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二五”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713786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2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十二五”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北京市“十二五”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北京市“十二五”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北京市“十二五”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北京市“十二五”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十二五”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十二五”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京环发2011156号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是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和“十二五”时期首都环境保护和建设需要,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会同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完成的。该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本市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全市“十二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

2、二五”时期本市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请各区县政府、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全市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结合本单位实际,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促进本市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更好的成绩。二一一年六月十一日 5 北京市“十二五”市级一般专项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一一年六月目录序 言5一、环境保护形势6(一)“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取得的主要成就6(二)“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11二、指导思想和目标14(一)指导思想14(二)规划原则14(三)规划目标与指标15三、规划重点任务17(一)落实重点工程,扎实

3、推进污染减排17(二)开展全防全控,持续改善空气质量19(三)深化污染防治,稳步提升水环境质量26(四)贯彻防治结合,努力保持声环境质量28(五)突出风险防范,加强固体废物环境监管31(六)提高预警水平,保障核与辐射环境安全33(七)推进生态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35(八)提升监管能力,完善环境监测执法体系38四、规划重点工程41五、规划保障措施43(一)落实目标责任,加强环境保护绩效考核43(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环境法规标准体系45(三)完善经济政策,确保环境保护资金投入46(四)促进科技创新,增强环境保护支撑能力48(五)推进公众参与,营造全社会参与环保的氛围50(六)加强区域合作,

4、推进环境领域国际交流51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序 言“十二五”时期是本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战略、积极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重要时期。环境保护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编制以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在科学研判环境形势的基础上,以“预防优先、防治结合”为原则,积极推进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大力促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深入治理大气、水、噪声等各类环境污染,切实加强危险废物、核与辐射风险防范和

5、安全监管,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标准等保障体系,努力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2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九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4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的建议;5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6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7环境保护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指南等专项规划编制指导文件。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一、环境保护形势(一)“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取得的主要成就“十一五”

6、期间,本市坚持把环境保护摆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污染物总量减排为主线,以防治大气污染为重点,全面加强各项污染防治、环境安全监管和生态建设工作,实现了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的整体改善。特别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期间,空气质量天天优良,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圆满兑现了申奥环保承诺。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站在新的起点,迈上新的台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下降,污染减排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加快优化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大力推进治污工程建设,建立健全污染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三大体系”,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1.51万

7、吨,比2005年下降39.73%,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20.4%的减排指标,削减幅度居全国首位;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9.20万吨,比2005年下降20.67%,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4.7%的减排指标,削减幅度位居全国第二。专栏1 “十一五”时期全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情况指标年份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万吨)较2005年削减率(%)排放量(万吨)较2005年削减率(%)200519.1011.60200617.607.9011.005.20200715.1720.5910.658.23200812.3235.5010.1312.69200911.8837.829.8814.86201011.

8、5139.739.2020.67注:以环境保护部公布数据为准。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环境质量整体改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组织实施了第十二至十六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采取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平房采暖“煤改电”、燃煤电厂污染高效治理、实施国IV机动车排放标准、淘汰更新高排放黄标车、油气回收治理、调整搬迁首钢等重污染企业,以及加强扬尘污染控制等治理措施,空气质量连年改善。全市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由2005年的234天(64.1%)增加到2010年的286天(78.4%),达标比例提高了14.3个百分点;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全面下降,2010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为每立

9、方米0.032、0.057、0.121毫克,与2005年相比分别降低了36.0%、13.6%和14.8%,其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稳定达到国家标准。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实施取缔直接排污口、搬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加油站等措施,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持续稳定达到国家标准,饮用水源安全得到保障。实施严格的水污染源监管、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和河湖水系综合整治等措施,在连年干旱的情况下,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10年与2005年相比,地表水体中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进一步下降。国家考核本市境内的3个河流出境断面水质持续改善,全部达到考核要求。专栏3 “十一五”时期国家考核本市的河流出境断面

10、水质情况断面名称2010年国家要求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拒马河III类II类II类无水无水II类无水北运河COD 50mg/L91.612472.449.646.038.7泃河COD 70mg/L109.614175.348.737.044.7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调整工业企业布局,缓解工业噪声污染。建立完善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执法检查和协调查处机制。完成五环路、莲石路、朝阳北路和京津城际铁路等敏感路段交通噪声污染治理,完成受首都机场噪声影响的3个村庄搬迁和樱花园小区隔声窗改造工程。在建设规模日益扩大、机动车总量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总体

11、保持稳定。噪声污染投诉出现下降趋势,噪声扰民问题总体有所缓解。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处置能力提升,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北京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金州安洁废物处理有限公司等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相继建成投运,新增危险废物年处理能力7万吨左右,全市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基本实现安全处置。推进污染场地风险评价和治理修复,处理处置污染土壤近60万立方米。强化生活垃圾填埋场、焚烧厂环境监测监管。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建成并投入使用,收贮规模达到2400立方米;完成原放射性废物库退役,放射性废物、废旧放射源及时、安全收贮;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了4处历史遗留的辐射安全隐患。农村环保和生态建

12、设工作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状况保持良好。开展生态建设示范活动,密云县、延庆县获得国家级生态县命名,累计创建郊区环境优美乡镇123个(其中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57个)、生态村1204个(其中国家级生态村2个)。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措施,农村污染状况进一步缓解。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全市林木绿化率由2005年的50.5%提高到2010年的53%,植被覆盖度进一步增加。推进清洁小流域建设,提高水网密度,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十一五”时期本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保持良好水平,并有所改善。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加快推进,监测预警和执法监督体系基本形成。大气、地表水、声和辐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全面建

13、成,实现环境质量连续自动监测;在162家大气重点污染源的大型燃煤锅炉或工业炉窑、30家国控水重点污染源安装了自动监测系统,实现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机动车排放实验室建成并投入使用,配备22辆激光遥测车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实行遥感监测。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重点配置了执法装备和取证工具,现场执法能力有效提升。建立了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配备了一批环境应急装备,环境应急能力明显提高。(二)“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本市环保工作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要求及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尚未达到国家标准

14、,臭氧污染加重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城市下游地区河道水质仍普遍超标;群众对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反映还较强烈。本市环境形势呈现“环境质量整体改善、部分指标尚未达标、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改善难度不断加大”的特点。 “十二五”时期,首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城市建设规模将不断扩大,资源能源消耗将进一步增加,环境保护的压力继续加大。一是污染持续减排的压力进一步加大。本市10万千瓦以下小火电机组已全部退出,四大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工程全部完成,大型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工程基本完成,全市污水处理率已达到较高水平,污染减排的空间趋小,削减污染物“存量”须深挖潜力,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十二五”期间,随

15、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本市能源消耗总量、机动车保有量、常住人口规模等都将有较大增长,带来大量的污染物“增量”,污染持续减排的压力加大、任务加重。二是环境质量改善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物来源广泛、成因复杂,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仍超过30%,还有数百家污染防治水平较低的小化工、小铸造企业以及资源消耗性的石灰、砖瓦等企业,施工扬尘等无组织排放控制难,总体上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过大,仍超过环境容量。同时,外来沙尘、华北地区污染物传输以及本市不利的地理气象条件等因素,进一步增加了改善空气质量的难度。受多年干旱、上游来水减少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严重不足,生态用水极度匮乏,水体几乎丧失自净能力,即使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出水标准,也很难保证城市下游地区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