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S审核员培训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27719845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PPT 页数:290 大小: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MS审核员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290页
QMS审核员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290页
QMS审核员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290页
QMS审核员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290页
QMS审核员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2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MS审核员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MS审核员培训(2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北京中安质环认证中心 QMS审核员培训讲义 2 课程目标 课程总目标通过培训 使学员熟悉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内容及相关的术语 了解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程序 掌握审核方法和技能 做到会审核 3 课程目标 课程分目标A 了解并理解ISO9000标准的内容H 会收集客观证据B 了解并理解ISO9001标准的内容I 会编写不符合报告C 了解并理解ISO19011标准的内容J 会进行总体评价D 会确定审核范围K 会主持末次会议E 会审核文件L 会编写审核报告F 会制定审核计划M 会跟踪纠正措施G 会编制检查表 4 第一部分 标准部分介绍 第一章 概论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产生和发展2000版ISO9000族

2、的核心标准ISO9001和ISO9004标准的关系ISO9000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相容性第二章 基础和术语八项管理原则十二项管理基础质量管理体系术语第三章 ISO9001标准标准涉及的定义标准条款的理解标准条款的审核要点 5 第二部分 审核部分介绍 第四章 审核概论第五章 审核启动第六章 文件评审第七章 现场审核准备第八章 现场审核实施第九章 审核报告与审核的完成第十章 审核后续活动的实施第十一章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过程第十二章 对审核员注册的通用要求 6 第一部分 标准部分课程 7 第一章 标准部分概论 8 第一章 概论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和发展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和特点ISO90

3、01标准与其他标准的比较 9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一 ISO9000 87系列标准1979年ISO 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成立 1986年ISO TC176完成第一个国际标准ISO8402 1987年发布5项标准 与86年发布的标准统称为ISO9000系列标准ISO8402 1986 质量 术语 ISO9000 1987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选择和使用指南 ISO9001 1987 质量体系 设计开发 生产 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2 1987 质量体系 生产和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3 1987 质量体系 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4、 ISO9004 1987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 10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二 ISO9000族标准ISO9000族定义 由ISO TC176 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 1994年ISO对87版标准进行第一次修订 并提出ISO9000族的概念 到1994年 ISO已发布了16项标准 到1999年ISO9000族已形成22项标准和2个指南性的技术小册子 11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三 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 12 ISO9000 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ISO9001 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4

5、 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ISO19011 2002 质量和 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2000版ISO9000族核心标准 13 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特点 从结构和内容上看 具有以下特点 标准可适用于所有不同类别产品 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组织 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删减 采用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 强调了过程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逻辑性更强 相关性更好 强调了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综合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便于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相容性 更注重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减少了对形成文件的程序的强制性要求 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这两个标准 作为协调一致的标准

6、使用 14 实施ISO9000族标准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保护消费者利益为提高组织的运作能力提供有效的方法有利于增进国际贸易 消除技术壁垒有利于组织的持续改进和持续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15 ISO9000族标准在中国的进展情况 1988年12月 发布等效采用标准GB T10300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系列国家标准 并于1989年8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1992年5月 我国决定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制定并发GB T19000 1992idtISO9000 1987系列标准1994年我国发布1994版的GB T19000idtISO9000族标准 2000年12月28日 我国发布2000版GB T

7、19000idtISO9000族标准 3个 2003年5月23日发布实施GB T19011idtISO19011 2002标准 16 ISO9000族标准在中国的进展情况 我国对口ISO TC176技术委员会的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简称CSBTS TC151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的正式成员 参与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际指南的制定工作 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到2004年12月31日 我国经CNAB认可的认证机构颁发的有效认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131815份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8862份 职业健康安全3603份 17 ISO9001与ISO14001标准的相

8、容性 运用一致的术语或词汇基本思想和方法一致建立管理体系的原理一致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协调一致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的一致 18 ISO9001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相容性 一 其他管理体系例如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 财务 二 相容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以过程为基础的模式 采用PDCA循环方法 采用管理的系统方法 建立 实施并保持管理体系 所建的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 都强调适用的法律 法规的重要性 19 第二章 基础和术语 20 八项管理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是ISO9001标准的理论基础是组织管理者的行为指南是审核员的必修课 第二章 基

