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课件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27692328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3.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课件(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第三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回顾 一 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 1 政治原因 主要原因 2 经济原因 根本原因 3 外部环境 直接原因 4 个人因素 可能性 BC8C BC6C 雅典城邦贵族与平民 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矛盾尖锐 政局动荡 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政局动荡阻碍经济发展 工商业发展 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反对贵族专权 要求改革 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梅加腊等周边城邦的发展构成对雅典的威胁 萨拉米斯岛的丧失为梭伦改革提供了历史机遇 疯诗人事件 萨拉米斯岛的收回等 BC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为改革提供了可能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建立 2雅典民主政治的奠

2、基石 3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一种政治制度的确立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 进步与反动的斗争始终影响着改革的进程 但进步的最终会取得胜利 通过肯定梭伦不计个人得失的品德 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进程中的作用 梭伦改革成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石的原因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内容解析 颁布 解负令 等法令 经济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经济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政治 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政治 梭伦改革 1 涵义 一 颁布 解负令 所谓解负令即是废除债务的法令 负 即是债务 2 内容 解负令规定 1 废除所有债务 禁止借贷以人身作抵押 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

3、的公民 一律释放 2 因欠债而被卖到外邦作奴隶的公民 由城邦拨款赎回 3 还废除了 六一汉 制度 因债务而被抵押的土地一律归还原主 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 4 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和遗嘱法 规定个人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目的即是为了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 防止获得自由的雅典人重新沦为奴隶 遗嘱法即是为杜绝贵族任意侵占平民财产而颁布 规定无子女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 将遗产交给指定的继承人 防止了新的债务奴隶的产生 5 梭伦对贵族安抚措施 1 依靠平民的支持 坚持推行改革 2 对改革措施作了一些调整 减轻贵族的反对 稳定社会秩序 梭伦的安抚措施使得 贵族继续保持经济地位 贵族逐渐失去扩大势力的物质基础

4、 3 债务奴隶制仍然存在 只是奴隶来源于奴隶市场 海外掠夺 战争俘获 5 颁布解负令的结果和意义 1 限制了土地兼并 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 2 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原来的奴隶 平民 贵族都成为享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的雅典公民 二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1 壮大雅典城邦实力 2 扩大下层平民就业机会 1 发展农业生产 改进水渠灌溉系统 提倡种植经济作物 鼓励经济作物出口 禁止粮食出口 1 目的 2 措施 大大推动雅典社会的发展 2 大力发展手工业 必须让人民学会一门手艺 吸引有技术的外国人 3 其他 改革币制与度量衡制 确立私有制 倡导节俭 抑制奢侈 惩罚游手好闲之徒 3 意义 1 大大推动

5、了雅典社会发展 2 扩大下层平民就业机会 保障生活稳定 3 促进了农工商业的发展 陶器等行销海外 对外贸易稳定发展 4 作用 三幅图 从手工业 商业等方面反映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一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 1 经济上 扩大了下层平民就业机会 保障生活稳定 促进了农工商业的发展 使雅典成为最繁荣的城邦 1 梭伦改革的历史意义 反映了雅典市场的繁荣 反映了雅典港口的繁荣 反映了雅典造船和航海的发达 三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1 目的 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 2 标准 按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 3 权利义务 等级越高 权利越多 应尽的义务也越多 年收入达500麦斗以

6、上 年收入300 500麦斗 年收入200 300麦斗 年收入200麦斗以下 可任一切官职 可任司库外的高级官职 可任低级官职 无权任职 有选举权 提供骑兵 自备军械 军装和马匹 同上 提供重装步兵 自备军械 军装 充当轻装步兵和一般水手 第一二等级军官 第三等级雅典从装士兵 4 财产等级制度的评价 由于确定财产等级的标准是财产的多少 财产越多 等级越高 享受的权力就越大 因此 这一制度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 但它意味着身为贵族 如果财产少 也享受不到过去那么多政治权利了 而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可以凭借自己的私有财产 跻身于城邦政权 这就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 为非贵族出身的奴

7、隶主开辟了参与政治权利的途径 1 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2 组成 四百人会议 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3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4 废除严刑峻法 制定一些新法律 四 建立 四百人会议 1 目的 进一步打破贵族的专权 2 措施 1 恢复公民大会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 大大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削弱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 2 建立 四百人会议 公民大会常设机构 前三等级公民可以当选 执掌最高统治权 打破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使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政 3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高级司法机关 陪审员从各个等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 打破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 1 打破贵族

8、对执政 司法审判权力的长期垄断 2 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政治垄断 3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 3 作用 2 政治上 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 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解负令 解负令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 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财产等级制 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 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这就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基础 一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恢复公民大会设立四百人会议与设立公民陪审法庭等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措施打破了

9、享有世袭特权的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 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加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这一切都是前无古人的独创 梭伦也由此成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人 梭伦改革后的百余年间 雅典始终遵循他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3 为后来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借鉴 选举制 任期制 分权制等 材料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 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 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 压制它 使它平静 材料二 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 他们的荣誉不减损 也不加多 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 也一样 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 我拿着一只大盾 保护两方 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居优势 材料三 我制定法律 无分贵贱 一视同仁 摘自新课标教材岳麓版必修

