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杏北转油站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74218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52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设计)杏北转油站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建筑工程设计)杏北转油站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建筑工程设计)杏北转油站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建筑工程设计)杏北转油站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建筑工程设计)杏北转油站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设计)杏北转油站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设计)杏北转油站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杏北1101转油站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 制 人:王秋园审 核 人:侯 平批 准 人:王建胜大庆油田创业腾飞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第四工程处 2011年05月05日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工程名称:杏北1101转油站系统工程工程地点:位于杏北地区第四采油厂第四油矿批准文号:庆油发201126号合同金额:433万元项 目 号:(11)0504C3-14开竣工日期:2011年5月15日2011年12月30日建设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设计单位: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大庆油田创业腾飞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2.2、设计规模:2.2.1、新建油井13口。2.2.2、2口老井的井口由

2、双管掺水集油流程改为环状集油流程。2.3、主要工程量2.3.1、集油管网:新建油井共13口,抽油机安装4口,抽油机井口工艺安装6套,螺杆泵井场工艺安装9口;安装高效电磁防蜡器13套,井口组合保温装置13套;敷设603.5内缠胶带夹克管4310m。2.3.2、电力部分:安装螺杆泵驱动装置9套,安装抽油机电机4套,抽油机防盗电调压装置1套,井场配电施工,电缆敷设、接地装置施工。2.3.3、防腐部分:站外系统管线防腐、补口。2.3.4、通井路部分:站外系统通井道路735m,其中低洼井道路545 m。2.4、工程特点2.4.1、主要设计特点(1)站外系统集油管网:新建油井13口,采用“两就近”集油工艺

3、。单井集油掺水管道采用内缠聚乙烯胶带硬质聚胺脂泡沫夹克管,管顶埋深为1m。(2)标准化设计应用:抽油机井场、井口工艺安装、螺杆泵井场均100%采用标准化设计。2.4.2、施工条件:工程地点位于第四采油厂第三油矿,交通、通讯、用水、用电便利。机具、劳动力已落实,现场临时设施已解决。2.4.3、工程施工特点大部分油井为搭接井,每口井投产时需所有搭接井管线全部施工完才能投产。施工区域大部分位于耕地内,施工时受征地面积限制,工作面较小。3、施工部署为实现施工的计划性和管理的科学性,克服施工的盲目混乱现象,做好文明施工,使整个过程得到合理的安排和控制,做到均衡施工和连续施工,根据工程特点、设计要求和施工

4、程序,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建立精干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并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机械计划、施工材料计划以及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等,以保证工程优质、高效、按期地完成。3.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经理:王建胜技术负责人:侯 平 材料负责人:刘学军质保工程师:闫晓峰 工艺安装施工员:吴广彬电气仪表施工员:王文杰 调 度 员:腾以双资 料 员:王秋园 预 算 员:张学军探 伤 员:刘树成 安 全 员:刘凤军 施工队伍: (1)、工艺队伍:腾飞四处管道三队 队长:宋传祥 技术员:邢世春(2)、电气仪表施工队伍:腾飞四处电工队队长:彦景泉 技术员:于晓森(3)、抽油机安装队伍:腾飞四

5、处抽油机安装队队长:曲耀先 技术员:张 强(4)、腾飞四处综合队 队长:卢喜贵 技术员:谢金庆3.2、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及成本目标3.2.1、项目质量目标: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运行安全可靠;用户满意率100%;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3.2.2、项目进度目标:在合同工期内完成所承担的全部工作量。3.2.3、项目安全目标:杜绝爆炸、火灾事故和危险品的丢失,防止一切伤害事故和中毒事故,实现人员零伤害。3.2.4、项目成本目标:工程成本节约率控制在3%5%之间。3.3、施工准备3.3.1、技术准备:(1)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图纸,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2)强化图纸会审工作,掌握设计

6、内容、技术要求,了解设计意图,并检查图纸中各专业之间是否有错、漏、碰、缺,图纸与说明书是否一致,图纸中的尺寸、标高、轴线、预留孔、预埋件有无错误和矛盾。(3)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情况,编制切合实际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4)根据施工定额,按分部、分项工程、各道工序任务所需的工种、工时、材料和机械台班编制施工图预算。3.3.2、现场准备:按照施工平面图进行施工测量,进行施工场地的初步平整,搭设施工临时设施,保证施工现场的“四通一平”。3.3.3、其它准备:(1)做好设备、管线及配件、施工机械和工具等物资准备工作,并按照合同要求落实定货情况、供货日期和进场日期。(2)选派业务能力强实践管理经验丰富的项

7、目经理,组建精干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3)依据工程量和施工计划,编制劳动力使用计划。(4)认真做好现场职工的衣、食、住、行等后勤工作的安排。4、施工机械的进场计划为了保证设备机械优化运转,降低成本,结合本公司的生产需要,以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为依据,提前做出相应的进场计划,详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与机具计划表。5、工程材料的进场计划:详见设备材料计划表。6、施工进度安排6.1、施工管理方法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采用“项目管理法”施工。公司负责材料供应,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经济核算;施工队保工期,保施工质量;施工班组保分项工程施工工期,施工质量,节约材料消耗,确保质量达标。6.2、施工进度安排:后附施

8、工进度计划表在施工中应用科学网络计划管理,材料计划、施工进度、施工组织设计应用计算机编制,施工过程实行目标控制和动态管理,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工序,优化施工计划,缩短工期,确保工程优质、高效、安全快速地完成,现场应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进行科学管理。计划工期:2011年5月15日2011年12月30日(230天)6.2.1、第一施工阶段:计划工期(2011.05.152010.05.24)共计10天。施工准备阶段:施工技术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其它准备工作。6.2.2、第二施工阶段:计划工期:(2011.05.252011.06.30)共计37天。(1)大宗料进入现场;工艺及电气等部分预制。(2)单井

