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上传人:陈****4 文档编号:127689909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静电现象。 2、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电荷持续的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 二、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学情分析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动;阴云密布的天空,常常有雷电产生学生们知道是静电现象,但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探究。本课将为学生探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提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动;阴云密布的天空,常常有雷电产生学生们知道是静电现

2、象,但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探究。本课将为学生探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提供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活动,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电的本质,也是学生学习其它电的知识而打基础。供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活动,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电的本质,也是学生学习其它电的知识而打基础。教学重难点: 解释静电现象;认识正负电荷的相互关系。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在平时生活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奇异的现象,大家想看看吗?(出示视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奇异的现象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一起去研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吧。活动2【讲授】二、参与体验,自主探究 1、师:用吸管能否吸起瓶子里的泡沫球。 学生反馈

3、。 2、动手操作,用身边的材料吸起小盒子里的小物体。 学生反馈。只能吸起轻小物体,大家都做了相同的动作(板书:摩擦) 师:为什么只能吸起轻小物体,因为什么?(板书:产生静电) 3、讲述静电现象的概念。 4、师生共同总结静电现象。 5、认识电荷。 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出示课件:物质同时带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板书:正电荷、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所以物质不显示带电。当物质受到外力作用(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6、认识不同电荷及之间的相互作用。 (1)分组观察两个实验: 出示课件: 实验

4、一:用头发摩擦充气气球后,再用这个气球的摩擦面靠近另一个气球,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二:将两个充气气球分别摩擦后,用一块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的中间,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组织学生对上面两个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整理和分析。教师结合学生对第一个实验现象的观察帮助学生进行整理和分析,完成表格。当气球再去接触头发时,你发现到什么现象? (3)师生共同总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课件出示示意图和简图) 板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 课件出示 拓展延伸:这和我们以前学习到的哪一种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类似呢?(磁铁) 7、认识电流。 谈话: (出示头发和梳

5、子的产生电荷图片)例如用塑料梳子梳头时,梳子和头发产生了静电。在接触的过程中,电荷相互作用趋于平衡。但是,不能持续流动,要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让导体上所有的电荷同时流动。(出示课件:缆车图) (1)认识电源。 要帮助电荷流动起来,还需要提供动力装置,这个动力就是电源。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就是电路。看来电可以给我们提供方便,如果运用不当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今后让我们在安全用电的基础上去研究电吧! (2)认识有关的静电标志。 (3)预防静电的小妙招。活动3【活动】三、畅谈感受,迁移运用评论1、油罐车为什么会有一条尾巴?2、避雷针是怎样避雷的?活动4【练习】四、归纳梳理,总结全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活动5【练习】五、板书设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正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摩擦 产生静电 负电荷-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