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第17课 猫》同步讲义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27691874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第17课 猫》同步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第17课 猫》同步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第17课 猫》同步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第17课 猫》同步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第17课 猫》同步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第17课 猫》同步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第17课 猫》同步讲义(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作者简介。郑振铎(18981958),笔名,福建长乐人,、。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中国俗文学史俄国文学史略文学大纲中国文学论集佝偻集欧行日记山中杂记泰戈尔传等。2背景探寻。猫是郑振铎作品集的首篇。家庭的故事共有篇作品(编文集时作者删去一篇),写于1925年至1927年,正是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革的时期。3主旨归纳。本文记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围绕着“养猫”这一中心,描写了“我”及家人与三只猫的故事。三只猫的外貌、性情各不相同,结局也不尽相同,但最后都无一例外地亡失了,令“我”与家人悲痛、遗憾,以至于最后“自此,我家永不养猫”。4知识链接。记叙文所谓记叙文,是以叙

2、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的线索是指贯串记叙内容的脉络,有连缀全文的作用,可以以人物、事件、物件、时间、空间为线索,或者以叙述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贯串全文。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小说;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正因为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所以写记叙文时一定要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真切感受。5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污涩()相称()红绫()怂恿

3、()一缕()怅然()蜷伏()惩戒()妄下断语()屋脊()6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妄下断语:畏罪潜逃:提心吊胆:1文中的三只猫各有什么样的特点?文中的三只猫,各有各的特点,令人难忘。第一只猫有趣、活泼,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这样的描写能引起读者的想象。第二只猫更有趣,更活泼,不仅乱跑,爬树,还扑蝴蝶:“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这一个镜头就是一幅画。第三只猫则忧郁、懒惰,不像前两只猫那样喜欢游玩,常常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还烧脱了好几块毛,总而言之,不怎么讨人喜欢。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三只

4、猫的不同特点跃然纸上,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科网2对于具有不同特点的三只猫,作者都有哪些不同的心理活动?对于第一只猫,作者这样抒发自己愉悦的心情:“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而对于这只小猫的死,“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第二只猫更得作者的心,对于它后来被人偷走,作者的心情是这样的:“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第三只猫一开始就不招人喜欢,收养它只是出于对生命的爱惜。及至芙蓉鸟被咬死,作者很“愤怒”,并给了它一顿严厉的“惩戒”,没想到冤枉了它。作者

5、反复诉说,将自己忏悔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可以看出,文中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感情浓度,都表达得恰如其分。3文中设有哪些伏笔?这些伏笔有什么作用?作者善于设置伏笔,首尾呼应,三个故事三起三落,层层推进,情节环环相扣,结构完整而严谨。如开头一句“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中间一句“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承上启下。文章末尾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前后呼应。文章还设置了一些伏笔。如写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生病和死亡;第二只猫生性活泼好动,不怕生人,“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预示它被人捉走的命运;写第三只猫不招人喜欢,又老爱凝望鸟笼,为其后来的被冤枉埋下

6、伏笔。所有这些,在文中都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三个故事因此得以连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显示了作者构思的巧妙,匠心独具。4如何理解文中“我”对第三只猫的忏悔之情?第三只猫确有较多不讨人喜欢的地方,但这是它的天性,其实它并没有干坏事。而人们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因为某物不讨人喜欢,就常怀厌恶之心,一旦有事,就给它定罪,结果铸成冤案。不管是什么事都应该重证据,绝对不能搞“莫须有”。因为猫常常望着鸟笼,就断定小鸟一定是被猫咬死的,这样的逻辑是荒谬的。“我”的武断,使黑白颠倒!篇末是“我”的忏悔。能忏悔,算是难能可贵了。忏悔出于良心的自责。在“我”看来,“我”和猫在这件事中的区别在于“我”能说话,它却不能;

7、“我”是强势,它处于弱势;“我”是施暴者,它是受虐者。一个弱小的生命就这样在“我”的强势话语权的围攻下以及强势暴力的追杀下含冤死去。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此种命运的又何止一只猫而已!中国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和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使得作者会由一只猫的死引出如此深切的悔恨,所以这份忏悔非常真诚而感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虐待(n)屋脊(j)污涩(s)B怅然(chng)诅咒(z)蜷伏(qun)C红绫(lng)怂恿(sng)惩戒(chng)D一缕(li)娱乐(y)妄下断语(wng)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下落不明)B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小伙伴)C三

