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7 《昆明的雨》同步练习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27692159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7 《昆明的雨》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7 《昆明的雨》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7 《昆明的雨》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7 《昆明的雨》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7 《昆明的雨》同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7 《昆明的雨》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7 《昆明的雨》同步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昆明的雨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 给加点字注音,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1)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 (y)。(2)密 (zz)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3)苗族女孩子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 喝一声。(4)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 年投莲花池而死。【答案】(1)腴 (2)匝匝 (3)yo (4)m【解析】答好字音字形题,注意积累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格调 频临 筋疲力尽 潜滋暗长 B 情味 篱笆 初来乍到 坦荡如砥 C 格调 搀扶 触目伤怀 厌厌欲睡 D 傲然 苔痕 张目结舌 连

2、棉不断【答案】B【解析】A濒临 C恹恹欲睡 D连绵不断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018山东济宁中考)A小张告诉小王,睡前看电视时间太长或玩手机时间太长,都会导致他难以入睡。B文明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市民的一举一动往往可以显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C学校组织防震逃生演练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师生熟知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方法。D5月3日至4日,中美就经贸问题举行了磋商,达成了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答案】B【解析】A“他”指代不明 C“目的是”和“为了”重复 D结构混乱4. 品读古典诗词,感受节日文化,将下列诗句按传统节日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018湖南永州中考)清

3、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A B C D【答案】B【解析】清明节为4月;九月九日重阳节;正月初一春节;五月初五端午节;正月十五元宵节。5. (2019黑龙江中考模拟)下列情境中,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早自习时,同学们都在认真看书,只有小明忙着抄作业,作为小组长的你正在收作业,你走到他身边,对他说:A.你别急,慢慢抄,抄完交给我。B.小心点,别让老师看见。C.工整点抄,否则就得重抄。D.别抄了,你自己写吧。【答案】D【解析】语言表达要求简明、连贯、得体,

4、要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符合特定场合,再就是要有分寸感,会用谦敬词等。面对同学抄作业的行为,要尊重同学的自尊心,不要采取当众指责同学的抄袭行为;更不能纵容同学的抄袭;应以温和与宽容的态度云对待;让同学自己独立完成作业,鼓励他今后在学习上对自己要有信心。因此D项表达最得体。二阅读理解:(一)昆明的雨作者: 汪曾祺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

5、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我想念昆明的雨。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

6、,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鸡土从,味道鲜浓,无可方比。鸡土从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一盘红烧鸡土从的价钱

7、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纵,他跳下去把鸡土从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土从随处可见。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圆那样大,的溜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

8、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1)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雨季的花是缅桂花。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做“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云南把这种花叫做缅桂花,可能最初这种花是从缅甸传入的,而花的香味又有点像桂花,其实这跟桂花实在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话

9、又说回来,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也不过是因为它很香,香得像兰花。我在家乡看到的白兰多是一人高,昆明的缅桂是大树!我在若园巷二号住过,院里有一棵大缅桂,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

10、的满池清水,看了作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磁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2)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

11、,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我想念昆明的雨。 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九日 6、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鲜腴: 。连绵不断: 。【答案】鲜腴:新鲜肥美。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解析】理解词语可以由词语中已知词含义帮助理解记忆,还应联系前后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7、 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1) 。(2) 。【答案】(1)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 (2)“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喜爱、赞叹之情。【解析】品析鉴赏题先判断

12、该语段是何种描写,之后具体分析该描写的内容和作用。8、 文中4、5段写出了昆明雨季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雨季长,但并不使人厌烦,也不使人气闷;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雨季是浓绿的。【解析】由原文提炼相关语句即可。9、 本文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结合文本,试分析文中是如何“以小见大”的。【答案】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的感情载体越小,越显得感情深厚。文中选取仙人掌,牛肝菌、青头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植物,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作者散文的“凡人小事”之

13、美 ,共同彰显了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生活的美好存在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撷来入文,遂成美文。【解析】围绕以上答题要点回答即可。答案不唯一。(2) 雪夜的老人(2019重庆中考试题B卷)叶骑雪花平平仄仄落下来,散在我的脸上,像针,刺入肌肤。这痛告诉我,自己还在这个城市活着。寒冷。这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夜,我三次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壮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里仅剩的十五块钱。我淡淡发笑,索性把这十五块钱,再换成三罐啤酒,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我拿出手

14、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个城市的灯火,突然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们就会从眼睛里跑出来。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至冰点,整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我独自对着这茫茫夜色,雪花漫天飞舞。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个老人。老实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到来。兴许,他恰巧从这里路过,或是心里也藏着一点儿心事;而我,一个年轻人在这里坐着,他干脆也坐上片刻,这么冷的天,他不会待得太久。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我渐渐对这个老人有些好奇,不知道他这样跟我面对面坐着,是巧合,还是另有用意。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