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扎实推进四电一站项目建设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703140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扎实推进四电一站项目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项目管理)扎实推进四电一站项目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项目管理)扎实推进四电一站项目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项目管理)扎实推进四电一站项目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项目管理)扎实推进四电一站项目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扎实推进四电一站项目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扎实推进四电一站项目建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扎实推进“四电一站”项目建设努力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王明祥副厅长在全省农业信息“四电一站”项目建设观摩会上的讲话(2006年9月15日)同志们:“四电一站”项目是全省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全省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关键之年。为了确保今年年底之前高标准完成2006年度“四电一站”及组织引导市场主体上网项目建设工作,我们专门召开这次现场观摩会。刚刚大家观摩了江都市丁伙镇的信息服务站,听了江都市、丰县和吴江市的项目建设经验介绍,大家对“四电一站”项目建设目标有了更直观的印象。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统一思想,增强搞好农业信息化

2、工作的紧迫感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强化信息和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对于引导生产经营,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发展高效外向农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意义。(一)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农业信息化作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目前全省重点推广的“四电一站”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是吸收国内外先进做法并结合我省实际总结出来的,是农业部大力倡导的“三电合一”模式在我省的具体实现形式

3、,是构建农民共享科技和社会文明成果的有效载体,是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有效方式,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和深远影响。(二)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发展高效、外向农业的重要支撑。发展高效、外向农业,离不开市场引导、科技支撑和管理创新。推进农业信息化,可以有效传递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行情与走势分析预测信息,帮助农民进入市场,促进农产品营销和网上交易。推进农业信息化,可以加快科技信息进村入户,通过科技进步提升农业效益,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加大网上农业项目招商,大力引导三资开发农业,有助于用工业的理念经营和管理农业。(三)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4、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加强信息和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有利于把握市场行情,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克服生产经营的盲目性;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掘农业生产潜力,提高农业效益;有利于提高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等市场主体的管理水平、生产水平和经营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做好农业信息化工作,是农业部门深化改革,转变职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具体体现。政府对农业的监管和服务,市场是重点领域

5、,信息是基本手段,市场竞争主体是重点服务对象。推进农业信息化,有助于政府部门全面掌握和准确分析农业发展动态,增强市场动态监测预警和科学决策能力。推进农业信息化,有助于完善政府管理农业、指导农业、服务农业的机制,促进管理方式的优化升级,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效率。二、承前启后,扎实推进全省农业信息服务工程2005年上半年,我厅会同省有关部门在多次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全省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建设规划(20052007年)(以下简称规划),并顺利通过专家论证。2005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通知(苏政办发200580号),要求各地按照规划内容,

6、认真组织,分三年实施。今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全省农业信息服务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包括农业三类网站(即:江苏农业网、江苏农业商务网、地方特色农业网站)、“农业一线通”和农业数据库建设,重点是加强资源建设,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深化服务内容和拓展发展空间,有效解决信息服务基础建设水平偏低,服务能力较弱,以及管理服务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等问题。二是农业指挥调度系统建设。今年正式启动农业视频系统建设,明年开始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和决策辅助系统建设,逐步构建部、省、市农业信息上下联通的可视化指挥决策平台,及时、全面、直观掌握信息,为增强政府科学管理决策能力提供现代化网

7、络平台和信息支撑。三是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四电一站”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和引导三类市场竞争主体上网、编发农产品信息,着力实现现代传媒与传统媒体的有机融合,以网络信息资源为基础,形成电视、电台、电话与网络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的信息传播新模式,实现农业信息服务载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进一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有效解决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2005年度全省安排了10个“四电一站”项目,今年安排了9个“四电一站”建设项目。三、认真组织实施,高标准完成“四电一站”项目建设任务(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地要以项目建设为契机,强化组织领导,将农业信息化工作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工作的重要议事

8、日程。以项目建设为纽带,强化农业信息工作体系建设。“四电一站”项目建设涉及面广,需要多部门的支持与合作。为确保实施好“四电一站”项目,各项目县要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局领导要亲自抓,信息工作人员要真抓实干。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宣传、广电部门的支持,加强与电信和IT企业的业务合作,强化涉农部门间的信息资源整合,形成社会广泛支持、部门密切配合的良好工作氛围。(二)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各项目县要按照规划的总体要求,围绕建设目标和标准,结合本地实际,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本地区项目建设具体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本期“四电一站”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各地尤其要注

9、意把握工作重点,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农业电视、电台节目要有固定播放时段,每周至少重播1次,每次电视节目时长5分钟以上,电台节目时长10分钟以上;农业热线电话要按照农业部开通“12316”农业综合服务热线的要求,在号码申请、设备配置和专家队伍建设上一步到位;县级农业信息网站要突出对当地特色农业信息的宣传,加大农产品供求信息的发布;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要达到“三个一”的标准,即有1-2名专兼职信息员、有一套上网设备、有一套管理和服务制度,切实做好为农信息服务;组织和引导农业三类市场竞争主体上网,要把注册使用“江苏农业商务网”作为重点,要利用“江苏农业商务网”这个大平台,彰显农业企业形象,推

10、介农产品,发布供求信息,有效促进农产品流通。(三)多方筹措资金。一方面要用好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另一方面要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不仅要争取本期项目建设的配套资金,还要争取项目建成以后的运行和维护费用。在资金使用上,各项目县要编制资金使用计划,严格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并按照有关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确保专款专用。(四)不断开拓创新。农业信息化是新时期建设现代农业的一项全新工作,任务重、要求高,缺乏现成的经验和模式,迫切需要各地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再创新。各“四电一站”项目县要在认真学习去年“四电一站”项目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勇于实践,摸索“四电一站”建设新举措,探寻信息服务新路子。要在实践中,培育出更多像南京的农产品价格指数系统、吴江的市乡视频会议系统、宜兴的语音电话与专家小灵通智能转接系统等这样的好典型。同志们,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实施“四电一站”项目任务艰巨。让我们上下联动,共同努力,从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高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2006年度“四电一站”项目建设的各项任务,加快全省农业信息化进程,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