9、础和术语 21 原则一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标准表述组织依存于顾客 因此 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22 原则一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一 理解要点组织依赖顾客而存在关注顾客首先要理解顾客的要求组织提供的产品应满足顾客的要求顾客的需求是变化的 组织应持续改进其产品组织应尽可能超越顾客当前的需要 23 原则一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二 实施措施调查 识别并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确保组织的目标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相结合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沟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活动或措施系统地管理好与顾客的关系 24 原则二 领导作用 标准表述领导者确立组织

10、统一的宗旨及方向 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25 原则二 领导作用 一 理解要点最高管理者在以下几方面的领导作用 是不可缺少的 建立实施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顾客满意度并使所有相关方满意不断提高组织的全面业绩 26 原则二 领导作用 二 实施措施考虑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为本组织的未来描绘清晰的远景 确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在组织的所有层次上建立价值共享 公平公正和道德伦理观念为员工提供所需的资源和培训 并赋予其职责范围内的自主权 27 原则三 全员参与 标准表述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 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 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受益 28 原则三 全员参与 一

11、 理解要点组织以人为本采取一切措施发挥人的潜能 提高能力定期评价 29 原则三 全员参与 二 实施措施让每个员工了解自身贡献的重要性及其在组织中的角色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去解决各种问题使每个员工根据各自的目标评估其业绩状况使员工积极地寻找机会增强他们自身的能力 知识和经验 30 原则四 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 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31 原则四 过程方法 一 理解要点1 过程的定义 一组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三要素 活动 输入转化为输出输入 是进行过程的基础输出 是过程完成结果 32 原则四 过程方法 2 质量管理体系是由一系列过程组成的3 一

12、个过程的输出是下一个或几个过程的输入4 使用过程方法管理每一个过程可使过程优化 33 原则四 过程方法 二 实施措施任何一个过程的过程方法包括以下措施 系统地识别过程中的所有活动明确管理这些活动的职责和权限分析并测量关键活动能力识别组织职能之间与职能内部活动的接口注意能改进组织的活动的各种因素 如资源 方法 材料等 34 原则五 管理的系统方法 标准表述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 理解和管理 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35 原则五 管理的系统方法 一 理解要点体系 系统 的定义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将要素称为过程 质量管理体系是由相互关联的一组过程组成

13、的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八个步骤管理的系统方法能使组织管理更有信心和持续成功 36 原则五 管理的系统方法 二 实施措施确立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须的过程和职责确定和提供实现目标必需的资源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应用这些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产生原因的措施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37 原则六 持续改进 标准表述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38 原则六 持续改进 一 理解要点持续改进的定义 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持续改进是永无止境的循环活动实施持续改进的过程有利

14、于不断提高组织的全面业绩 39 原则六 持续改进 二 实施措施在整个组织内使用一致的方法 PDCA 持续改进组织的业绩为员工提供有关持续改进的方法和工具的培训将产品 过程和体系的持续改进作为组织内每一成员的目标提出更高的目标 引导 测量并跟踪持续改进的活动 40 原则七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标准表述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41 原则七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一 理解要点数据和信息分析对成功决策具有重要价值二 实施措施确保数据和信息足够准确和可靠使需要者能获得所需的数据和信息使用正确方法整理 分析数据根据逻辑分析的结果 并与经验和知觉相比较 做出决策并采取措施 42 原则八 与供方

15、互利的关系 标准表述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 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43 原则八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一 理解要点在供方 组织 顾客的供应链中 供方是向组织提供产品的一方组织与供方是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 不是竞争对手搞好互利关系可使双方获利 44 原则八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二 实施措施在建立与供方关系时 要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与供方共享专门技术和资源识别和选择关键的供方建立通畅和公开的沟通渠道鼓励供方的改进及其成果 45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关系图 执行经理 领导作用 持续改进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过程方法 与供方的互利关系 全员参与 管理的系统方法 基于事实的决策 46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16、与ISO9001标准的关系 47 十二项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1 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2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3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4 过程方法5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6 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48 7 文件8 质量管理体系评价9 持续改进10 统计技术的作用11 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注点12 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 十二项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49 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 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之一是帮助组织增强顾客满意产品是否可接爱的最终确定者是顾客a 产品应具有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的特性b 适应顾客需求和期望的不断变化而质量管理体系方法的作用就在于 a 分析顾客需求 确定过程 对其持续控制以实现顾客可接受的产品b 提供持续改进的框架c 向组织及其顾客提供信任 5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 体系要求是通用的 适用于各种类型 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产品要求是特定的 具体的 可由顾客 组织或法规规定ISO9001标准规定的是体系要求两者互不替代 而是相辅相成 51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是管理的系统方法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具体应用采用该方法的作用可指导组织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