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汉字王国——汉字之源》教学设计

上传人:20****y 文档编号:127689412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遨游汉字王国——汉字之源》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遨游汉字王国——汉字之源》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遨游汉字王国——汉字之源》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遨游汉字王国——汉字之源》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遨游汉字王国——汉字之源》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遨游汉字王国——汉字之源》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遨游汉字王国汉字之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生会复述仓颉造字的故事,了解“册”“典”“删”的来历。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收集其他汉字起源的传说故事和来历。3、通过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教学重点: 了解汉字的起源、诞生和“册”“典”“删”的来历。教学难点:复述仓颉造字故事教学准备:把相关的词语、句子制作成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我们的课文内容是由一个个汉字组成,爱汉字就是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你们知道我们使用的汉字有多悠久的历史吗?到底汉字是怎样产生的呢?今天我们将了解一个有趣的传说

2、,相信你们会有了不起的发现。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揭示课题:仓颉造字【设计意图】首先通过中国汉字来激发爱国热情,再通过日常学习让学生了解汉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引出学习主题,借助传说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仓颉造字,思考:在没有汉字之前,人们是怎样进行交流的?仓颉是怎样造字的?2、指名同学认读生字词,全班齐读捻(nin)绳子 黍(sh) 稷(j) 鹰隼(sn)雄立 鸿(hng)鹄(h)群游 迂(y)回绵延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由朗读了解课文内容,自学生字词,读通读顺文本的同时,提高自主阅读文本的能力和自学课文的能力,从而更好地

3、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三、研读课文,深化理解1、分小组读课文,并讨论交流:在没有汉字之前,人们使用什么方法进行交流?传说中仓颉怎样造字?(提示学生认真读文,边读边画做记号)2、学生交流汇报:师板书:“结绳记事” “物语”3、师问:什么是“结绳记事”“物语” 学生汇报结果,老师随机出示课件。4、“结绳记事”“物语”可以帮助人们记忆、记事、传递信息等,但又存在什么问题呢?(使用起来困难重重,不方便,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5、传说中仓颉是怎样造字? 学生交流汇报:仓颉从模仿鸟的足迹开始,后来又根据事物的形状或动态创造了文字。(出示课件)【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读文本,了解在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互相交流

4、,并了解仓颉造字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课文知识要点的能力和概括理解能力,为小组合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四、学生默读“册”“典”“删”的来历1、边读边想,说一说,画一画,“册”“典”“删”的来历 。2、生汇报,师总结。(出示课件) “册”是把竹条连缀成一块块大竹片,就可以在上面写字了, 一篇文章写在一大块竹片上卷起来捆好,就是一“册”。 “典”是两只手恭恭敬敬地捧着“册”放在底座上。 “删”是用刀削去错字重写。3、再次朗读课文,加深理解课文内容。(齐读)4、小结课文中的“册”“典”“删”它们分别是象形字、会意字,是汉字产生初期十分重要的造字方法。【设计意图】在自学仓颉造字的基础上自学第二篇课文,更好地掌握自学方法的同时,了解汉字演变的过程,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汉字演变的基本规律,从简单的图画到现代的楷书等为小组合作学习更好地收集汉字演变事例打下良好的基础。五、总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来历,感受到汉字的有趣和神奇,课后你们可以从网上收集有关其他汉字的来历读一读,继续探索汉字的奥秘。2、作业 小组合作学习:收集关于汉字起源及其来历的资料并做成手抄报。【设计意图】在学习两篇课文的基础上明确学习要点:汉字的起源及其演变过程,组织小组合作,为第二节课的开展做准备。板书设计:仓颉造字结绳记事 物语象形字 会意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学习方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