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天河区高一数学竞赛考.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696753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广州天河区高一数学竞赛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广州天河区高一数学竞赛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东广州天河区高一数学竞赛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东广州天河区高一数学竞赛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东广州天河区高一数学竞赛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广州天河区高一数学竞赛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广州天河区高一数学竞赛考.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05-2006学年下学期高一数学竞赛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向量, ( )(A) (B) (C) (D)2若,且与也互相垂直,则实数的值为( )(A) (B)6 (C) (D)33. 方程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正根 B. 有一正根一负根 C. 仅有一正根 D. 没有实根4.圆:和圆:交于A、B两点,则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A.x+y+3=0 B、2x-y-5=0 C、 3x-y-9=0 D、4x-3y+7=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间中,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

2、是一定是平行四边形;B同一平面的两条垂线一定共面;C. 过直线上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且这些直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D. 过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6、若函数的图象按向量平移后,它的一条对称轴是,则的一个可能的值是( )(A) (B) (C) (D) 7、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该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一动点P满足:,(0,),则直线AP一定通过ABC的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8若奇函数f(x)在区间3,7上递增且最小值为5,则f(x)在7,3上为()A增函数且最小值5 B增函数且最大值5 C减函数且最小值5 D减函数且最大值59.设P(x,y)

3、为圆x2+(y-1)2=1上的任一点,欲使不等式x+y+c0恒成立,则c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10如图,设点是单位圆上的一定点,动点从点出发在圆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点所旋转过的弧AP的长为,弦的长为,则函数的图像大致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已知不等式时一切实数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 。12若对个向量,存在个不全为零的实数,使得成立,则称向量,为“线性相关”,依此规定,能说明,“线性相关”的实数,依次可以取_(写出一组数值即可,不必考虑所有情况)13、过圆:x2+y2=r2外一点P(x0,y0)引此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A、B,则

4、直线AB的方程为_.14、对于函数,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存在(0,),使;存在(0,),使恒成立;存在R,使函数的图象关于轴对称;函数的图象关于(,0)对称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 (本小题13分)设 ,与的夹角为与的夹角为,且,求的值16. (本小题13分) 已知PAO所在的平面,AB是O的直径,C是O上任意一点,过A点作AEPC于点E,求证:AE平面PBC.17. (本小题13分) 已知实数x,y满足x2+y2=3(y0),试求m=及b=2x+y的取值范围.18. (本小题13分) 如图,海中有一小岛,周围3.8

5、海里内有暗礁。一军舰从A地出发由西向东航行,望见小岛B在北偏东75,航行8海里到达C处,望见小岛B在北端东60。若此舰不改变舰行的方向继续前进,问此舰有没有角礁的危险?19. (本小题14分)设、是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tR) 若与起点相同,t为何值时,t,(+)三向量的终点在一直线上?若|=|且与夹角为60,那末t为何值时|t|的值最小?20. (本小题14分) 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a、b是常数且a0)满足条件:f(2)0且方程f(x)x有等根(1)求f(x)的解析式;(2)问是否存在实数m、n(mn)使f(x)的定义域和值域分别为m,n和2m,2n,如存在,求出m、n的值;如不

6、存在,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向量, ( )(A) (B) (C) (D)1A2若,且与也互相垂直,则实数的值为( )(A) (B)6 (C) (D)32B3. 方程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正根 B. 有一正根一负根 C. 仅有一正根 D. 没有实根3.C4.圆:和圆:交于A、B两点,则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A.x+y+3=0 B、2x-y-5=0 C、 3x-y-9=0 D、4x-3y+7=04.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间中,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一定是平行四边形;B同

7、一平面的两条垂线一定共面;C. 过直线上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且这些直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D. 过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5.D6、若函数的图象按向量平移后,它的一条对称轴是,则的一个可能的值是( )(A) (B) (C) (D) 6A7、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该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一动点P满足:,(0,),则直线AP一定通过ABC的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7、C8若奇函数f(x)在区间3,7上递增且最小值为5,则f(x)在7,3上为()A增函数且最小值5 B增函数且最大值5 C减函数且最小值5 D减函数且最大值58:根据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

8、点对称答案:B9.设P(x,y)为圆x2+(y-1)2=1上的任一点,欲使不等式x+y+c0恒成立,则c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9、解:根据直线对于平面区域划分的定理,要使x+y+c0 恒成立,圆x2+(y-1)2=1必须在直线x+y+c=0的上方,即c0,且圆心(0,1)到直线x+y+c=0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于是应选B10如图,设点是单位圆上的一定点,动点从点出发在圆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点所旋转过的弧AP的长为,弦的长为,则函数的图像大致是( ).10 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已知不等式时一切实数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 。11

9、12若对个向量,存在个不全为零的实数,使得成立,则称向量,为“线性相关”,依此规定,能说明,“线性相关”的实数,依次可以取_(写出一组数值即可,不必考虑所有情况)1213、过圆:x2+y2=r2外一点P(x0,y0)引此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A、B,则直线AB的方程为_.13、分析:此题注意与所学过圆上一点的切线的联系,体现由不熟悉向熟悉的转化,并注意直线方程形的特点.解:设A(x1,y1),B(x2,y2)则过点A的圆的切线为x1x+y1y=r2过点B的圆的切线为x2x+y2y=r2又点P(x0,y0)是两切线的交点,所以:x0x1+y0y1=r2,说明点A(x1,y1)在直线x0x+y0y=

10、r2上x0x2+y0y2=r2,说明点B(x2,y2)在直线x0x+y0y=r2上所以直线AB方程为:x0x+y0y=r214、对于函数,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存在(0,),使;存在(0,),使恒成立;存在R,使函数的图象关于轴对称;函数的图象关于(,0)对称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1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 (本小题13分)设 ,与的夹角为与的夹角为,且,求的值15、解: 16. (本小题13分) 已知PAO所在的平面,AB是O的直径,C是O上任意一点,过A点作AEPC于点E,求证:AE平面PBC.16.证明:PA平面ABC,PABC.

11、又AB是O的直径,BCAC.而PCAC=C,BC平面PAC.又AE在平面PAC内,BCAE.PCAE,且PCBC=C,AE平面PBC.17. (本小题13分) 已知实数x,y满足x2+y2=3(y0),试求m=及b=2x+y的取值范围.17、解 m可看作半圆x2+y2=3(y0)上的点与定点A(3,1)连线的斜率,b可以看作过半圆x2+y2=3(y0) 上的点P且斜率为2的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由图得m,18. (本小题13分) 如图,海中有一小岛,周围3.8海里内有暗礁。一军舰从A地出发由西向东航行,望见小岛B在北偏东75,航行8海里到达C处,望见小岛B在北端东60。若此舰不改变舰行的方向继续

12、前进,问此舰有没有角礁的危险?18、解:如图,过点B作BDAE交AE于D 由已知,AC=8,ABD=75,CBD=60在RtABD中,AD=BDtanABD=BDtan 75在RtCBD中,CD=BDtanCBD=BDtan60ADCD=BD(tan75tan60)=AC=8,9分该军舰没有触礁的危险。19. (本小题14分)设、是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tR) 若与起点相同,t为何值时,t,(+)三向量的终点在一直线上?若|=|且与夹角为60,那末t为何值时|t|的值最小?19、:设t=m(+)(mR) 化简得=与不共线 t=时,、t、(+)终点在一直线上 |t |2=(t)2=|2+t2|2t| |cos 60=(1+t2t)|2, t=时,|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