10、1 1 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梭伦的哪些政治主张 阅读下列材料 思考并分析下列问题 反映梭伦对贵族的限制 平衡贵族和平民的利益 提高平民的地位 要求缩小贫富差距 制定法律管理国家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我拿着一只大盾 保护两方 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居优势 我制定法律 无分贵贱 一视同仁 摘自新课标教材岳麓版必修1 2 以上材料体现梭伦改革的具有什么色彩 具有明显的 折中 色彩 材料一 一切成年的雅典男性公民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 但是 只有前三个等级的成员才享有被选举权 属于最低等级的人不得竞选各级职官 只有前三个等级的公民才可当选四百人议事会的代表 材料二 即使是那些有财有势的人 也一样 我不使他们遭

11、受不当的损失 梭伦改革后 贵族仍享有较多的政治权利 照样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思考 梭伦改革有何局限性 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 贵族仍享有较多的政治权利和特权 二 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 1 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 财产的不平等 2 贵族仍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 氏族制度残余仍得以存续 3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 假设你代表当时下列某阶层利益 你对梭伦改革满意吗 有何要求 1 平原派 贵族 2 山地派 平民 3 海岸派 工商业奴隶主 恢复旧秩序 进一步改革 拥护梭伦政策 在改革中利益受损较多 对改革不满 没有重分土地和广泛参政议政 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梭伦中庸思想在改革中的体现

12、对工商业奴隶主 使他们以第一和第二等级而获得掌握政权的机会 把他们上升为统治阶级 对贵族 并非彻底打击 因为贵族以其财产仍可列为第一和第二等级 只是他们的特权受到削弱 不再独占政权 解负令 财产等级 保留祖传地产 对平民 政治权利有限 财产等级 局限性原因 中庸的原则导致改革的不彻底 五 梭伦改革的局限性 1 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 2 贵族仍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 氏族制度残余仍得以存续 3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 4 实质上是少数人的民主 局限性原因 中庸的原则导致改革的不彻底 梭伦改革的尴尬局面 三 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建立 一 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建立 1 梭伦出走 1 梭伦

13、出走原因 随着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尖锐 梭伦成为矛盾焦点 贵族利益受损 不满改革 下层平民没有重新分配土地和广泛参政 抱怨改革 根本原因 梭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 2 梭伦出走 不计个人得失 梭伦拒绝利用自己的权威建立僭主政治 出走漫游 主观原因 梭伦坚持民主信念 不愿建立个人独裁 公元前572年 梭伦年届66岁 他已任执政官22年 他退休了 经由雅典官员的宣誓 保证十年内遵守他的法律而不变更 于是他开始出发旅行了 以观察埃及和东方的文明 梭伦在游历中写过许多诗篇 如 作恶的人每每致富 而好人往往受穷 但是 我们不愿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 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 而财富每天都在

14、更换主人 2 僭主政治的建立 A 原因 平原派 贵族 企图恢复旧秩序 山地派 平民 要求进一步改革 海岸派 工商业奴隶主 拥护梭伦政策 但要求强有力的政府 稳定秩序 梭伦出走 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三派纷争 梭伦出走后 雅典社会出现了剧烈动荡的局面 当时雅典的三大派别对梭伦的改革分别持不同的态度 代表贵族的平原派反对 他们主张推翻梭伦改革成果 恢复旧的统治秩序 代表工商业者的海岸派支持 他们主张继续改革 同时主张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保护改革 代表平民的山地派不满足 主张对贵族进行暴力革命 这时民主不能解决问题了 只能采取强制执行的方式 采用专制高压政策 B 建立 公元前560年 庇西特拉图凭借

15、武力建立僭主政治 思考 僭主政治是一种个人独裁统治 打断了梭伦民主政治的追求 这是否意味着贵族政治的复辟 僭主政治 指用武力夺取政权而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 僭主产生于平民与贵族斗争的过程中 依靠尚未成熟的平民意志 通过反对贵族而博得大众的信任 僭主夺取政权后 大都装扮成平民群众的保护人 领导他们对付贵族的任何不公道的损害 实行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政策 然而政权则不向平民开放 僭主政治是从贵族政治到民主政治的过渡形式 贵族政治 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国家由世袭的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 民主政治 统治阶级中大多数人享有管理国家权力的政治制度 僭主政治 指用武力夺取政权而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 夺取政权

16、后 大都装扮成平民群众的保护人 领导他们对付贵族的任何不公道的损害 实行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政策 然而政权则不向平民开放 僭主政治是从贵族政治到民主政治的过渡形式 贵族政治 僭主政治 民主政治的比较 措施打击贵族势力 提高平民经济地位 发展工商业 庇西特拉图并没有废除梭伦改革的成果 而是采取了进一步改革措施 对僭主政治的评价 庇西特拉图在山地派支持下 以独裁形式进一步推行民主政治进程 保护了改革成果 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不同于东方的君主制 是平民政治的特殊形式 符合雅典社会的发展方向 C 积极影响 以独裁形式保护了梭伦改革的成果 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2 僭主政治的建立 A 原因 B 建立 采取了进一步改革措施 打击贵族势力 提高平民的经济地位 发展工商业 1 公元前6世纪末 克里斯提尼推行改革 彻底打破氏族血缘关系 有利于削弱贵族权力 A 主要内容 以10个地域部落代替旧的4个血缘部落 建立 五百人会议 控制国家权力 设立十将军委员会 制定陶片放逐法 B 影响 促使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使雅典民主政治处于公民监督之下 有效防止僭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以新的地域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