9、管线、扫线摆管、组对焊接。(3)抽油机基槽开挖、基础吊装。6.2.3、第三施工阶段:计划工期:(2011.07. 012011.12.10)共计163天。(1)抽油机平面安装。(2)井场配电施工。(3)单井管线组对焊接,探伤试压补口,管沟开挖、管线下沟回填。(4)井口安装,单井管线连头。(5)通井路、井场及井场围栏施工。(6)井场配电、电缆敷设、接地装置施工。6.2.4、第四施工阶段:计划工期:(2011.12.112011.12.30)共计20天。竣工验收阶段:收尾竣工,工程投产,交工验收。7、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7.1、总体施工方案为保证工程低耗、优质、高效地完成,根据工程特点,对主体工程采

10、用“开放式”的施工方法,施工中采用流水作业的组织方式,本着各专业一起上的原则,先主体后附属,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先生产系统,后辅助系统;先预制后安装。工艺方面以抢建工艺管线为原则,中间穿插电气安装、防腐保温工程等。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组织好交叉及水平作业。7.2、施工顺序7.2.1、管线:扫线管线拉运、摆管清管清口组对点焊焊接探伤补口、补伤管沟开挖整体下沟试压复土整形连头试运投产。7.2.2、抽油机:测量放线土方开挖砂垫层基础吊装(加深基础需砌筑,然后砼基础吊装)抽油机安装装机试运投产。7.3、施工机械的选择施工机械的选择是施工方法选择的中心环节,在选择施工机械时

11、,应本着如下原则:7.3.1、根据工程特点,确定适宜的主导工程的施工机械,其它辅助机械或运输工具应与主导机械的生产能力协调配套,以充分发挥主导机械的效率。7.3.2、机械选择应充分发挥施工单位现有机械的能力,以减少工程机械费用。7.3.3、机械的种类和型号应尽可能少,以利于现场机械管理。7.3.4、尽量采用多用途机械施工,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对于吊装工程应适当集中,减少机械的进退场次数和闲置时间。7.4、工艺安装工程施工方法7.4.1、管道工艺安装工程(1)施工人员必须详阅图纸,熟悉流程,掌握有关质量标准和施工技术规范。(2)管道施工本着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统筹安排,文明施工。(3)埋地管道

12、施工,在管沟一侧组对焊接,补口合格后,用吊管机下沟。(4)管道组对采用人工、机械相结合,人工组对点焊的方法;管道加工采用切管机或氧乙炔焰切割,砂轮机打磨坡口。(5)工艺管线焊接时严格按照焊接工艺指导书的各项参数进行施焊。(6)管沟采用人工开挖、复土及整形;管道整体下沟吊管机配合,吊装采用软吊带;管道穿越大车道需要设套管,在钢制保护套管内需要设置管道内支架。(7)管道无损检测采用射线探伤,探伤前先对焊道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射线探伤,探伤比例及合格级别按SY0422-2010执行,射线探伤按SY/T4109-2005评定。(8)管道以水为介质进行强度试验时,应缓慢升压,压力分别升至试验压力的3

13、0%和60%时,各稳压30min,检查管道无问题后,继续升至强度试验压力,稳压4h,管道无断裂,目测无变形,无渗漏,压降不大于试验压力的1%为合格。然后降至严密性试验压力,稳压24h,管道无渗漏,压降不大于试验压力的1%为合格。7.4.2、抽油机安装:(1)采用预制基础施工(加深基础需砌筑),提高工程进度;严格按照抽油机安装技术规范进行施工,每道工序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2)抽油机安装前,应按所确定的方位进行测量放线,打好基础中心控制桩,并根据井口中心位置及图示尺寸在基础平面上划出设备就位基准控制线,其允许偏差为2毫米。(3)抽油机(底座)就位找正后,底座中心与基础就位基准控

14、制线的位置偏差不得大于2毫米。(4)垫铁的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垫铁组的面积应能满足抽油机的负荷要求。、每个地脚螺拴旁边至少对应有一组垫铁,相邻两垫铁组间距宜为5001000毫米。(5)抽油机采用游梁式抽油机,游梁纵向中心线与底座纵向中心线应重合。每组垫铁应尽量减少垫铁的块数,且不宜超过5块,斜垫铁应成对使用,垫铁总厚度不宜大于30mm,放置平垫铁时最厚的放在下面,最薄的放在中间且不宜小于2mm,找平后将各垫铁相互用定位焊固定。(6)每组垫铁应放置平稳整齐、接触良好。抽油机找平后每一组垫铁均应被压紧,可用0.25kg手锤逐组轻击听音检查。(7)底座就位找正后,水平度纵向允许偏差为3/1000,

15、横向允许偏差为0.5/1000。(8)组件安装后,整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悬绳器中心与井口中心应对中,用静态重锤法检查,其同心度允许偏差应不大于1.5mm。、游梁纵向中心线与底座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当抽油机停在上死点或下死点位置时,在抽油机侧面观察,两连杆应重合。(9)安装平衡块时,平衡块与曲柄的装配面及曲柄燕尾槽内严禁夹入杂物。将平衡块调整到适度位置,且必须牢固。(10)电动机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电动机带轮端面与减速器皮带轮端面应在同一平面内,且保证两轴互相平行。拉线检查时,以减速器皮带轮端面为基准,电动机皮带轮端面拉线拉线的距离不应大于1mm。、电动机的绝缘电阻检查必须合格。、皮带松紧度应适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