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淮海中学高三数学第二次段考文.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729518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淮安淮海中学高三数学第二次段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淮安淮海中学高三数学第二次段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淮安淮海中学高三数学第二次段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淮安淮海中学高三数学第二次段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淮安淮海中学高三数学第二次段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淮安淮海中学高三数学第二次段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淮安淮海中学高三数学第二次段考文.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高三(下)第二次段考数学试卷(文科)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已知集合U=1,2,3,4,A=1,3,B=1,3,4,则A(UB)= 2函数f(x)=(sinxcosx)2的最小正周期为 3已知复数z满足(1i)z=+i(i是虚数单位),则z的模为 4设函数f(x)=x3cosx+1,若f(a)=11,则f(a)= 5如图,矩形ABCD由两个正方形拼成,则CAE的正切值为 6若直线l1:x+2y4=0与l2:mx+(2m)y3=0平行,则实数m的值为 7在等比数列an中,已知a1=1,ak=243,

2、q=3,则数列an的前k项的和Sk= 8已知点P是函数图象上的一点,则曲线y=f(x)在点P处的切线斜率取得最大值时切线的方程为 9若cos()=,则cos(+)sin2()= 10在等腰梯形ABCD中,已知ABDC,AB=2,BC=1,ABC=60,点E和F分别在线段BC和DC上,且=, =,则的值为 11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2,公比为3,前n项和为Sn,若log3an(S4m+1)=9,则+的最小值是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数xOy中,点A(1,0),B(4,0),若直线xy+m=0上存在点P,使得2PA=PB,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13已知函数f(x)=,g(x)=kx+1,若方程f(x)

3、g(x)=0有两个不同实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 14已知函数f(x)=,若关于x的不等式f(x)f(x+m)的解集为M,且1,1M,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1)求角A的值;(2)若ABC的面积为,且a=,求ABC的周长16如图已知四边形AOCB中,|=5, =(5,0),点B位于第一象限,若BOC为正三角形(1)若cosAOB=,求A点坐标;(2)记向量与的夹角为,求cos2的值17如图,在半径为30cm的半圆形铁皮上截取一块矩形材料

4、A(点A,B在直径上,点C,D在半圆周上),并将其卷成一个以AD为母线的圆柱体罐子的侧面(不计剪裁和拼接损耗)(1)若要求圆柱体罐子的侧面积最大,应如何截取?(2)若要求圆柱体罐子的体积最大,应如何截取?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B,C是椭圆=1(ab0)上不同的三点,B(2,2),C在第三象限,线段BC的中点在直线OA上(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求点C的坐标;(3)设动点P在椭圆上(异于点A,B,C)且直线PB,PC分别交直线OA于M,N两点,证明为定值并求出该定值19已知数列an和bn满足a1a2a3an=(nN*)若an为等比数列,且a1=2,b3=6+b2()求a

5、n和bn;()设cn=(nN*)记数列cn的前n项和为Sn (i)求Sn; (ii)求正整数k,使得对任意nN*均有SkSn20已知函数f(x)=x22alnx(aR),g(x)=2ax(1)求函数f(x)的极值;(2)若a0,函数h(x)=f(x)g(x)有且只有一个零点,求实数a的值;(3)若0a1,对于区间1,2上的任意两个不相等的实数x1,x2,都有|f(x1)f(x2)|g(x1)g(x2)|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2016-2017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高三(下)第二次段考数学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6、1已知集合U=1,2,3,4,A=1,3,B=1,3,4,则A(UB)=1,2,3【考点】1H: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分析】进行补集、并集的运算即可【解答】解:根据条件:UB=2;A(UB)=1,2,3故答案为:1,2,32函数f(x)=(sinxcosx)2的最小正周期为【考点】GL: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H1: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分析】化简函数的表达式为 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周期公式求出函数的周期【解答】解:函数f(x)=(sinxcosx)2=12sinxcosx=1six2x;所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T=,故答案为:3已知复数z满足(1i)z=+i(i是虚数

7、单位),则z的模为【考点】A5: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分析】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法则求出复数z,由此能求出z的模【解答】解:复数z满足(1i)z=+i(i是虚数单位),z=,z的模为|z|=故答案为:4设函数f(x)=x3cosx+1,若f(a)=11,则f(a)=9【考点】3L:函数奇偶性的性质【分析】由于函数f(x)=x3cosx+1,是一个非奇非偶函数,故无法直接应用函数奇偶性的性质进行解答,故可构造函数g(x)=f(x)1=x3cosx,然后利用g(x)为奇函数,进行解答【解答】解:令g(x)=f(x)1=x3cosx则g(x)为奇函数,又f(a)=11,g(a)=f(a)1=

