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1)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27690188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2分)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分钟内振动6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2(2分)晚上小明家楼上的孩子正在拉小提琴,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的 产生的。琴声影响了小明的学习,他关上窗户,这是在 控制噪声。3(2分)某飞机在5s内匀速飞行了1000m,它飞行的速度为 m/s,合 km/h。4(2分)班主任李老师在走向教室的过程中,听到班级学生读书声的 在逐渐变大。仔细一听,原来是班长在领读课文,李老师是根据 判断出来的。(均填“响度“音调“音色“)。5(2分)如图机械停表

2、的分度值为 ,示数为 。6(2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物理学角度看,诗中的“月落”是以 作为参照物的,“钟声”是由钟的 所产生的。7(2分)小强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连续拍了两张,如图甲、乙所示。如果以轿车为参照物,卡车向 运动;如果以骑自行车的人为参照物,树是向 运动。(填“左”或“右”)8(2分)自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已进行第六次大提速。这次大提速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将新开“D”字头快速列车86列,其中D92次和D93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见下表,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信息可知:D92次列车从南昌到上海南所用的时间是 min,它的平均速

3、度为 km/h。南昌上海南上海南南昌运行距离D92次8:34开13:49到D93次15:31开20:39到840km9(2分)如图所示的六架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列队飞行。此时,若以战机下面的白云为参照物,战机上的飞行员是 的;若以其中任意一架战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机是 的。10(2分)关爱生命,为保证校车在公路上行驶安全,规定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行驶过程中的 (填“最大“平均“最小“),校车行驶时,要求每位学生系好安全带,此时,学生相对于校车是静止的,而相对于公路旁的树木是运动的,这因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二、选择题(共26分,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4、第1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7、18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11(3分)在某次测量中,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五次的测量结果分别是于13.42cm,14.43cm,14.43cm,14.65cm,14.42cm,则结果为()A14.42cmB14.47cmC14.43cmD14.425cm12(3分)声音在均匀空气里传播的过程中()A声速逐渐减小B音调逐渐降低C振幅逐渐减小D声速、频率、振幅都减小13(3分)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4:3,速度之

5、比为3:2,则两物体行驶时间之比为()A9:8B8:9C2:1D1:214(3分)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A20m/sB10m/sC5m/sD无法确定15(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医生用“B超”观察身体是否有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大冶中心城区4月30日实施“禁鞭令”,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A2个B3个C4个D5个16(3分)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

6、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都不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都相同C甲的音调比丙的高D乙是噪声17(4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发出声音大额喇叭能使它前面的蜡烛“跳舞”,说明声波传递能量C听众在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响度不同D次声波的频率很高,所以人耳不能直接听到18(4分)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三、简答和计算题简答、计算题(共

7、26分,第19题5分,第20题6分、21题各7分,第22题8分)19(5分)图中是李白所写的早发白帝城,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中包含着不少物理知识。示例,现象;千里江陵一日还;知识;小舟的速度快。请你仿照示例再写出其中蕴含的一个现象及其对应的物理知识:现象: ;知识 。20(6分)如图是D412次动车组列车运动时刻表的一部分。时间上海苏州常州南京徐州到站时间09:5110:3311:45发车时间09:1509:5310:3511:50里程/km084300648(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若该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为129km/h,则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多少?21(7分)某学

8、习小组用刻度尺与停表记录一辆遥控小车的运动情况,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与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1)小车在前2s内的速度为 m/s。(2)小车车速最快是哪个时段,速度是多少?(3)小车7秒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2(8分)如图所示,是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它告诉汽车驾驶员,(1)从现在起,车速不得超过 。(2)如果这时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则车 (“有”或“没有”)违反交通规则。(3)车经过多少min到达收费站?四、实验题(共28分,每小题7分)23(7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

9、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 ,(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 。(2)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车在做 (选“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3)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BC m/s。(4)如图2所示,在铅笔上整齐排绕20匝漆包线,则漆包线长度为 cm,直径为 mm;24(7分)探究声音的产生:(1)如图甲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

10、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在图乙中,当敲响右边的音叉时,与左边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这两个实验,则甲图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乙图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2)如图丙所示,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该实验中用到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是 。25(2分)如图是一辆在公

11、路上行驶的汽车中的速度表,目前指示的车速是 km/h,以这样的速度行驶40km,需 h。26(5分)如图所示,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1)在玻璃钟罩内放一个正在发声音乐闹铃,钟罩底部插上玻璃管的软木塞,此时你 听到音乐。(填“能”或“不能”)(2)用抽气设备抽钟罩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音乐声将会 。(3)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 听到声音。(填“能”或“不能”)但有时还是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是: 。(4)该实验表明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27(7分)大海同学为了探究琴弦的音调与音弦的材料、张紧程度、横截面积、长短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采用了表一所列各种规格的琴弦、几个钩码

12、和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编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600.76B铜600.89C铜601.02D铜800.76E铜 F铜1000.76G钢801.02H尼龙801.02I尼龙1001.02实验步骤:(1)在大木板的两边立起两块小木板,在大木板的一端牢牢钉人一根大钉子,把弦的一端绑在钉子上,另一端垂在桌边,把钩码绑在垂下的弦上。(如图)(2)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粗细有关”这一猜想,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如表)(3)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这一猜想,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如表)(4)表中有

13、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这一猜想,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如表) 、 。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0;不能; 2振动;传播过程中; 3200;720; 4响度;音色; 50.5s;100.3s; 6地面;振动; 7右;左; 8315;160; 9运动;静止; 10最大;相对;二、选择题(共26分,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第1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7、18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

14、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11C; 12C; 13B; 14C; 15B; 16C; 17ACD; 18ABC;三、简答和计算题简答、计算题(共26分,第19题5分,第20题6分、21题各7分,第22题8分)19两岸猿声啼不住;声音靠空气传播; 20(1)120km/h;(2)86km。; 211; 2240km/h;没有;四、实验题(共28分,每小题7分)23较小;滑下时所用的时间长一些,便于测量时间;大;变速;0.3;3.80;1.9; 24放大音叉的振动;空气;能;不能;快;高;频率;控制变量法; 2580;0.5; 26能;减小;不能;A空气没有被全抽出。B底座的固体传声;真空; 2780;1.02;A;B;C;A;D;F;80;1.02;第9页(共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