光泽、增厚、变形足癣(俗称“脚湿气”)表皮癣菌、毛癣菌、足跖毛癣菌表现为水疱、脱屑、浸渍、增厚麻疹概述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合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病因(一)传染源:患者

12、为唯一传染源。一般认为出疹前后5天均有传染性。(二)传播途径:患者咳嗽、喷嚏时,病毒随飞沫排出,直接到达易感者的呼吸道或眼结合膜而致感染。间接传播很少。(三)易感人群:未患过麻疹,也未接种麻疹疫苗者均为易感者。病后有较持久的免疫力。症状潜伏期为1014天。本病典型经过分三期。(一)前驱期:又称出疹前驱期,持续24天,但体弱,重症或滥用退热剂者可延至78天。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急起发热,咳嗽、流涕、喷嚏、畏光流泪,结膜充血、眼睑浮肿。咳嗽逐日加重。少数病人病初12日在颈、胸、腹部出现风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或荨麻疹,数小时即退,称为前驱疹。此时在悬雍垂、扁桃体、咽后壁、软腭处亦可见到红色斑点,出

13、疹期才消退。(二)出疹期:于第4病日左右开始出疹,一般持续35天。皮疹首先开始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躯干与四肢,待手脚心见疹时,则为“出齐”或“出透”。皮疹初为稀疏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4mm,逐渐皮疹增多,融合呈卵园形或不规则形,疹间可见正常皮肤,皮疹出透后转为暗棕色。病情严重时,皮疹可突然隐退。本期全身中毒症加重,体温高达40,精神萎糜、嗜睡,有时谵妄抽搐。面部浮肿,皮诊,眼分泌物增多,甚至粘连眼睑不易睁开,流浓涕,上述表现之面貌称为麻疹面容。(三)恢复期:皮疹出齐后,中毒症状明显缓解,体温下降,约12日降至正常。精神食欲好转,呼吸道炎症迅速减轻,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并留有糠麸样细小脱屑

14、及淡褐色色素沉着,以驱干为多,12周退净。若无并发症的典型麻疹全程1014天。水痘概述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是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儿童,临床上以轻微和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为特征。病因(一)传染源: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三)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但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获得母体抗体,发病较少,妊娠期间患水痘可感染胎儿。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四)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生,冬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