8、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道(咕哝)D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形容事物不清晰)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妻常常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A酸辛预兆叮嘱B酸楚预警叮咛C酸辛预警叮嘱D酸楚预兆叮咛4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1)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_)(2)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_)(3)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_)(4)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_)5下列对课

9、文中有关语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对失去美好事物的伤心。B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因主观臆断致猫死亡,而内心后悔内疚。C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这只猫是因为“我”的主观臆断而死,不能挽回,“我”更加内疚后悔。D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我”明白真相后的愤怒。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C英国当代诗人

10、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一、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三妹在楼上叫道:“

11、猫在这里了。”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

12、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1梳理选文中“我”情感的变化过程,然后填空。_无奈_2从选文及课文全文来看,“我们”断定猫咬死鸟的根据和这只猫遭受冤屈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根据选文,对“我”做简要评价。4对选文表达的主题思想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表现了“我”莽撞急躁的性格特征。B表现了弱者悲惨的生活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C表达了希望社会都能保护、关爱小动物的美好愿望。D表达了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和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丑 猫每次瞥见院子里有猫跑过,我都会想

13、起以前我们这个院子里生活过的一只小猫。邻居们对这只猫都很熟悉,叫它丑猫。固然,谁也说不清楚它是从哪儿来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一只被抛弃的猫,因为它一直对人心存依恋。这只被叫作丑猫的猫真的很丑。它只有一只左眼,右眼处是一个黑乎乎的令人惊骇的深洞。右耳也残缺不全了。一条又宽又长的伤疤从头顶一直延伸到肩上。右后腿不知何时折断又接上了,但已经严重弯曲。尾巴早就没了,只剩下短短的一截,总是翘着。全身暗灰色的毛脏兮兮的,黑色的条纹已经很难分辨出来。凡见过这只猫的人,产生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只猫真丑!因为这只猫相貌丑陋,所以邻居们都不喜欢它。孩子们看见它远远地就绕开了,更别提摸摸它抱抱它了。大人们一看见

14、它就吓唬它驱逐它,甚至还用石头砸它。丑猫有时候想进到楼道里去,但人们只要一发现它想进来,就用浇花的水管子冲它,或用楼门夹它的爪子。但不管人们怎样对待它,丑猫从不对抗。如果人们用水管子冲它,它不跑也不躲,只是呆呆地站在那儿,任凭冷水淋到身上。如果人们扔东西砸它,它也只是轻轻地抬抬爪子,好像在请求人们的谅解。与人亲近一直是丑猫的一个幻想。如果有哪个胆大的孩子瞥见它没有躲开,它就赶忙跑过去,用头蹭人家的手,一边蹭,还一边喵喵地高声叫着,希望能得到一点点温柔的抚摩。如果有谁愿意破天荒地抱抱它,它就急忙舔舔人家的衣角或者它能够得着的东西,渴望能留住这一刻难得的温情。但更多的时候,丑猫得到的都是厌弃和驱赶。有一天,一个更大的不幸降临到了丑猫的头上:孤独的丑猫朝附近的几只狗走了过去,它大概是太寂寞了,想和那几只狗交个朋友吧,没想到那几只狗却毫不留情地咬伤了它。我在屋子里听到丑猫凄惨的叫声,急忙跑了出去。等我跑到丑猫跟前时,丑猫正躺在地上,身子蜷缩成了一团,全身血肉模糊,脸上挂满了泪痕,已经奄奄一息了。丑猫不幸的一生就要走到尽头了。我把它从地上抱了起来,它声音嘶哑,艰难地喘着气。我双手抱着它,一动也不敢动,唯恐再弄痛了它,它却挣扎着要舔一舔我的手。我把它搂到了胸前,它的头紧紧地贴到我的手掌上,用那只黄黄的小眼睛注视着我。突然,我听到它用微弱的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