8、111=10g(a)=10=f(a)1f(a)=9故答案为:95如图,矩形ABCD由两个正方形拼成,则CAE的正切值为【考点】HT: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分析】有已知矩形ABCD由两个正方形拼成,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由图可知:CAD=DAD+CAE,利用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即可求得【解答】解:因为矩形ABCD由两个正方形拼成,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在RtCAD中, =2,所以故答案为:6若直线l1:x+2y4=0与l2:mx+(2m)y3=0平行,则实数m的值为【考点】II: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分析】直线l1:x+2y4=0与l2:mx+(2m)y3=0平行,直线l1的斜率存在,因此直

9、线l2的斜率也存在化为斜截式,利用直线相互平行的充要条件即可得出【解答】解:直线l1:x+2y4=0与l2:mx+(2m)y3=0平行,直线l1的斜率存在,直线l2的斜率也存在两条直线的方程可以化为:y=x+2;y=x+,2解得:m=故答案为:7在等比数列an中,已知a1=1,ak=243,q=3,则数列an的前k项的和Sk=364【考点】89: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88: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分析】已知首项和公比,可以求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再代入ak=243,根据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进行求解;【解答】解:等比数列前n项和为sn=,等比数列an中,已知a1=1,ak=243,q=3,数列an

10、的前k项的和Sk=364,故答案为:364;8已知点P是函数图象上的一点,则曲线y=f(x)在点P处的切线斜率取得最大值时切线的方程为y=1【考点】6H: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分析】求出f(x)的导数,设P(m,n),可得切线的斜率,由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可得切线的斜率的最大值,以及切点坐标,进而得到所求切线的方程【解答】解:函数的导数为f(x)=sinx,设P(m,n),可得在点P处的切线斜率为k=sinm,由0m,可得k的最大值为k=sin0=0,此时m=0,n=cos0=1,可得所求切线的方程为y=1故答案为:y=19若cos()=,则cos(+)sin2()=【考点】GP:两角

11、和与差的余弦函数;GO: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GQ: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GT:二倍角的余弦【分析】利用诱导公式和同角三角函数关系进行解答【解答】解:cos()=cos()=,sin2()=1cos2()=,cos(+)=cos(+)=cos()=,cos(+)sin2()=故答案是:10在等腰梯形ABCD中,已知ABDC,AB=2,BC=1,ABC=60,点E和F分别在线段BC和DC上,且=, =,则的值为【考点】9R: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分析】根据向量数量积的公式和应用,进行运算求解即可【解答】解:AB=2,BC=1,ABC=60,BG=,CD=21=1,BCD=120,=, =,=(+

12、)(+)=(+)(+)=+=21cos60+21cos0+11cos60+11cos120=1+=,故答案为:11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2,公比为3,前n项和为Sn,若log3an(S4m+1)=9,则+的最小值是2.5【考点】88: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7F:基本不等式【分析】根据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2,公比为3,前n项和为Sn,可得an=23n1;Sn=3n1,由log3an(S4m+1)=9,可得n+4m=10,进而利用“1”的代换,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2,公比为3,前n项和为Sn,an=23n1;Sn=3n1,log3an(S4m+1)=9,(n1)

13、+4m=9,n+4m=10,+=(n+4m)(+)=(17+)(17+8)=2.5,当且仅当m=n=2时取等号,+的最小值是2.5故答案为:2.5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数xOy中,点A(1,0),B(4,0),若直线xy+m=0上存在点P,使得2PA=PB,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2,2【考点】IG: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分析】设P(x,x+m),由2PA=PB,可得4|PA|2=|PB|2,利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化为:(x+m)2=4x2,可得:m=x,x2,2通过三角函数代换即可得出【解答】解:设P(x,x+m),2PA=PB,4|PA|2=|PB|2,4(x1)2+4(x+m)2=(x4)2+(x+m)2,化为(x+m)2=4x2,4x20,解得x2,2,m=x,令x=2cos,0,m=2cos2sin=2sin()2,2,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2,2,故答案为2,213已知函数f(x)=,g(x)=kx+1,若方程f(x)g(x)=0有两个不同实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1)(1,e1【考点】54: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53: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分析】方程f(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